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師的選拔,以從普通中學遴選而來為主要渠道,他們長期以來受到普通中學教學思維方式和評價方式的影響。在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老師還是憑借一紙試卷來判定學生能力,以課堂中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消化程度來評估學生的能力水平。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過分強調教科書知識的灌輸,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語文教師專業成就感不高,語文教師反學校文化現象日益突出,語文教育教學質量不明顯。本文試圖從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及教學評價與市場融合等方面對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基層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模式;初探
“學生不想學,老師不懂得教”的混亂現象是當下基層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存在的最大困惑。如何構建有效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是擺在基層中職學校語文老師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采用模塊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可行的教學方法。因此,必須對基層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進行深刻的反思,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相應的對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切實提高,這是當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基層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及成因
基層中職語文教學“學生不想學,老師不懂得教”現狀歸因體現在學校,教師及學生三個層面。具體表現在學校對語文課程地位認識不明確,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學生在語文課程中的認知偏差。
1.學校學科地位認定對語文教學的影響
基層中等職業學校提供的專業技能課程與文化課程同等重要。然而,基層中等職業學校往往忽視文化課對學生的影響。特別是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語文,在學校已經被降低了標準,認為能夠讓學生學會寫寫字就可以了。基層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混亂主要源于學校層面對學科定位不科學。如何改善中職語文課教學“學生不愛學,老師不會教”現狀,以提高其效率和教學質量。專業課與文化課辦學水平應該趨向平衡,學校應該統籌兼顧,認真考慮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
2.學生學科認知偏差對語文教學的影響
基層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主要是參與中考后,被“淘汰”的學生。這些群體中的大多數人被動地被選入職業學校學習。他們的文化基礎知識普遍偏差,許多學生無法達到中小學的合格水平。他們對文化基礎課不感興趣,特別是語文課堂上,總是跟老師對峙。同時,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不知道來學校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因此,70%以上的學生拒絕學習語文。上課玩游戲,聊天,睡覺,玩手機,不愿做作業,隨意進出教室,逃課和不關心期末考試等。
3.教師教育觀念落后對語文教學的影響
基層中職語文教師再進修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少,大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滯后,存在著“普通教育痕跡”的教學方法。基層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師的地位非常尷尬,語文教師也是人微言輕,對自己的教學地位有些無奈。大多數中職語文教師認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對專業課程的興趣遠大于對語文課程的興趣。在更新自我教學理念的前提下,基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授同一教學內容時,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地區別于初中教科書式的將知識原原本本地灌輸給學生。因此,采用模塊化教學模式,勢必能夠能提高語文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印象,提高語文課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從而提高中職語文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層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幾點看法
基層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厭學心理較強,語文老師如果對課堂教學沒有合理的科學的研究,這是很難實現有效的課堂。實施模塊化教學是實現有效語文課堂現場教學的有效途徑。而中職語文課堂的生命力,必須與實際市場相結合。它是模塊化教學模式與企業文化,必要的人力資源市場的有機結合。模塊化教學平臺是在勞動與教育相結合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使勞動與教育從理論觀念向實踐觀念的轉變。因此,在實施語文模塊化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市場導向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為基層中職語文課堂注入鮮活的動力。
1.注重教學計劃與市場需求的有機融合
在制定基層中職語文教學計劃時,一方面是要考慮教材的教學要求,另一方面,我們應接受學生的水平,充分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消化能力。基層中職學校的學生是個特殊群體。與普通高中的學生不同,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更傾向于語言的工具功能。不同專業學生對語文課程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制定方案時,要充分考慮語文教學的興趣和實用性,注重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不同專業的同一教學任務的重點是什么。一方面,要區分制定,實施模塊化教學。另一方面,通過將語文教學融入市場需求,讓學生對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更加熟悉,對企業環境、文化和需求有更多了解,為語文教學提供強有力支持。
2.注重教學內容與市場元素的有機融合
基層中職語文教學應立足于長遠發展,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語文教學應該是向兩條線來實現,一是市場要素進入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二是將語文教學置于企業的日常標準化生產中。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分模塊進行差異教學。對于不同的專業,語文教師對教科書應該進行重新整合。教學內容與市場元素的有機融合,根據教學設計,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現場學習。采用模塊化教學,可以在中等職業學校建立實用的語文課堂教學,實現職業教育特色的真正功能。
3.注重教學過程與市場實踐的有機融合
基層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依賴于市場研究,建立實踐經驗的平臺。語文教學力求為企業提供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在未來市場就業中的競爭力。語文教師應經常深入企業,與企業一線員工溝通,感受企業的真實生產氛圍。同時,將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市場檢驗。
4.注重教學評價與市場導向有機融合
基層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評價應立足市場,把市場所需的人才培養納入語文課堂評價范疇。因此,無論是檢測形成性評價,或學業水平的評估。在立足文本的前提下,將所學到的知識與市場需要的人才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不同的專業實行多元化的評價。例如,對于同一個詞的解讀,我們可以結合不同的專業,采用不同的提問方法。設置的答案可以是一樣的,但通過設置問題的差異,讓學生覺得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專業的自豪。對于閱讀理解問題,在評價設置過程中,教師可以為不同的專業選擇不同的材料。例如,汽修專業,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汽車的設計理念來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理念。而對于學前教育專業,我們可以選擇諸如“師說”等文章,以提高其專業標準的形成。
三、結語
總之,面對基層中職學校“學生不想學,老師不懂得教”的語文教學現狀。語文教師必須找到正確的定位,依靠統編教材,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實施模塊化教學,使語文課堂教學與時俱進,把枯燥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使學生更感興趣地在做好中學。模塊化的語文教學是目前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張俊杰.中職語文模塊化學習操作策略研究[J].《文教資料》,2015(7):37-38.
[2]賀彥彥.淺談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模式改革[J].現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2(8):92-92.
[3]肖彬斌.中職“產教融合”的實踐策略研究論述[J].才智, 2016(07):97.
作者簡介:
吳方睿、1985年3月,男,貴州劍河,劍河縣中等職業學校、一級教師(講師);研究方向:構建產教融合下中職文化課模塊化教學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