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渡
【摘 ?要】 開放型試題作為一種給予了學生較大的發揮空間的歷史考核形式,其所注重的不僅僅是學生對于知識點記憶得是否牢靠,同時也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材料提取能力,對于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對于初中歷史教學而言,如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開放性試題分析技巧以及如何在課堂上對于開放性試題進行分析和講解,一直以來都是重點和難點問題。學生開放性試題的解題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個專項的訓練,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綜合考量,讓學生在平日的積累當中逐漸增強開放式試題解題能力的進程。
【關鍵詞】 初中歷史 ?開放性試題 ?綜合教學
初中歷史教學從培養方向上來說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以年代、姓名以及事件為主的歷史知識的積累,而第二個方面則是對于事件的因果的分析能力以及正確的歷史價值觀的培養。開放性試題作為一種既需要學生具有堅實的知識基礎,同時也需要學生根據題目內容進行適當發揮的題型,可以說對于學生的以上兩個方面都有著一定程度的考核。在我看來,學生開放性試題解題能力的培養,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即基礎知識的扎實性、看待問題的全面性以及解題思路的條理性。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讓開放性習題綻放魅力
開放性試題的開放,指的并不是學生能夠天馬行空隨意發揮。對于一道開放性試題而言,其材料往往有著一定的時代或是事件背景,而能否把握住這一背景,并由此出發對于題目進行分析,則是影響學生能否找到正確的思考和答題方向的重要因素。開放性試題的背景往往源自于書本,這也就意味著學生想要對于試題中的人物或是事件進行正確的分析,必須具有堅實的基礎知識,并能夠對于這些知識進行適當的提煉和發散,將之糅合進他們的答案當中。因此,我們教師在進行開放式試題的講解過程當中,必須注重對于其中的基礎知識以及背景的講解。
例如,我讓學生對于虎門銷煙的意義進行分析,由于銷的是“鴉片”,很多學生在進行分析時就會將之與隨后的“鴉片戰爭”聯系在一起,認為虎門銷煙刺激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這就是典型的對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的體現。因此,在對于這一題目進行講解時,我首先向學生重點介紹了虎門銷煙的時代背景,即中國貿易對英國長期處于出超狀態。這一時代背景為鴉片戰爭的必然性這一論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同時也駁斥了鴉片戰爭由虎門銷煙引起的觀點。通過這種方法,我讓學生在進行開放性試題解題時,能夠對于題目中所沒有提到的時代背景進行關注,同時,也帶領學生對于這一部分的有關內容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復習,從而讓學生對于虎門銷煙乃至鴉片戰爭這兩個知識點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二、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問題,讓開放性習題綻放魅力
所謂開放性試題,指的是沒有固定的答案、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分別分析的問題。在考試當中,由于開放性試題一般分值較大,實際上就是要求學生從盡可能多的角度去分析材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對材料進行分析時,從多個角度入手,從而深化對于材料內容的認識,在考試當中把握住盡可能多的得分點。同時,這種全面的觀點不僅可以作用于開放性試題,對于學生學習歷史、養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也有著一定的幫助。
引導學生對于材料進行全面分析,這一過程不應當僅僅在開放性試題的講解當中體現出來,而應當徹底地融入我們的歷史教學當中。例如,在對“太平天國運動”進行講解的過程當中,我一方面向學生介紹了太平天國在對抗清政府封建統治當中的積極意義,同時,也向學生介紹了太平天國對于當時百姓生活所造成的巨大破壞,以及其在根本上還是由小農思想所指導的一次封建革命的事實,并在課件中適當地引申了當時的國外媒體對于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我讓學生在對于歷史問題進行分析的過程當中,能夠從這一事件所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響,對于事件所發生的那一地區以及其周圍環境的影響等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從而讓學生在進行開放性試題的答題過程中,能夠以同樣的方法對材料進行分析,并盡可能地把握得分要點。
三、注重答題條理性的訓練,讓開放性習題綻放魅力
我們在進行開放性試題的批改過程當中,經常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看起來寫了很多答案,然而其內容卻散亂無章,甚至于讓我們難以下筆批改。這類學生毫無疑問是對題目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的,然而他們在答題過程當中卻由于缺乏條理性,想到什么寫什么,最終導致閱卷老師難以把握住學生的答題要點的情況發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答題條理性的訓練。
答題條理性的訓練實際上是對于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生能夠在大量的訓練當中逐漸掌握方法,但更為直接且有效的手段,是讓學生對我們的板書進行模仿。板書是一種對知識點進行高度概括和精煉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分析新文化運動的過程當中,我會將其中的各個要點劃分為政治、經濟、思想等各個方面進行介紹。而學生在解答開放性試題,對材料進行分析時,也同樣需要對其進行劃分。可以說,讓學生模仿板書形式對于題目材料進行切割劃分,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內容,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于答題要點有一個清楚的理解,不會出現一個要點寫到一半又在中間插入另一個要點的情況,有效提升學生答題的條理性。
總之,開放性試題解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個單獨的過程,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幫助學生養成分析歷史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分析當中不斷積累經驗,培養正確的分析方法和歷史觀念,從而促進他們解題能力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山林.中考歷史開放性試題命題特點及類型分析[J].中學歷史教學,2015(06).
[2] 倪素林.歷史開放性試題研究[J].考試周刊,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