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仙
摘 要 首先提出FCP綜合素質的概念,然后在探索高校計算機教育與創新教育改革相融合的基礎上,開辟“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新模式,搭建云架構智能化網絡教學平臺,形成一種協作的,自覺的,開放的教育和學習模式。通過靈活的開放式的教學過程,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FCP綜合素質。
關鍵詞 創新教育改革 互聯網+開放式 教學模式 FCP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59
The?Application?and?Significance?of?"Internet?+?open"
Teaching?Mode?in?University?Computer?Courses
LI?Weixian
(Langfang?Normal?University?Educational?Technology?Center,?Langfang,?Hebei?065000)
Abstract First,?the?concept?of?FCP?comprehensive?quality?is?put?forward.?Then,?based?on?the?exploration?of?the?integration?of?computer?education?and?innovation?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ew?teaching?mode?of?"Internet?+?open"?is?established,?and?a?cloud?based?intelligent?network?teaching?platform?is?built?to?form?a?collaborative,?conscious,?open?education?and?learning?mode.?Through?flexible?and?open?teaching?process?and?exploratory?learning?methods,?we?can?gradually?cultivate?and?improve?the?comprehensive?quality?of?FCP?for?college?students.
Keywords innovative?education?reform;?Internet?+?open;?teaching?mode;?FCP?comprehensive?quality
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是否善于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學習、工作、解決專業問題已經成為衡量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大學計算機公共課教學不僅是大學通識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大學生用計算思維方式解決專業問題、成為復合型創新人才的基礎性教育。
計算機和互聯網具有及其豐富的信息和知識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及良好的學習工具。“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使學生自由,有目的,主動學習成為主導,教學過程實現創新性和探索性,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其喜歡學習,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1?FCP綜合素質的內涵
FCP即英文單詞“Find”,“Create”,“Practice”的縮寫,意為“發現”,“創新”,“實踐”,FCP素質教育即培養學生善于發現新事物,隨時以創新的思維認識周圍的事物,具有實踐精神,并且具有實踐能力的品質和個性,這種素質稱為FCP綜合素質。經過十幾年被動灌輸式學習的學生,進了大學以后亟需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逐步發展和提高FCP綜合素質。
信息時代知識快速更新,教師給學生再多的知識,都不足以應付未來,最終決定發展狀況的是每個人的FCP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FCP綜合素質,才是教師主要職能和教育的方向。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式教學不再是單純的教授知識,而是會成為培養學生FCP綜合素質的試驗場。
2?“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探析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變革教學模式,改革評價方法,從“課內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教學評價模式,逐步轉向“互聯網+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同時發揮傳統教學模式和在線教學模式的優勢,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化。“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中的應用,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大學生的FCP綜合素質具有重大意義。
2.1?傳統教學模式分析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媒體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內容,學生的成績是教師教學水平的反映,課堂作為教學的主要環境則是提供給教師表演的舞臺。總之,整個教學活動和教學結構都是教師安排的,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技巧和教學技術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應試教育條件下表現為學生成績的高低,這種課堂教學模式長期以來是我國教學的主流模式。
傳統的教育模式停留在以“教”和“被動學”為主導的階段,“教”指老師課堂上信息的傳授,是整個教學的中心任務;“被動學”是指學生在“教”的主導和局限下被動的學習,即使有些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欲望和意識,在傳統的教育和學習模式下也缺少積極的鼓勵和引導。這種學習模式會使學生承受巨大的身心壓力,禁錮學生主動思維和主動創新的空間,成為中國現代教育的發展的桎梏。
2.2?“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探析
開放式教學首先體現在教學平臺全方位的對學生開放,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任何設備登陸平臺進行學習,教學平臺通過云計算和云存儲向學生提供大學計算機公共課各種類型的學習資料和海量試題。其次開放式教學是指以知識教學為載體,把關注人的發展作為首要目標,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的生動活潑、自主的教學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中,發現,創新,實踐等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開放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它更是一種教學理念,它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在信息技術極大發展的社會形勢下,只把中心放在課堂上的被動學習模式顯然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著力改變教育模式的同時,還要積極改變和改革學生的學習模式。學生的學習不止局限在課堂上,學會使用互聯網并且習慣利用網絡資源,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逐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
“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形成以興趣為源動力主動學習模式,促進了教育模式和學習模式的進一步改革。
2.3?“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依托互聯網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從形式上看,好似教師課堂上需要講解的知識簡化了,但是并非是弱化或降低了教師的作用,反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學習遇到的問題,具備良好的學科素養,能夠隨時和學生有效溝通與交流,這恰恰是對教師提出的一個全方位的挑戰。因此,“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學科素養、教育素養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對傳統式教學,教師的角色也要改變,即從以往課堂上的知識講解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者、促進者和答疑解惑者。
開放式學習集傳統學習方式與在線課堂的優勢,既要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新性,是傳統課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結合。
3?“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中的應用
教育教學方面,“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也是教師教學的創新實踐過程,在探索高校計算機教育與創新性教學實踐相融合的基礎上,以find、create、practice為培養目標,樹立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理念。
“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公共課中的實踐應用分為以教材和資源為中心、以項目活動為中心和以測試為中心三個方面。
開放式教學首先體現在以教材和資源為中心。在網絡高速發達的時代,充分利用IT資源,發展“互聯網+多媒體”新型教學模式,將課程教材和輔助資源分類上傳至教學系統平臺,實現平臺資源展示的效果。其中教材資料包括課程大綱,教案,教師簡介,指定教材,參考資料,考核方式,每個章節的講義,重要知識點的視頻資料等;課外輔助資源包括相關課程簡介,相關課程資料,拓展課程資源,輔助課程資源、課件、視頻等。
開放式教學其次體現在以項目式活動為中心。在“互聯網+開放式”的基礎上,通過云架構平臺搭建的在線網絡學習環境,將一學期的課程設計為5次項目式教學活動,每一次項目活動中都設定目標、教學資源、互動交流環節、作業、測試等。學生隨時可以利用電腦或是移動設備完成或參與項目活動,打破教師、教室、課堂的限制,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在線學習交流,形成虛擬的項目小組、實驗小組,協作完成項目實驗任務。云架構教學網絡平臺能夠實時記錄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跟蹤學生的學習行為,分析學生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通過完成項目的過程,形成一種協作的,自覺的,開放的教學和學習模式。
開放式教學最后體現以測試為中心。開發基于云架構的大學計算機考試系統和手機APP,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進行考核,隨時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加課程考核的開放性和趣味性。期末考核作為平時考核的必要補充,充分保證了學生考試成績的客觀公正、真實可信,提高了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的教學質量。
4?“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及評價機制在大學計算機課教學中的應用,既保留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也轉變了以教師中心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它既順應了大學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要求,也符合學院轉型發展目標,為學院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礎。
創新的教育模式也是大學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在更高效學習大學計算機知識的同時,促進大學生創新思想的形成,提高大學生FCP綜合素質。因此,高校“互聯網+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建立既是一種教學模式的改革,也是對大學生創新思想和意識的培養,進一步激發大學與生俱來的追求卓越、成就事業、體現價值的激情,開發、疏導和錘煉大學生的創新本性。“互聯網+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是創新教學實踐的最終體現,是創新素質教育的根本推動力,必將促進和提高大學生的FCP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07):3-5.
[2] 朱麗梅.項目教學活動的基本特征[J].教育導刊,2002(10):13-16.
[3] DB?Audretsch.?From?the?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to?the?university?for?the?entrepreneurial?society[J].Journal?of?Technology?Transfer,2014.39(3):3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