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心 蔡臘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加劇,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逐漸強化。環境監測以及治理技術是環境保護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顯著改善環境質量。本文在歸納總結城市環境治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旨在為其今后實際環境質量的改善奠定基礎。
關鍵詞:環境治理;問題分析;對策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全球所面臨的環境問題非常嚴重,毫無疑義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了可以使現階段嚴重的環境污染得到緩解,以及人類獲得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采取環境治理新模式。
一、城市環境現狀分析
城市作為人居主要生存環境,其環境狀況會對當地群眾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產生直觀影響。結合相關調查表明,城市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噪聲、尾氣和工業污染幾大方面,尤其是大型、超大型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更是突出,人口總數超過100萬人的特大型城市中,空氣污染問題更是突出。
1.1尾氣、噪聲污染
城市污染源最為常見的便是噪聲污染、尾氣污染,近年來,大眾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機動車持有量有所增長。對應車輛尾氣的年排放量、噪聲問題等逐漸發展成為城市污染主要問題。相關資料表明,車流量增加一倍,對應噪聲等級便會增加3dB。此外,空氣污染問題也許引起重視,汽車尾氣中含有鉛等重金屬,會隨著未燃燒盡的尾氣流入大氣環境,轉為可吸入物質。為此,城市環境防治工作中,必須提高污染物的合理監測。以機動車污染防治為例,可在城市主要交通路況處設置監測點,包括高速公路、環路等區域,加強日常監測工作的落實。綜上,為了提高城市機動車尾氣、噪聲的合理防治,必須及時進行相關污染的有效監測。
1.2城市“三產”的油煙、噪聲問題
城市進步帶動了餐飲服務行業、建材加工行業等方面的發展,對應相關設備周邊極易出現噪聲振動、油煙污染、異味圍繞的狀況。城市“三產”行業的油煙、噪音問題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生活質量,如部分城市的小型餐飲機構未進行環保程序的申報,對應噪聲污染、油煙污染問題嚴重;且城市房地產業的發展速度較快,房地產居住功能混亂,對應城市污染投訴率一直持續在較高水平。因此,城市“三產”集中地區的環境監測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城市環境監測問題分析
2.1檢測結果缺陷
當下城市發展規模越發壯大,監測內容并未滿足全面性要求。如城市交通污染仍集中在主要交通干道;生活污染源監測僅集中在小區周邊,監測范圍、監測指標等存在較高局限性,無法覆蓋所有城市地區,后續監測結果的詳盡度差別較高。此外,監測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較為嚴重的偏差問題,導致后續指導工作無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2.2監測水平落后
城市環境監測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監測技術、人員綜合素養等均無法滿足現實需求。城市監測工作存在下述特點:指標復雜、任務繁重、對軟件硬件要求高,同時重經濟輕環境的理念仍較為頑固。導致城市監測工作并未獲得預期財力、人力方面的支持,設備更新速度緩慢、監測方法落后。此外,環境監測必須滿足專業化的要求,整體團隊的綜合性能對監測結果具有直接影響,國內環境監測工作中,對相關人員的培訓管理、再教育工作較少,監測技術人員無法滿足當下城市需求。面對復雜的工作環境,部分監測人員技能不足,對新技術標準細則了解甚少,仍采用舊標準進行操作,限制了城市環境監測工作的與時俱進,整體城市管理水平滯后。
三、城市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的應用
國內環保工作起步晚、發展慢,即使近期國家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是管理模式極為混亂,對應環境污染治理的設備設施過于陳舊,限制了城市污染治理的實際效果。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是時代發展必然要求。
四、城市環境監測應對策略分析
4.1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工業污染
城市工業污染造成的污染問題是城市環境治理問題中的主要問題。現今城市工業污染嚴重,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通過對相關企業和城市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調整城市經濟增長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這樣可以有效減輕城市工業污染物對環境所造成的壓力,對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4.2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效果
在進行城市環境治理過程中,環境監測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環境監測的對象有工業廢水、工業廢品、河流廢水、環境噪聲等,對其進行綜合分析,根據統計得到的數據,進行預測,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同時,環境監測機構還要對污染嚴重的企業給予調查,對企業產生督促的作用。同時對一些違法排污企業進行暗訪,對排污設施使用不合理的污染企業進行罰款,更為嚴重的要求其停業整改。重視對環境污染企業進行定期監督,掌握企業排污現狀及解決措施的實施情況,并且給與支持。
4.3加強法律的約束力
對城市環境治理立法是規范城市環境治理的重要保證。只有法律的約束才能夠起到效果,既可以約束各界人士的行為,又能強制大家履行義務、行使權力;環保立法可以提高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的效率,將部分環境治理資金節省下來,從而有效解決了資金不足問題。在環境立法中,可以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不僅要有中央立法,并且還要有地方立法,具體的可以分為環境經濟立法、環境行政立法和環境行使立法。在環境經濟立法中,一般可以選擇的手段有排污許可證交易制度、環境保護費的征收、經濟刺激制度等。
4.4加強環境治理政策落實
城市環境治理政策一般是針對環境治理政策實施的一項重要措施。要想保證城市發展規劃制度的順利實施,就需要以城市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為依據,從整體出發,加強城市和鄉村整體的發展;調整城市經濟結構,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速度;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合理布局和統籌安排,以便基礎設備的充分利用;將工業的合理布局、城市功能的合理劃分和城市交通作為規劃的首要目標。在環保立法化的過程中,還要與當前的任務和基本形勢結合在一起,完善環境保護法,和國家的基本法律,并且對公眾、企業和政府等列出明確規定。
4.5重視思想教育
在城市環境治理過程中,加強思想教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開展環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人們從思想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之間的關系進行認識和理解,通過將系統的環境科學知識給與大眾,提高全社會的環保意識。目前,人民群眾和城市政府的環境意識較差,所以加強城市環境治理教育就顯得十分必要。如今環境教育已經發展成為各國學科的主要話題之一,我國在該方面也作了很多的工作。
五、結束語
城市環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如果想快速地解決只會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因此,在實際的城市環境治理中,應先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出發,先將城市環境污染固定在一個可控制的范圍內,再逐步解決城市中的環境陋習與相關設備的更新工作,結合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與先進技術知識的學習,優化城市的環境面貌,提高城市環境治理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碧瑩.城市環境治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8(10):145-146.
[2]周曉. 城市環境治理中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問題與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3]申敏璇. 創建文明城市背景下城市環境治理問題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7.
[4]李松.城市環境治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6,23(06):414.
[5]李祥芹.淺析城市環境保護中的污水治理問題及改善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