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季紅


【摘 要】目的:探討婦科手術后并發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病因、防治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婦科手術后26例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病因及予以分析,并提出相關預防措施。結果:婦科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疾病患病率與發病時間、年齡、及疾病類型因素有關,數據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疾病患者血脂水平高于無栓塞癥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婦科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多發于惡性腫瘤患者,與年齡、疾病類型及發病時間、血脂水平有關。因此,手術前后要給予針對性干預,及時診斷、治療,降低疾病發生率。
【關鍵詞】
婦科手術;靜脈血栓栓塞癥;病因
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不斷發生變化,臨床婦科手術率逐年上升,且常伴有術后并發癥,尤其常見的是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靜脈血栓栓塞癥是一種回流障礙性疾病,因血液在靜脈內凝結不正常,導致血管完全性、不完全性堵塞,主要包括肺栓塞、深靜脈血栓形成[1]。深靜脈血栓形成早期癥狀尚不明顯,僅伴有輕微疼痛、腫脹等癥狀,易被患者忽視,但隨著疾病逐漸變化,易導致肺栓塞,病發后常表現為休克、抽搐、極度焦慮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引起猝死。因此,對于靜脈血栓栓塞癥要提高診斷率,并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給予針對性干預,以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本次研究對本院婦科手術后26例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的病因予以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婦科手術后26例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46.35±5.14)歲。全部患者中7例宮頸癌,6例子宮內膜癌,4例宮外孕,7例卵巢癌,以其中12例良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組。同時隨機抽取同期時間婦科手術后17例未引起下肢靜脈血栓塞癥的患者,將其作為參照組。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6.22±5.08)歲。其中8例宮外孕,9例子宮肌瘤,5例子宮脫垂。比較兩組年齡、疾病類型,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采用統計學方法分析患者疾病類型、基礎疾病、年齡、發病時間和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相關性。同時分析并發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和未并發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的血脂指標情況相關性。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血脂指標情況,主要包括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纖維蛋白原(Fib)。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相關性分析
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與年齡、疾病類型、發病時間有關,數據之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手術方式無關,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血脂對比
對照組各項血脂指標均低于研究組,數據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是在臨床婦科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對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據數據研究顯示,婦科手術后,因女性盆腔解剖結構處于特殊性位置,易引發靜脈血栓栓塞癥狀,并多發于患者下肢[2]。女性身體結構中生殖器官、膀胱、靜脈血管等分布相對復雜,但又彼此連通,致使盆腔組織周圍出現血流緩慢等情況。再加之術后患者下肢靜脈受到壓迫,阻礙下肢靜脈循環。
本次研究對婦科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栓塞患者病因分析得知,誘發疾病的主要與疾病類型、年齡、發病時間等因素相關。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機體內不同器官均一定程度上產生退形性改變等癥狀,血管彈性明顯下降,且血液黏稠度逐漸增高,因此,老年人群術后并發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的患病率相比于青年人群高。據相關研究顯示,運動量減少、體質量增加也會導致疾病病發率上升,基于此情況,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加強適量運動,具備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可對高黏稠血液起到改善效果[3]。同時,惡性腫瘤也是誘發該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患者體內所具有的單核巨噬細胞得以激活,使其抗凝因子得到釋放,導致體積長時間在高凝狀態下[4]。且惡性腫瘤患者行手術時間相對較長、難度大,病變切除范圍廣,加大對血管壁的損傷。此外,本次研究還顯示,術后時間長短也是誘發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因素。手術后15d是導致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的高發期,分析其原因與患者術后的快速應激反應相關,由此表明,減少手術時間,有助于減少血管損傷,以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在血脂指標對比方面而言,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良性腫瘤患者各項血脂指標均比對照組高,此結果表明,高血脂也是引發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因素。因此,在采取降血脂類藥物時要以他汀類藥物為主,避免脂質沉積,以有效預防并發癥風險[5]。總而言之,針對于術后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及時診斷,治療,并根據實際病情給予針對性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婦科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多發于惡性腫瘤患者,與年齡、疾病類型及發病時間、血脂水平有關。因此,手術前后要給予針對性干預,及時診斷、治療,降低疾病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吳月麗.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研究[J].中國處方藥,2017,15(10):115.
[2] 辛宇.婦科腫瘤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0):253.
[3] 楊凡,何彩蓮,吳解清,等.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22例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 2016,23(11):1656-1659.
[4] 王黎明.婦科腫瘤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16):81-82.
[5] 邵麗英.婦產科術后50例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1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