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欣
摘要:為提高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效率,首先分析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的必要性,然后從教學資源單一、教學方法單調、教學手段陳舊、缺乏吸引力、教學評價單一等方面分析高職現有體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創設基礎環境、更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方式論述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的路徑具體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 高職 體育課程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 (2019) 14-0181-02
隨著新課改革的進一步推行,作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課程被越來越多的談及,如何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成為教育工作者潛心研究的課題,基于此,筆者展開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的路徑研究。
一、必要性分析
計算機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已經與互聯網信息技術密不可分,在體育教育領域,同樣深受信息技術的影響,除了老師的體育課程課件、教學工具需要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用以表現。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近年來熱門的微視頻、微課、慕課、翻轉課堂在越來越多的學校的應用嘗試,使我們看到了教育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從學生層而來說,信息化體育教學可以進一步啊符合學生對知識的個性化學習,進而盡可能的滿足其需求,運用體育微課,學生可以不受學習時間的束縛,因為體育微課不同于往常一節課45分鐘的時間,它一般在15分鐘以下,進而更能夠滿足學生利用零碎時間學習的訴求。實現了“時時可學”的遠近;當然,體育微課不同意傳統的教室或操作教學,實現了體育學習“隨地可學、處處皆學”的學習訴求;而體育3D動畫、動作考評軟件能夠使學生對沒有掌握度的動作要領進行循環播放,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動作要領,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搜集各種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不再單一枯燥,信息化技術與體育教學的整合使得體育教學內容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進而促進學生體育課程學習興趣與熱情。
二、存在的問題
1.教學資源單一
現階段,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教學資源通常還沿用傳統的教學資源,具體表現在只有體育教師、體育教材、體育教具,盡管網上已經有很多優秀的體育課件、教學視頻等,但這些優秀的教學資源并未被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合理地運用,或是很少利用,導致體育教學資源的浪費。其次,高職院校并未建立信息教學資源庫,及時建有資源庫,但也沒有及時進行教學資源的更新、維護,從這一層而來說,目前高職院校的優質教學資源相對匱乏。
2.教學方法單調
常規的體育課教學一般采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然后是教師對學生的不規范動作進行糾正和改錯,最后是學生在進行糾正后再反復練習,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在一定層而上違背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降低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熱情。
3.手段陳舊,缺乏吸引力
圍繞動作技能進行教學過程是體育教學最重要的特征,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精準地把握動作技能中的關鍵處。一直以來,體育教學的開展是通過體育教師的肢體語言和講解,這種單調、陳舊的教學模式使得在體育重點、難點的講解中經常出現演示不清晰、動作不全而、不具體,講解模糊,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作練習不規范,不能掌握體育動作要領。
4.高職現有體育課程教學存在教學評價單一
目前,職業教育教學通常采用過程性評價結合總結性評價模式,怎樣迸一步提升體育考核、評價科學性,成為不少體育教師非常關注的環節。在此種教學評價模式中,僅僅憑借教師主觀的打分,未免有失公平。
三、具體路徑
1.創設基礎環境
高職院校一定要加強對體育課程改革環境的重視,密切關注信息化教學的有關方針、綱要,盡可能地提供條件,譬如,為給高職師生普及信息技術知識,聘請社會或企業著名的信息化技術人才到學校開辦講座,選派優秀的教師參與信息化技術專項培訓,組織教師進行職業資格考試的學習,攻讀更高學歷。共同研究教學改革相關的課程、發表論文,積極開展教學理論、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等職業技能培訓,并進行專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出臺信息化相關的管理條例和激勵機制以及績效考核,盡可能地營造出濃厚的體育教學改革氛圍。進一步刺激更多的教師自覺投入體育教學信息化改革中。此外,為方便體育教師使用信息手段服務于教學,高職院校還要加強對體育課程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如修建學生競技性活動與信息技術相融為一體的場所,配備充足的計算機以及各類電教設備,進而更好地為教師制作教學課件、教學視頻。
2.更新教學方法
高職的體育課程教學,由于忽視了對學生主體地位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必須更新教學方法,例如采用任務驅動和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是一種在體育課程中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體育課程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體育學習過程等,改變學生的體育學習狀態,使學生主動建構體育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的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學生體育相關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的培養,從完成某一“任務”著手,通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3.優化教學評價
現代職業教學的評價方式更多地凸顯了科學性、多元化元素,所以,優化教學評價是信息機技術與體育課程整合的必然要求。具體方式是要改變以往教師一人評價的做法,實現教師與個人、小組有機結合多元化評價,為使結論更準確,可以通過電子技術,錄下學生的體育訓練實際情形和過程;也可以借助動作捕捉軟件,將學生的運動記錄下來,并將標準動作疊加進行比較,進而實現評價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正確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技術與教育事業的融合,為一些適應于傳統教法的教師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的具體路徑,需要從創設基礎環境、更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方式等多方而、多層次、多維度進行。
參考文獻:
[1]裘友鳳,陳曉龍,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院校育改革的探討[J].成才之路,2011(14):5455.
[2]竇麗,陳華衛,錢澄,高校”智慧體育課堂”的價值與模式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8(11):136-146.
[3]郭秀清,信息化環境下高校排舞課程改革與教學實踐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7):156-157.
[4]莊小芳,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教學平臺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3):7-8.
[5]王迎春,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7,18(6):143-144.
[6]韓保衛,高校公共體育課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9(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