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山
摘 要:隨著我國近年來的科學不斷進步和環境監測發展,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正常運行促進了污染源的有效管理,在線監控數據在環境保護以及日常管理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文針對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關的參考借鑒,現望能夠為相關單位有所幫助。
關鍵詞:污染源監測;數據運用;問題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環保工作不斷開展,我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城市化的發展背景下,也加速了污染物的排放。在此背景下,污染能源管理和環境之間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銳,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做好環境監測嚴格控制污染源,已成為現代發展的重點技術難題。實行污染源自動監控,能夠實時地監測污染源排放情況,通過環境管理能夠有效地減少污染物排放,符合我國環境保護的要求。對此,做好污染源在線監測工作,成為環境管理部門與污染企業共同面對的必要問題。本文針對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測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措施和建議。
一、污染源監測數據的運用問題
污染源在線監測是污染源排放實時動態監控的有效技術手段,為環境管理和環境執法提供依據,對提高環境監測的效率,提升環保監控的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但我國目前污染企業在線數據大部分情況下只能作為證據鏈一部分進行處罰,不能直接用在線監測數據進行環境執法,究其原因這與在線數據的真實性及相關制度出臺滯后有關。在環境管理過程中,通過在線監測數據能夠判斷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為環境執法提供線索和依據,降低人員執法次數及手工監測頻次;通過在線監控數的統計與分析,為總量減排、排污許可證核發提供數據參考,為環境治理提供技術支撐。2018年新環保法出臺,排污費征收改為繳納環保稅,并且優先利用在線監控數據進行環保稅核定等工作,以上工作均需要有真實、有效地數據進行支撐。但是,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更新不及時、企業運營管理不到位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導致了在線數據的運用存在著較大的問題。結合污染物在線監測數據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以下分析和歸納。
(一)數據的有效性問題
隨著排污許可制和排污費改稅的推進,排污單位需要說明自身的排污情況,并對自動監測數據質量負責。按照相關規范要求,企業對在線監控設施應定期開展校驗,比對工作,管理部門定期開展監督性監測,確保數據真實有效。但很多企業領導認為安裝在線監控設施是給企業戴上了枷鎖,影響正常生產,有抵觸情緒,因此,很多企業為了逃避監察,對超標數據進行處理,有的會對自動監控設備關閉或破壞,甚至篡改設備參數及量程上限的行為,讓其監測數據并在標準范圍內運動,導致數據在收集方面的非完整性、造假性。
(二)企業運營管理不規范
由于很多企業端運維模式以企業自運行為主,部分企業自覺性較差,運行和管理不專業,普遍存在記錄填寫過于簡單,規章制度不完善,巡檢頻次低,耗損件不按時更換,故障排查不及時等問題。因此導致自動監控設備故障頻發,運行和數據傳輸不穩定,監測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通過第三方運維的企業,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也存在不愿配合維護保養工作的情況。此外,第三方運維公司魚龍混雜,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運維人員業務素質低下,技術水平不高等情況,這些均無法保障數據的真實有效。
(三)監督檢查力度較弱
在線監控設施是一種新型的監管方式,現場監察時,執法人員還是習慣性的對污染治理設施進行詢問、檢查,對在線監控設施主要還是僅限以是否開機、運行等初級查看階段,沒有一套完整的監察程序,執法人員對自動監控設施方面的知識了解不足,無法保障數據的真實性。監察設備短缺且不夠先進,監察過程中的便攜式設備與自動在線監測設施分析方法不一樣,導致在線數據與現場采樣數據不一致。檢查過程中通常得需要監測部門進行配合執法,也降低了監察頻次。種種問題都無法保障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不能將其作為直接判斷污染源的質量依據。
二、對于在線監測系統數據運行的措施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技術標準和運行規范
結合國家相應的規范要求和法律堅持規范,目前大部分企業在環境污染監測以及系統運行中多出現數據問題。對應的單位應當修改和完善污染源監控系統的建設規范和標準。其次,對應的基層單位也要結合建設規范以及企業的類型建設在線監測設備制度。嚴格管控在線設備的質量以及通用性有效性。最后提升監測設備的可視化以及自動化。要保證監控系統設備與時俱進,減少因為設備落后而造成的數據分析問題,從制度和針對性上保證處理的質量。
(二)規范第三方監測運維管理
為了加強對在線監控工作的管理,環保部先后出臺了《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辦法》等多個規定。第三方監測制度能夠有效地運用企業和環境部門之間的數據監測。能夠站在公共客觀的角度,結合現代化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委托專業的第三方運維公司進行在線數據日常管理工作,優選有資質的公司,定期開展比對監測、校驗,確保在線數據的真實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環境監管部門委托第四方技術公司,對污染企業及運維公司開展檢查,提高整個數據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真正的確保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的質量(如下圖1所述)。
(三)建立監測數據監管手段
在線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及時性是數據能否應用的前提,如何確保數據的真實有效,真正的反映排污情況。一是制度上的加強,加大數據篡改的懲治力度,與公安、司法等部門聯合執法,讓企業不敢數據造假;二是推廣污染源動態管控系統,對現場段進行實時監測,設備參數一旦被修改,系統立即將情況進行上傳;三是建立數據分析平臺,對在線數據進行實時分析,通過大數據模型進分析,對數據異常及時統計,為環境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結束語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投建與運行,為環保部門掌握有效地排污數據與情況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為環境管理及服務企業提供了數據支撐。但是在運行管理過程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應該從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規范管理力度等方面入手,促進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良好的運行與管理。
參考文獻:
[1]陳樹沛.江門市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數據的應用現狀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03):137-139.
[2]洪林,武麗.污染源在線監控數據傳輸率的計算模式[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02):29-32.
[3]欒輝,王淑梅,張芳,鄒誠誠. 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維管理存在問題及建議[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