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
摘 要:以“互聯網+”為背景的高職英語個性化教學呼吁我們利用更多的網絡平臺為輔助,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英語語言知識水平和能力。高職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式對教師提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對于教師個人教學理念的提升。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結合社會熱點,引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英語作為一門工具,需要發揮它的工具性作用。學生通過這一媒介了解世界,不斷發掘自身的潛力。探索“互聯網+”與高職英語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助于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提供一種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學指導。
關鍵詞:高職英語;個性化;教學
1高職英語專業
高職英語專業不同于本科院校,體現在學生自身的素質和培養的方向兩個方面。一方面,高職英語專業的學生基礎普遍低于本科院校的學生,學習能動性較低,學習興趣不大,課堂上傾向于被動接受專業基礎知識。“高職生的英語水平非常低,班級上存在學生之間的英語程度差異性和接受能力相差懸殊等現象”,由于在中學長期以往形成的學習習慣,大部分高職生在學習上存在惰性,課堂上積極參與的程度不高,課后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較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差,但對新鮮食物的接受度并不低于本科院校的學生,“幾乎所有大學生都已躋身網絡時代的洪流”。另一方面,高職英語專業是直接為社會經濟服務的應用復合型英語專業,它仍處于高等教育層次,但培養的是專門人才,“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的人才善于物化和實現”。高職英語專業開設的基礎課程(如英語精讀、英語泛讀、英語聽力、英語語音、英語語法等)和專業課程(如外貿英語、商務英語、外貿英語函電、國際貿易)等都是培養英語教育、文秘、外貿人才等專門用途人才。
2個性化教學的優勢
首先,高職英語的個性化教學與現行教材相結合,教學素材多樣,有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語言學習本身是重復性的,但學生學習知識的形式、方式、方法應該具有多樣性。教師應該利用網絡為學生創設不同的學習場景,結合時事與熱點話題,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積極性。其次,高職英語的個性化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學習的范疇分為橫向知識內容學習和縱向長期學習兩個方面。橫向學習包括學生提升自身知識水平、能力水平的學習。縱向學習指學生在學校學習和就業之后的學習,并向終身學習的方向轉化。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積累、搜集和整合材料的能力、課件制作能力、文化品格培養、道德情操熏陶等方面都是學生橫向學習的重要內容。促使學生養成有意識進行學習積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了解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特點,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和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一種培養。橫向學習與縱向學習的結合促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高職英語個性化教學構建
3.1靈活采用多種方式實施中外文化教育
高職英語教師要抓住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和內容,并以此為基礎,推進跨文化交際教學,根據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選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渠道,促進學生充分掌握多方面的中外文化知識,提升學生在中外文化知識方面的認識,實現跨文化交際教學目標。一是使用情境教學法。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專門的英語對話交際場景,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進行對話。如設計商務交流對話,讓學生模擬出商業酒會中的寒暄和交流場景,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初次見面時話題交談的方式和深度,鍛煉學生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二是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教師廣泛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通過音頻、視頻以及動畫形式等展現出不同語言交際環境中人們的交流內容和方式,促進學生全面充分地掌握這些知識,形成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技能。教師通過多媒體實施聽力教學,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英語文化知識,掌握語言交流的技巧。三是教師要盡可能地拓展學生的讀物,給學生推薦一些英語讀物,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文化的差異,并且以此作為重要基礎,提升自身的交際能力。四是廣泛收集中外文化方面的圖片和視頻資料,組織學生觀看中外文化教育的紀錄片,促進學生充分有效地認識到中外文化風土人情。同時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播放一些英語新聞,促進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環節中,更為充分全面地感受到英語語言運用的技巧和魅力,實現良好的內化。五是積極開展英語競賽活動,如朗誦比賽,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3.2教學過程信息化,構建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首先建立以課程為中心的教學資源庫,網絡課程資源應該包括學生學習需要的豐富資源,如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要求、授課教案、作業等。教師根據課程將需要拓展學習內容的鏈接發布,可以利用教學平臺進行學生選課、布置作業、解答問題、開展討論等,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結合任務驅動、自主學習等模式,使學生能夠實現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進行學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提高。(1)課前預習階段。學生通過掌握學習信息化技術,適應教學模式的轉變,自主從資源庫選擇學習內容,充分發揮主人翁的態度,提前自主學習概念、事實等知識,對于理論性、概括性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待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后,再總結反饋,交流溝通,從而鞏固學習效果。通過課前預習,讓學生找出自身問題和興趣點,可以幫助教師在選材和備課中有所側重,在課堂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斷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和趣味性。(2)課中教學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充分發揮組織和協作的作用,從傳統教學角色轉變為組織者、指導者和協作者,通過師生合作,實現教學過程人人參與、交流溝通的合作學習過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對學生進行引導、答疑、幫助學生提高總結反饋等,從而實現真正的個性化教學。(3)課后評價階段。傳統教學體系中,存在評價不科學的問題,只有結合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線上線下數據對接,綜合進行評價,才能幫助學生正確評價自身的學習效果,找出最佳的學習方式和資源。從而實現教育過程的信息化過程。
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深入,教育網絡化、數字化越來越受到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網絡學習課程,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創新網絡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形勢,構建高職英語教學網絡數字化、個性化教育模式十分必要,融合“互聯網+”概念的高職英語教學對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主要是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雖然結合了多媒體教學資源,但整體教學形式仍流于傳統的教師主導整個課堂的形式。英語課程的網絡化主要以網絡教學平臺為主,網絡教學的數字化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新形式,方便了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監督和掌握,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網絡真正讓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仍然是高職英語教學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問題。構建一個融網絡化、個性化于一體的高職英語教育教學模式仍需要進一步的實踐、分析、研究。綜上所述,以上內容就是對高職英語個性化教學構建的論述。
參考文獻:
[1]陳紅.善用網絡環境,助力英語個性化閱讀教學[J].文教資料,2018(27):227-228.
[2]方非.“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閱讀個性化教學研究[J].林區教學,2018(07):76-77.
[3]張金宏,費斯瓊.試論高職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式構建[J].海外英語,2017(12):37-38.
[4]呂巖.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9(0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