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曌
摘 要:經濟及社會的快速發展,可以更好的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各行各業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金融活動日益復雜,與社會生產生活更加全面的融合在一起,無論是在經濟資源配置當中,還是在宏觀調控當中,金融都已經成為核心環節。普及金融知識可使人們更好地理解何為金融活動,掌握基本的金融常識,做好金融知識的啟蒙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是加快經濟發展,維護經濟發展秩序的重要舉措,也是規避金融風險的重要手段。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人民在面對金融知識時存在認識過于薄弱的問題,例如缺乏風險意識,欠缺金融知識。要想金融活動進一步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當中,必須加大金融知識的普及力度,面向社會公眾做好金融知識的普及與宣傳。
關鍵詞:金融知識;經濟發展;作用
如今,對外開放正處于不斷深化的階段,金融市場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不斷創新的金融產品,為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金融與人們的生產生活之間密切相關,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內容,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加之日益復雜的經濟活動的影響,金融與人們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經調查發現,缺乏金融知識、缺乏金融防范意識、很難認識到金融政策法規的問題普遍存在,這也是金融知識在我國難以普及的直接因素。此外,較差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個人信用觀念淡薄等,也給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直接影響。因此,如何做好金融知識普及,強化社會公眾對金融知識的認識勢在必行,只有解決好上述問題,才能使金融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自身的利益價值。
一、金融知識普及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滿足社會經濟生活發展的需求
金融改革給人們固有的生產生活模式帶來了較大的沖擊,以股票、基金及期貨為代表的金融產品正是借此機會走進大眾的視野當中,這說明金融與社會經濟生活以更加緊密的狀態聯系在一起。當前,金融正朝向生活化的方向發展,金融產品以及金融服務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所需,因此,人們必須對金融常識有一定的了解[1]。積累一定的財富后,人們會在資產增值及保值方面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獲得收益的同時也要注意規避金融風險,而這些內容均與金融知識之間有所關聯。因此,做好金融知識的普及是滿足社會經濟生活發展需求的重要手段,對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深化改革的客觀需求
越來越多的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做好金融知識的普及與宣傳,才能提高人們的金融素養,打造現代化的金融體系,改善金融市場過于混亂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不僅會直接影響到金融產品的創新與改革,還可與社會需求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鏈條,是拓寬金融發展渠道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維護金融行業的秩序性,使其穩健發展。因此,普及金融知識不僅是對改革進行的進一步深化,也為社會及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三)為惠普金融的發展做好準備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惠普金融的作用相當強大,早在黨的18屆三中全會,我黨就提出發展惠普金融的議題。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金融行業的特點更為鮮明,不僅具備極強的專業性和政策性,還要在發展過程中承擔較高的風險。而金融知識的普及與教育可以規范金融消費者的行為,使其理性消費,對金融市場產生信任感。在此背景下,金融消費者可享受更為全面的金融服務,感受到金融改革及發展帶來的效果,這也是達成發展惠普金融目標的重要前提,所以說金融知識的普及為惠普金融的發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金融知識普及面對的問題
(一)金融知識的教育與宣傳流于形式
現有的金融宣傳存在突擊性的問題,也就是說金融機構會在固定的時間集中宣傳金融知識,但是很少進行長期的宣傳工作。實際宣傳過程中,還存在宣傳手段過于單一的問題,例如只是將零星的標語或者宣傳單張貼在主要的街道,也會有部門指派幾個專門的工作人員形成臨時的咨詢點,這種過于刻板的宣傳形式,導致金融知識的教育與宣傳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無法真正將金融知識傳遞給受眾[2]。另外,在農村地區宣傳金融知識的過程中,很多金融宣傳人員并沒有細致的考慮農民所需,缺乏針對性的宣傳,很難滿足農民對金融知識的需求。
(二)缺乏健全的金融知識教育體系
我國現有的金融教育體系并不完善,很難開展長期的金融宣傳與教育,缺乏針對性。此外,現有的金融體系缺乏監管,并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用于管理和履行普及金融知識的責任,金融教育缺乏引導,即便是開展了金融知識的普及與教育,也缺乏長遠的規劃,導致社會公眾只能通過現有的金融教育獲得表面的數據資料,但是很少可以真正了解到與金融知識相關的內容,也無法解答自身的疑惑。現在的社會公眾知識宣傳過于注重形式,會以組織報告和講座的方式來判斷金融知識宣傳效果,甚至以辦展覽的次數和聽眾的多少來衡量金融普及的質量。但是很少有機構專門了解社會公眾,是否真正了解了宣傳的金融知識,也很少有人關注社會公眾是否贊同現有機構宣傳金融知識的形式。這些都給金融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帶來了極大的阻礙,甚至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到了社會及經濟的發展。
三、普及金融知識的策略
(一)制定規劃,通力合作
公眾金融教育及金融知識的普及并非是單純的依靠金融主管部門即可完成的,也不是一天或兩天即可快速完成的任務,需要政府部門、金融管理部門、學校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擴大金融知識的普及面,使人們意識到金融知識的重要性。實際普及金融知識、開展公眾金融教育之前,必須制定長遠的教育規劃,以公眾需求為核心,重點宣傳普及與金融相關的知識,以免脫離預定軌道,削弱金融知識普及的價值[3]。從教育部門角度來說,可利用學校特有的教育作用,普及并宣傳金融知識,強化青少年的金融意識。美聯儲及英國金融管理局與我國的人民銀行類似,地位相同,實際普及金融知識的過程中,美聯儲和英國金融管理局積極發揮自身的組織、帶頭作用,為銀行以及其他機構提供了開展社會活動的空間,人民銀行應積極學習美聯儲及英國金融管理局普及金融知識的行為,積極組織并協調各項活動的開展。
(二)善于應用多媒體
首先,可創新宣傳方法與宣傳手段,不再拘泥于固有的宣傳渠道當中,可將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識印刷成資料向社會公眾分發,普及金融知識,提升人們的金融防范意識,也可利用多媒體拓寬宣傳渠道,例如,網絡、報刊及電視等,搭建共享平臺,以便人們借助該平臺交流與金融相關的知識,傳播金融理念,強化金融風險教育。也可由主管部門組建公眾號或者網站,定時發布典型案例,強化金融知識普及效果。此外,也可由多個部門聯手舉辦公益性展覽或知識講座,及時解答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協助人們投資理財。除此之外,還要借助多媒體的作用拓寬宣傳面,擴大對生活場景的覆蓋面積,使得人們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了解金融知識。
(三)面向農村,重點宣傳
在農村地區宣傳金融知識也是掃除宣傳盲區的重要舉措,切實落實了走進基層的宣傳策略,對農村地區金融知識及金融意識的提升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可定期組織送金融知識下鄉的活動,及時為農民群眾答疑解惑,通過播放宣傳片或者設置宣傳板的方式宣講金融知識。需要注意的是,宣講的金融知識應以農民關心的問題為主,例如存款、貸款、家庭理財等,使農民進一步理解金融投資。并在此過程中適當講解與金融風險相關的內容,使農民提高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同時,還要組織農民學習如何辨別真假幣,為農民提供及時科學的咨詢服務,第一時間解答如民群眾關于金融知識的困惑[4]。
總之,金融知識的普及帶有一定的系統性,需要長時間的堅持,短時間內無法收到可觀的效益。所以說金融知識的普及也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密切相關。另外,金融知識具備廣泛性、專業性的特征,這給金融知識的普及及推廣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需要各個部門協作配合,例如金融主管部門、教育部門、新聞媒體等多個部門聯合在一起,面向公眾做好金融知識的宣傳與普及,通過整合教育資源的方式改善金融知識的普及效果,擴大其輻射面積,使人們對金融知識形成正確的認知,這不僅可以集合全社會的力量,提高金融行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也為金融行業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因此,如何做好金融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已經成為金融主管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范暢然,馬夢暉.當前農村居民金融知識水平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4(46):175-177.
[2]張思遠,張妍妍,付雪瑩.哈爾濱地區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現狀調研報告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33):124-128.
[3]王軍.構建金融知識普及教育長效機制的實踐與思考[J].征信,2018(7):89-92.
[4]郭芳,李樹生.互聯網金融沖擊下我國網上銀行發展現狀及管理對策研究[J].發展研究,2014(5):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