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波
【摘 要】目的:對護理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晨峰波動的影響進行觀察。方法:以12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選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按照就診先后的順序將所有患者均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60例。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再接受護理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壓晨峰、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數。結果:經過為期28d的治療后,實驗組的數據均顯著優于參照組,并且數據對比為P<0.05。結論: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壓晨峰波動的情況。
【關鍵詞】護理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壓;晨峰波動;影響;觀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on morning peak fluctu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 120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ll the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and all the subject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 = 60) and reference group (n = 60).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The blood pressure peak, valley / peak ratio and smoothing index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28 days of treatment, The data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comparison was P < 0.05.Conclusion: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luctuation of blood pressure in the morning.
【中圖分類號】R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2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血壓高于正常值并且累及到腦、心及腎等多個器官的綜合征,根據臨床資料顯示原發性高血壓及其相關并發癥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大類疾病[1]。為改善患者的治療療效,本文對健康教育對于老年患者晨峰波動的影響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現進行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基本數據 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治療的12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齡區間為57-78歲,中位數年齡為(69±4.8)歲。按照就診先后的順序將其均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60例,對比所有患者的常規資料,差異為P>0.05。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護理健康教育,具體操作如下:(1)飲食護理:根據資料顯示,高鹽和高糖的飲食習慣均會導致血壓升高,因而需協助患者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并且叮囑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等食物[2];(2)用藥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高血壓的常規知識,進而引起患者對于遵醫囑用藥的重視。嚴格遵守醫生的叮囑,按時、按量正確服用藥物[3];(3)心理干預:老年人是高血壓的高發人群,老年人會因家庭、社會或自身等原因而產生心理問題,較為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煩躁、悲觀等情緒,該類情緒會導致患者的血壓升高,不利于患者的康復。所以護理人員需適當的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調節,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4];(4)運動護理: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的機體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對于病癥較輕的患者,可以適當的加大患者的運動量。如病癥為3級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則應當減輕患者的運動量,可通過打太極、散步、慢跑等方式進行鍛煉,注意鍛煉時間不要過長、運動量不要過大,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幫助緩解心血管的負擔,進而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5)健康教育:通過視頻、茶話會或是講座的方式,幫助患者了解高血壓的知識,進而達到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目的,叮囑患者每日按時監控血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療后血壓晨峰、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數。
1.4 統計學處理 根據SPSS17.0軟件數據進行數據,對于計量資料的對比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來表示,并予以t檢驗,結果顯示為P<0.05的差異性時,則符合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晨峰值的差異對比 進行28d的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晨峰值均有明顯的改善(P<0.05),但實驗組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參照組,數據對比為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根據臨床資料顯示,由于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使得高血壓的發病率逐漸增高,并且老年人為高血壓的高發人群。目前臨床主要應用β受體阻滯劑、ARB、ACRI、鈣通道阻滯劑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但在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會因為患者對高血壓疾病危害的不重視或因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等因素,使得患者用藥依從性較低,并且對于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的依從性也不甚理想[5]。在臨床的研究中我們發現,護理工作能夠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而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我院為證明該觀點,對120例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根據結果中的數據顯示,在治療情況相同的情況下,接受護理健康教育的實驗組其患者的晨峰值、谷峰比值、平滑指數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進行基礎護理干預的參照組,并且數據對比差異顯示為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人類的血壓水平在24h中并不是一直維持在同一水平的,而是根據晝夜規律性改變的,夜間人類的血壓與白天相比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高血壓患者因夜間血壓并未出現明顯的下降,使得患者靶器官受到了持續性的刺激,導致預后效果差,因而對于該類患者更應該加強護理工作,避免患者因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用藥習慣而產生無法挽回的后果[6]。
綜上所述,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健康教育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晨峰值、谷峰比值、平滑指數,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文倩,白雪,黃玲玲,等.護理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波動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7,26(2):210-213.
李秀琴,李秋菊.定時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晨峰血壓控制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02):146-147.
王露寧,辛亞.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0):59-59.
李丹霞.老年高血壓患者晨峰血壓特征淺析[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8(4):44-46.
史靜.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及健康教育[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 4(13):140-141.
趙巍.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護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 2018(3):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