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蘇丹
摘 ?要: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同時對于自身的生活環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進步都是以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消耗為代價的,現在我國的環境情況不容樂觀,其一方面會給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不便,同時也會給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及時對環境進行治理。本文介紹了環境監測工作的內容,之后分析了其對于環境治理工作的促進作用,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治理;促進性;作用
現在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產生了環保意識,同時也需要更好的生活環境。現在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并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舉例來說冬季的霧霾、水污染等等問題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環境監測工作可以及時研究當前的環境質量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也給人們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必要理論基礎。所以不難看出,環境監測工作和環境治理工作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產生較大的促進作用。
1 環境監測工作簡介
環境監測工作對于環境保護而言是重要的基礎和依據,在污染治理和相關科研活動當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也是環境質量評價以及企業環境管理工作中相當重要的環節。就包含的內容上來看,環境監測工作當中的內容非常廣泛:
在污染現場進行采樣,選擇合適的布點方案來收集數據信息。
結合可行的環境監測方法,及時研究和分析環境當中的污染物質,確定在環境當中污染物所占的比重,分析污染物擴散的方法,從而對當前應用的環境監測方式進行優化。
結合環境監測目的的不同,環境監測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分別是監視性監測、特定目的監測以及研究性監測。具體來說,研究性監測是指研究領域當中的監測工作,所以其有著相應的統一性和標準性;特定目的監測是對于某些有著較深程度污染的地區進行監測,也可對于突發事件導致環境污染的地區進行監測,以找出合理的應對之策,保證可以讓其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整治;而監視性監測則是指為了對環境污染物的排放量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所開展的監測工作。
2 環境監測工作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作用分析
2.1 明確環境治理工作的方向
對于環境保護工作來說,環境監測扮演的角色是探測器,選擇合適的手段來進行環境監測,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前環境當中存在的污染類型和程度,真實地反映出環境污染和破壞情況,給環境保護部門和相關機構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信息,可以結合環境污染的類型、程度和地區來開展相濟的工作。環境污染類型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對于這些不同的污染類型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結合環境監測手段,環境治理工作也會有一個更為明確的方向,這也是環境工作質量保證的重要因素。
2.2 提高環境治理工作的針對性
環境治理工作對于不同的地區來說工作的重點不同,因為其污染類型、污染程度和成因都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我們結合環境監測工作的結果,選擇最為合適的方式來開展環境治理工作。結合環境監測工作的結果就可以確定環境問題,判斷環境污染當中的主要物質,保證環境治理工作的質量。在環境監測方法的幫助下,有效地管控環境治理工作的過程中,保證環境治理工作過程的合理性和有序性,為環境治理工作的效果奠定基礎。
2.3 環境監測為環境治理提供前期準備
環境治理方案的制定工作,是在結合實際環境現狀的基礎上開展的,進行環境治理前需開展環境現狀監測可為環境治理提供前期第一手資料,對于環境現狀污染較輕的地區,其治理所采取的方法相對單一和簡單。但如果某些地區的區域發展時間比較早,原采取的環保護措施不到位或未采取有效地環保措施,已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地區,這些區域環境治理采取的措施相對復雜。環境的污染程度,要通過環境監測的數據進行判斷。環境監測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顯得極其重要,同時也為環境污染的預測工作提供重要依據,并且也是環境治理工作實施的基礎,因此,環境監測為環境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前期準備。
2.4 環境監測為環境治理效果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據
在相關的環境污染治理措施實施之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產生作用,這些作用能夠改善環境污染的情況,利用環境監測的數據可以直接的反應環境污染改善的情況,同時利用環境監測數據,能夠直接地反應環境質量效果,向環境污染治理的有關部門和單位能夠根據環境監測數據,科學有效地評價環境治理效果。例如:在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首先利用環境監測方法獲取相應的監測數據,接著研究和評估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效果,有關部門在有效地評價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效果之后,對是否進一步使用治理方法或者是更改實施的治理方案進行判定,因而有利于提高大氣污染治理方案的合理性和實用性。
3 環境監測工作在環境治理工作中的意義
環境監測工作對于環境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將環境監測手段運用到環境治理工作中,可以從動態上了解環境質量狀況的變化情況,同時可以在動態上監控環境治理工作的效果,利用環境監測方法,有利于開展環境質量健康情況的評估工作。在環境治理中使用有效地環境監測方法,可以保證環境治理措施的合理性和針對性,合理地評估環境治理工作的效果是否合格,對環境的污染情況和引發環境污染的因素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并且也能夠了解污染物具體的分布情況,促進環境治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合理地使用環境監測數據,能夠使人們清晰地認識到環境污染所帶來的損失,例如:經濟損失、生態環境效益損失等等,加強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從而方便環境治理工作的實施。環境監測檢驗治理方案的有效性、合理性,有利于進一步優化治理方案環境監測和治理互相依存、互相配合并相互促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此外,環境監測的長期開展,能夠檢驗后期環境治理措施是否科學合理,污染物是否得到控制和降低,對未來城市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 總結
經過前文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當前的環境治理工作當中,環境監測工作所發揮出的促進性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這也需要我們及時落實各項工作,并且不斷提升環境治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進環境質量。現在人們對于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也需要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就更加重要。本文針對其中的關系進行總結和分析,希望可以給相關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田怡.關于環境監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4):55-56.
[2]周意子.環境監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研究[J].化工管理,2017(21).
[3]徐海妹.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4):177-177.
[4]白玉澤.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2):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