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娟
摘 要:春節時期,貼“年畫”是中國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年畫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年畫是中華傳統民間藝術的獨特表現,展現了人民心中樸素真實的藝術表現形式與精神傳承。年畫起源于古代的門神畫,經過發展,各地年畫可謂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需求日益增加。
關鍵詞:民族特色;歷史悠久;藝術價值
1.引言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年畫”即 “桃符”,因新年更換,故名“年畫”,悠久獨特的年畫藝術具有豐富的種類及表現形式,其圖案更具獨特的民族特色。“年畫”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的組成部分,自古以來被人們傳承、發展,本章讓我們一起來品味年畫的民族藝術魅力,傳承傳統民間藝術之美。
2.年畫藝術的起源與形成
民間年畫的題材起源是人民生活和神靈祭祀,“年畫”藝術前期最主要表現老百姓對神靈的信奉,據史料記載,從商周時期開始出現 “天子五祀”的典制,舉國上下每年必祭的神靈為“五神”,其中包括,“戶神”、“灶神”、“中溜神”、“門神”、“行神”。這種祭祀方法被人們所沿襲,在不斷創造與發展,形成“年畫”藝術。
漢代門神和灶神有了明確的藝術形象。相傳在古代,“神荼”和“郁壘”是把守東海一個山洞的門口的神將,他們保護百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于是,人們根據此神話傳說,將兩位神將刻在桃木板上,懸掛于大門,用以驅鬼神,納祥福。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推廣歷法,統一文字,至漢代時,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經濟日益繁榮,人們將新年,慶祝豐收,祭祀祖宗,驅妖除怪等作為過節風俗。
唐代尤為繁盛,經濟發展,文化昌盛,民間藝術也廣泛傳播,得以發展。年畫的題材更加拓寬,前期多以鐘馗為門神,傳說鐘馗能捕食惡鬼護衛天子,因此人們將鐘馗作為門神。后門神又演變為秦叔寶和尉遲恭,他們是唐太宗非常信任和器重的武將,被人們稱為“武門神”。
年畫的形成于宋代。伴隨著四大發明中“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形成,出現了“紙畫”,“紙畫”主要通過雕刻模板然后印刷工藝大量生產,在當時廣為流傳。年畫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更加廣泛,年畫開始描繪百姓生活等,也陸續出現“文門神”,仕女等題材。
明清時期年畫藝術發展逐漸成熟,出現童子、美人等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善與惡的看法以及當時社會的民風民情。清朝年畫工藝更加豐富,出現了彩印版畫,采用暈渲、渲彩等手法,將年畫藝術表現形式充實化。
民國時期的“新年畫”主要描述民俗生活,反應生活新風俗新氣象。年畫逐漸開始用于商業廣告,例如上海開始出現印有陽陰歷日期的月份牌,年畫作為香煙廣告等。抗戰時期,人們將年畫與革命工作結合,用以宣傳抗日救國的精神。現代年畫不僅僅局限于新年年畫,更反映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
3.年畫藝術的藝術形態及民族特色
年畫藝術經過長期的發展,在中國各地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獨特魅力,各地的年畫,擁有各地的地域特色,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和社會發展。
3.1.河南開封朱仙鎮年畫
河南開封朱仙鎮年畫在河南的土地上孕育而生,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淳樸的民族風俗,其題材多為歷史人物,戲曲故事和吉祥圖案,主要年畫為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兩位武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兩位武將的年畫運用不同的衣著裝扮和動作形態來表現不同的藝術特色,樣式多樣,畫面豐富。朱仙鎮年畫畫面樸素自然,線條粗獷有力,人物往往頭大身子小,既有喜劇效果又均勻舒適。朱仙鎮年畫用色主要采用三原色,紅,黃,藍,采用取自自然的材料,給人淳樸自然之感,具有強烈的北方民族特色。
3.2.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
楊家埠年畫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題材廣泛,其中民俗年畫較為特色,例如新年、豐收等節日年畫。楊家埠年畫用色大膽,常用大紅,大綠,黃,紫,黑,形成鮮明強烈的對比效果,用色時常用純色,少用間色,給人更加純樸鮮明的畫面美感,其年畫顏色的對比使人視覺產生明朗歡快的感受。
3.3.江蘇蘇州桃花塢年畫
桃花塢是一條街的名字,伴隨著蘇州對外貿易的興起而發展,因此在繪制方面引進了國外的透視技法和明暗處理法。桃花塢年畫以門畫,中堂,條屏為主要表現形式,一般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具有連環畫的故事風格。題材主要表現歷史故事,戲曲故事,民俗風情等,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年畫畫面鮮明精致,豐富熱鬧,具有生活裝飾之美。
3.4.天津楊柳青年畫
清朝,楊柳青鎮及其附近村莊大都從事年畫生產,楊柳青年畫題材廣泛,樣式豐富,為百姓喜聞樂見的年畫,因此楊柳青年畫盛行起來。柳青年畫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線條獨特,色彩清淡,它繼承了宋朝的風格特點,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的形式,采用木刻套印與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手法,線條均勻流暢,圖案粗獷簡樸,色彩對比強烈,具有鮮明活潑的特點。其構圖豐滿和諧,注重裝飾美和形式美,采用重疊和并列的構圖形式,突出主題,恰當安排環境背景,使畫面完美和諧。
4.年畫的藝術價值與傳承
年畫的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文化收藏價值和極高的審美價值,是研究歷史文化,民俗生活,繪畫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年畫具有不同文化和工藝,其文化的不同來源于中國古老文化千年來的積淀與發展,工藝的傳承在幾千年來延續。年畫是人民的集體審美體現和心理價值傾向,每一個作品深深表現出年畫藝術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藝術修養。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中華傳統文化不斷流失,年畫的傳承令人深深憂慮。年畫藝術有待新一代人的傳承與創新。
5.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年畫藝術有了獨特的藝術內涵,其表現形式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完善。年畫不僅是對中國民俗和人民生活的藝術表現,更是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反映。年畫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的民族文化符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有待繼續延伸與傳承。
參考文獻:
[1] 民間年畫/藍先琳編著.-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8
[2]年畫/孫欣編著.--合肥:黃山書社,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