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分析PDCA循環法在急診科護理教學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110例護生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護理帶教,觀察組采用PDCA循環法帶教模式進行護理帶教,對比兩組的帶教效果。結果:觀察組在急診知識掌握、護理操作、自我學習等方面的評分及帶教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DCA循環法在急診科護理教學管理中效果顯著。
【關鍵詞】
PDCA循環、急診科、護理教學、效果分析
急診科是急診患者入院治療的必經之路,同是也是護生進行臨床學習,實現護生向護士轉變的關鍵環節。通過急診科的實習不僅可培養護生的溝通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而且可很大程度上提高護生的心理素質和突發事件應對能力,這對護生未來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1]。但是,學生能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轉換為臨床實踐,與護理教學模式有較大的關聯。教學模式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影響臨床帶教質量,而帶教質量的高低又對日后臨床護理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強化急診科教學管理尤為重要。PDCA循環是一種集管理、計劃、執行為一體的新型護理管理模式,本院將該模式應用于急診科護理教學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急診科實習的110名護生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根據帶教管理方式的不同將護生分為觀察組(55例)與對照組(55例),所有護生均為女性。觀察組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23歲,平均年齡(20.42±1.52)歲,本科學歷學生8例,大專學歷學生35名,中專學歷學生12名;對照組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24歲,平均年齡(20.82±1.46)歲,本科學歷學生7例,大專學歷學生34名,中專學歷學生14名.兩組護生學習的內容都相同,均在本科室學習2個月,且兩組護生在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該組護生采用傳統帶教模式進行護理帶教,全程學習以口授為主,以帶教老師為中心進行理論及示范教學;觀察組:該組護生采用PDCA循環法帶教模式進行護理帶教,具體如下:
1)收集資料,全面了解護生實際情況。實習護生來急診科報到時,應將護生的姓名、年齡、學歷、職稱、工作經歷及學習目標等詳細記錄,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健全的護生基本信息庫。這樣既有利于資料保管,又方便帶教老師了解學生實際情況[2]。2)檢查。每周利用晨會進行一次業務查房,以了解護生的學習情況,該工作主要由護士長及帶教老師共同完成;全程學習完成后,由帶教老師對護生進行綜合評價,同時管理組成員定期與護生溝通,了解護生對帶教方面的意見,并及時進行計劃調整。3)考核。護生學習結束前一周,進行基礎理論知識、護理業務查房和??撇僮骺己耍瑢?撇僮骺己酥饕ǔ?、止血包扎、心肺復功、呼吸機安裝等內容。4)總結處理。對護生進行帶教滿意度調查,然后開展教學效果座談會,總結不足、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制定持續改進措施,不斷革新質量管理體系,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護生的臨床實習成績,采用100分制,分數越高表示成績越好,重點從急診知識掌握程度、護理操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3個方面進行評分。同時對比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程度,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均應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出科考核成績對比
觀察組護生出科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為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3.6%,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急診科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臨床學科,收治的大都是急、危、重癥患者,該類患者不僅病情復雜、并發癥多,而且病情變化快、潛在的風險大。隨著人們健康觀念及醫療意識的不斷增強,對醫療服務有了更高的期望,對急診科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急診科教學管理者來說,如何讓護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臨床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促進護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是當前急診科護理教學需突破的一大難題。
質量控制是管理的基礎,為了提高護理教學質量,本院PDCA循環法引入到急診科護理教學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按照PDCA循環法的管理步驟,在計劃階估先收集資料全面了解護生實際情況,接著分析以往急診科護理帶教中的不足,并針對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然后,成立實習帶教小組、明確小組責職并強化崗;實施階段將教學計劃分為熟悉、掌握和提高三個階段,明確了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有效提高了護生的綜合素質;檢查、考核階段則定期對每個階段的帶教工作展開實時監督與管理,及時發現問題、總結問題,確保護理教學管理目標的實現。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PDCA循環法帶教模式進行教學后,護生出科成績及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PDCA循環法可促使教與學更和諧,改變了傳統帶教中教學內容不明晰、教學目標不明確的現象,進而教學質量大大提升。
綜上所述,PDCA循環帶教管理模式可有效增強護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符志華.PDCA循環法在急診科護理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1):92-93.
[2] 周麗英.PDCA循環管理法在急診科低年資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現代電生理學雜志,2016,23(01):29-31.
[3] 韋小珍.PDCA循環在急診進修護士教學培訓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旬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