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超
摘 要:伴隨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城市化速度開始提升,工業生產的速率與成效也初見端倪。在此環境下,工業廢水不但處置量提升,廢水中污染物品種也極為復雜,所以需要提升污水處置的效果,而氧化溝工藝是新時期下提升污水處置效率的最佳模式。筆者在本文中會對污水處理中氧化溝工藝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污水處理;氧化溝工藝;應用;探討
一、氧化溝技術的基本特點論述
(一)推流性
推流性是氧化溝的重要特點之一。而且廢水與泥沙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均是混淆的,這就讓氧化溝的緩沖功能得以提升。另外,氧化溝可以對水流的強大沖撞力進行抵消,所以氧化溝中的循環水量能夠對應地提升,如此既提升了污水處置的成效,也降低了氧化溝中的泥沙沉淀量。
(二)分區顯著
氧化溝的分區是較為明顯的,除開低氧地域與高氧地域以外,氧化溝內還有著明顯的能量分區,分成高能量地域與低能量地域,高能地域通常位于曝氣設備周圍,實現了高速的加速氧移動,低能量區域位于泥沙的懸浮地域周圍。通過低能量確保泥沙懸浮階段能夠維持正常的懸浮態勢,進而提升污泥的絮凝效果。氧化通過此類分區確保了污水處置的效果。
(三)泥沙留存時間長
與以往的污泥處理法比較,氧化溝的污泥留存時期很長,進而提升了硝化病菌與它類病菌的繁衍與留存時間,從而提升了廢水中氨氮與它類物質的轉換程度,提升了污水處置的效果。
(四)靈活度高
氧化溝在實施污水處置階段的靈活度高,因為氧化溝有著推流特征與曝氣特征,在實施污水處置階段變通性較高。其能夠對相異的污染物實施處置,處置的時長與模式要視情況而定。
二、污水處理中氧化溝的應用
在廢水處置階段,常規的氧化溝種類包含Carrousel氧化溝、Orbal氧化溝、一體化氧化溝與改善工藝。
(一)Carrousel氧化溝工藝
圖1是常規Carrousel氧化溝,通常使用立式低速表曝機,曝氣設備裝設在溝的一邊,構成了臨近曝氣設備下游的好氧地域與上游的缺氧地域,有助于生物體絮凝,并且能夠讓活性泥沙容易沉積。比如,設計有效水深大概是4.0-4.5米,溝內的流動速率大概是0.3米/秒,BOD5去凈率達到95%-99%,COD降解率攀升到90%-95%,脫氮比例達到90%,除磷效率大概是60%。
在已有Carrousel氧化溝的前提下,DHV企業與其在美國的專利特許企業EIMCO又研發了Carrousel 2000體系,滿足了生物脫氮與除磷的需求,最近開發的Carrousel 3000體系是在Carrousel 2000體系前在增加一類生物選擇區,進而約束絲狀菌的增殖,提升了污染物去凈率,并且體積很小,運轉靈便。
(二)Orbal氧化溝工藝
Orbal氧化溝通常由三個同心橢圓狀溝槽構成,從外往內依順序是第1溝、第2溝、第3溝。廢水從第一溝流入、通過地下水流入端持續從1條溝流入,下一道溝,每一道溝均為閉塞與反復循環的完全混合反映設備。每道溝中的水流在排泄完以前,廢水與泥沙在溝中運動幾百圈后在流進下一道溝。最終,廢水由第3溝流進二沉池完成固液隔離,回流你少由2沉積地流回到第1溝。
Orbal氧化溝的總能量消耗很少,并且進化效果顯著,可以規避二沉池泥沙流走,并有助于有機物的清理,規避泥沙膨脹效應出現。例如,我國專家葛強的研究數據說明,運轉中管控外購DO<0.5毫克/升,中溝DO是0.5-1.5毫克/升,內購DO是2.0-3.0毫克/升,泥沙回流比例是100%,MLSS是3500-4000毫克/升。使用Orbal氧化溝工藝處置城鎮生活廢水能夠獲得很好的功效。
(三)一體化氧化溝工藝
一體化氧化溝集曝氣、沉積、砂水隔離與污泥倒灌為一身,沒有單獨設置二沉池。該工藝把曝氣進化與砂水隔離操控置于一個設備中進行操作,讓泥沙自動回流,持續運轉,設施與池容使用率高達100%。依照沉積設備置于氧化溝的方位進行分類,一體化氧化溝能夠分成三種:溝內式、側溝式、與中央島式。近年來,一體化氧化溝以其獨到的優點在污水處置階段獲得了高效的運用。
三、案例分析
(一)Orbal氧化溝工藝案例分析
延安市污水處理廠由同濟大學創設,使用Orbal型氧化溝系統。處置新老城區全部生活廢水與工業污水,服務人數:近段時期是14萬,以后為17萬。該工程要完成活性泥沙的培育與馴服。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二期工程污水處置使用Orbal氧化溝系統。含油污水通過預處置后,流入Orbal氧化溝。污水均衡流量達到500立方米/小時,氧化溝泥沙比例大概是4.3克/升,三溝的均衡溶解氧配置分別是0.24/1.25/2.88.通過具體運轉能夠表明,此氧化溝去凈有機物、含硫物、石油類廢棄物的效果極好,比例超過85%,有著極強的脫氮功效。
(二)交替工作氧化溝的應用案例分析
1.工作原理
由丹麥Kruger企業研發,現在已經投用的有兩類交替運轉氧化溝體系。交替氧化溝由溶劑等同的兩池構成,串聯運轉交替的曝氣池與沉淀池,不用布置泥沙回流體系。該體系需要裝設自動管控體系,以管控進出水的走向,溢流堰的開合與曝氣轉刷的開閉與終止。
2.交替運轉氧化溝應用案例分析
邯鄲市東污水工廠引進丹麥科技,構建了一個規模是10萬m3/d的三溝交替運轉氧化溝體系。該體系兩端的兩池互相替換成為曝氣池與沉淀池,中央的池長時間作為曝氣池存在,原水替換地流入各自的池里,處理水則對應地轉換層沉淀池。通過運轉情況能夠發現,該體系能夠提升BOD去凈率與脫氮的功效,而且不用回流到泥沙體系內。
(三)Carrousel氧化溝工藝應用案例分析
白銀市污水處理項目總投入高達1.1億人民幣,日常生活廢水處置量達到4萬立方米。工藝使用二級管控模式,第一級是物理法預處置,第二級是生化處置,使用卡魯賽爾氧化溝處置模式。其特征是:污水通過粗柵欄、細柵欄、沉淀池實施預處置,之后流入卡魯賽爾氧化溝曝氣池。在曝氣池內,廢水與活性泥沙充分混淆,通過充氧曝氣,讓有機物(BOD、COD)與其它污染物在微生物的影響下完成商務降解。活性泥沙生成泥沙絮凝團,通過沉積能夠進行離析。
湖州市北污水工廠項目總規模達到3萬m3/d,通常會處置湖州市東北區域居住區的生活廢水、老城區等的一些糞便水或環渚工業基地的工業污水。氧化溝使用2部立軸曝氣機也就是Carrousel式氧化溝,每部設立4道溝,每道溝槽寬度是6.5米,長度是75米,有效水深是3.3米,每道氧化溝中布置3部倒傘狀的曝氣設備,設計泥沙比例是3.5克/升,泥沙載荷0.064BOD/KgMLSSd。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氧化溝兼備完全混合與推流的特征,另外其出水質量價、運轉平穩、操控便利等技術特征,讓氧化溝工藝在污水處理項目中的運用有著先天的優勢,特別是在改良型氧化溝工藝的開發上,有著極強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韓建國.影響城市污水處理廠改良氧化溝工藝除磷效果的因素探討[J].區域治理,2018,(50):26.
[2]趙群英,田敏,李侃.DO濃度及其空間分布對Orbal氧化溝去除污染物效果[J].凈水技術,2018,37(8):87-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