劉小琴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如何將信息技術與相應的學科教學整合,成為教學實踐的焦點與重點。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信息技術更具強勢性與特色性。但是在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還是會發現,目前教育教學活動信息技術的應用仍舊停留在與傳統媒體技術相互結合的基礎上,信息技術的作用并沒有充分地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實踐中很容易發現,教師僅僅是將信息技術作為縮短教學思維、擴充教學內容的輔助性工具,難以充分體現創新性與實效性的特點。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就教育教學活動實施的具體情況來看,不同工具在其中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利用信息技術,就應當充分了解信息技術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唯有了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才能夠充分體現出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相對于其他學科,數學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針對這門學科具有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改變形狀與聲音,為學生展現更具體、更形象的教學材料,這樣就可以將學生的多種感官帶入到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師沒有借助輔助性教學工具展開教學的時候,需要在黑板上演練,演練耗時費力,教師非常容易過度勞累。與此同時,在黑板上板書一些立體圖形、統計圖表,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致使學生在教師操作的時候不注意聽講,難以實現高效率課堂教學。針對這樣一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開輔助性教學,這樣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可以完成圖畫等相關的內容,可以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
2.優化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充分認識到,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展現出多種數學教學形式,利用不同表現形式,實現課堂教學多樣化、有趣、生動,促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得以具體化與形象化,加深學生直觀印象,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重點、難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強互動性
對比傳統教學模式,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大比較明顯的優勢就是可以圍繞著服務要素,來改變靜態、動態的學習模式,為學生創造互動學習與交流合作的環境。在這樣一種學習環境中,就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加強學生之間與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這樣就可以在學生獲得相應感性材料的時候,經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互相啟發、分析綜合,就可以從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得出結論。
二、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
從前文的簡單論述就可以了解到,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充分體現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所具有的積極性作用,教師就應當將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夠提高教學效果。
1.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
小學作為義務教育教學,數學教學內容通常都是由教學大綱或者是學校選用的教材來決定的。基于此,致使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體現出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說,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不能保持與時俱進,不能體現出時代發展的特點。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內容結合起來,盡可能的從實際生活環境中選取教材。小學數學如果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僅可以充分展現現代科技在教育方面的作用,還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不再是將數學學習僅僅視作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有著一定的聯系。簡單說來,就是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的時候,注重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強調時效性。
2.小學數學教學形式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
在過去,教師一直采取的教學方法就是課堂講解,并且將講解的知識內容在黑板上寫出來。實際上,教師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其教學效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并且在教師板書的時候,學生需要將教師板書的內容記下來,這種一心兩用的形式,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在清楚的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影響的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不僅提高教師教學效率,還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查詢相關的數學資料,并將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教師講解的知識內容的同時,還能夠拓寬自己的視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
在時代發展下,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活動發展的需要。單一的教學方法,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致使學生的被動性展現得非常明顯。與此同時,傳統教學方法并沒有要求學生進行主動探索,同時學生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多種不足之處,信息技術具有的優勢可以有效彌補。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體現開放性學習、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針對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借助現代化科學技術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與突破。如,在講解“比多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以小故事的形式來讓學生對知識內容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教師在講解故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故事中包含的知識點,促使學生在聽故事的時候掌握知識。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可以自主學習,同時還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就教師而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有效融合其實就是要求教師在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基礎上促進教學活動的發展,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師在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到的一點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唯有如此,才能夠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掌握必要的知識要點,抓住課堂教學的內容。事實上,這是彌補傳統教學不足的有效方法。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融合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