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飛
【內容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呈現了新的特點,教師只有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才能更好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要求,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本文結合筆者經驗,從動手操作、實踐活動和更新教學內容三個方面,闡述了筆者觀念。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高中信息技術? 教學策略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的各個領域,對國家、社會、個人的發展都帶來了較大影響。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創新教學觀念,革新教學手段,以更好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
一、轉化思想觀念,讓學生動手操作
在“互聯網+”時代,只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發揮自身能動性去親自操作信息技術學習內容,才能真正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實力。也就是說,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積極對象。這需要教師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觀念,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平臺,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深刻記憶相關知識,進而增強教學效果。
例如,在“office辦公軟件”教學中,這部分教學內容更注重學生動作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發揮學生能動性,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習內容。以word文檔操作為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文字輸入、文字格式、頁面布局、替換查找、插入素材等多方面的內容。這部分知識比較繁瑣,如果僅僅依靠教師講述,很容易產生學過就忘的尷尬局面。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并設計一些動手操作問題:比如,word文檔中如何調整文字大小和字體?如何插入圖片?如何設置行段間距?引導學生結合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獨立操作和分組交流,如此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還有利于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增強自學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高中信息技術教材,可以大致分為基礎技術和實踐應用兩方面知識。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外,還應當結合實踐應用,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應用意識和信息技術素養,進而全面提升學生信息技術能力。
例如,當學習了“因特網信息查找”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如此布置實踐活動:小明想要自己裝電腦,小明有經費4000元,你能借助因特網,為小明提供組裝電腦的信息嗎?請結合組裝電腦的配件,如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盤、光驅、顯示器、機箱、電源、鍵盤等,描述信息獲取的整個流程。然后,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借助常用的網絡信息搜索方法,比如代表性網站百度、Google等,運用獲取網絡信息的技巧和策略,形成一個完整的實踐方案。當學生完成了實踐活動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針對學生所提出的不符合實際的想法,進行查漏補缺。比如,學生選擇了AMD的CPU和INTEL芯片組的主板,此時,教師應當向學生強調CPU與主板之間的相互兼容,需要接口一致,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完善實踐方案。
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讓學生緊跟時代潮流
我們都知道,信息技術以日新月異的姿態飛速發展,更新換代十分快,大量傳統的信息技術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主動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滿足信息技術教學的時代要求。結合教科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筆者認為教師需要從以下兩方面更新教學內容:首先,更新軟件版本。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幾乎所有的軟件都進行了升級更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及時更新軟件版本,并為學生提供相對應的教學內容,從而確保學生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吻合。比如,在教科版“文字的處理”教學中,只提及了Word 97→Word 2000→Word 2003的時代變化。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適當向學生介紹Word 2003、Word 2007、Word 2010的相關內容,促使學生更好掌握相關知識。其次,應當適當增加與互聯網相關的教學內容。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為例,教材上雖然涉及了因特網服務組織、網絡技術應用等知識,但是較少提及移動互聯網知識。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了進一步發展。因此,教師需要適當加強對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教學。同時,現階段互聯網發展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技術與云計算技術也是未來發展中最具競爭力的技術,需要增加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內容②。教師應當緊跟時代潮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使學生能接觸最新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在“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與“互聯網+”技術相互滲透融合,還處于嘗試階段。教師只有主動轉變思想觀念,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并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和時代適應能力。
【注釋】
① 江鴻利. 對“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思考[J]. 高考雜志,2018 (18):90.
② 陳堅林、王靜. 外語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常態變化與發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可視化研究[J]. 外語電化教學,2016(2):3-9.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市曲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