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
摘要: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中學美術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對此進行了研究分析,進而以此為基礎重點研究討論了如何利用民間美術資源,希望能夠借此來提升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僅供參考。
關鍵詞:民間美術資源;中學美術教學;應用
在中學美術教學當中引入民間的美術資源具有必要性,一方面豐富美術教學的教學資源,對提升中學生的美術素養具有重要價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民間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因此,研究應用民間美術資源,提高中學美術教學效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民間美術資源引入中學美術教學的意義
民間美術資源是一個覆蓋范圍比較廣泛的一個概念,即流行于民間的具備地域文化特性的造型藝術,一般是民間美術、工藝美術。將這些資源引入到中學美術教學中有兩個方面的價值。
第一,可增強學生對民間傳統藝術的保護和傳承意識,當然最重要的是構建了一個有利于民間美術傳承的教學體系。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傳統和發展民間美術是非常重要的國策,但是單靠傳承人力量畢竟比較小,所以從教育的層面構建一個傳承體系是非常關鍵的。但是從美術教育的情況來看,民間美術實際上并沒有生存的空間,因為在美術教育上功利性很強,不管是培訓機構的美術課還是學校的美術課都突出了一些實用性很強的美術教育,即便是國畫的教學都比較少,所以民間美術基本已經失去了其啟蒙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功能,但是如果將民間美術資源納入到中學美術課程當中,不僅符合當前課標的要求,同時還符合民間美術傳承的要求。進而在教育層面上構建一個民間美術傳承的體系,從民間藝術傳承的角度來說,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而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徑。
第二,民間美術資源引入中學美術課堂,可以豐富美術教學的資源。課標當中已經明確要求,要開發和利用有效的美術課程資源,民間美術資源是美術課堂之外的一種資源,而且非常的豐富,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中學美術教學中是實現課標要求的一種重要形式。比如東陽木雕這種民間造型藝術形式,有千年的歷史沉淀,且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題材內容也非常廣泛,如果不利用起來則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特色的文化傳承,其中也包括民間美術資源,這些資源豐富多樣,而且各具特色。把這些資源利用起來,對于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效率作用必定非常顯著。
二、民間美術資源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民間美術資源應用的總體思路
民間美術資源應用于中學美術教學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因此先從總體上考慮如何去應用民間美術資源。
1、從應用目標上考慮
當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是存在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的,為了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從目標上確定民間美術資源的定位,考慮到民間美術資源能夠豐富美術教學資源。因此在實踐中,首先在應用時要確定的是利用民間美術資源來改善當前初中美術教學的現實狀況,即要實施的是美育,而不是單純的美術技藝教學,要利用民間美術資源來實現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此處要考慮到學生對民間美術資源的興趣,要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興趣特點來對教育目的進行動態的調整,那就要求必須要明確學生的興趣特點。在某初中學校的實踐中就采用了這樣的策略,經過調查發現學生對該校所引入的東陽木雕有不同的興趣點,約66.23%的學生對東陽木雕的工藝技法感興趣,調查樣本中剩余的學生對東陽木雕所展現的神話故事和藝術語言比較感興趣。
其次利用民間美術資源來進行創意美術教學,而要實現創意美術教學的目標,保證教學的效果,就需要去改變美術教學的形式和方法,在民間美術資源的利用上就可以產生很多種應用方式。當然教學流程可能是固定的,即情境導入,問題研究,實踐探索和評價總結,但是在固定教學流程當中可以是不一樣的方法。根據上文的數據來看,實際上大部分學生都對工藝技法感興趣,當然也有一部分對藝術鑒賞感興趣,基于這樣的興趣特點,考慮課標要求教學中應大膽加入創意設計環節和實踐動手環節,將欣賞和實踐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全面發展。
最后,為了達成應用目標,對教師來說,必須要提升執教能力和美術素養并且要掌握和創新教學模式,教師要轉變自己在美術教學當中的角色,在引入民間美術資源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是學生學習美術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要突出以學生為本的價值理念,要去服務學生學習,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材料支持學生的學習,并且要在學生的交流討論中適時地給出合適的建議。
2、從應用模式上考慮
要把民間美術資源的優勢應用起來并實現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就需要去結合初中美術教學的方式方法來考慮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模式,有針對性地轉化民間美術資源,實現與美術教學內容的融合。而美術教學內容要求不同,所需要的民間美術資源也不同,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也不同,但從學校的實踐來看,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模式無外乎熏陶、鑒賞、采風、體驗等。
熏陶模式就是將民間美術資源帶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當中,讓學生直接置身于民間藝術的殿堂中,潛移默化中給予學生民間藝術的熏陶,比如東陽某學校就利用了東陽本地隨處可見的東陽木雕藝術作品,使學生長期置身于東陽木雕這種藝術形式當中,去接受東陽木雕藝術的熏陶。
鑒賞模式重點就是美術欣賞課,在課堂上讓學生欣賞優秀的民間美術作品,提高鑒賞能力,這里包括傳承下來的民間美術作品也包括學生自己創作的作品。
采風模式重點就是要帶領學生深入到民間美術資源聚集地區親身感受,并分更深入地去欣賞民間美術優秀作品,利用第二課堂來培育學生。
體驗模式就是讓學生直接參與到民間美術創作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美術實踐創作能力。
(二)民間美術資源應用的具體路徑
依托美術教學的流程,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首先要應用于情境導入環節,比如在《春天暢想》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會借助美術作品來啟發學生對美的感知和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實踐中發現,常規的情境設置方法即便是結合生活都已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生的興趣了,因此可以使用民間美術資源來創設情境,比如說將剪紙、泥塑等等參與感極強的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到課堂上來創造情境,應當可以更為充分地讓學生產生興趣并且產生動手實踐探索的欲望。這里可以利用多媒體或者實物來展示民間美術作品來創造情境并提出問題,引領學生思考。
其次,學生要依托情境中的問題去思考民間美術作品中的藝術語言,或者工藝技法等等。以鑒賞的形式來引領學生研討,研討的方式主要是小組合作探究,這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從網絡上尋找相關的資料來進行研究。
再次,研討之后重點就是要實踐,教師根據教學主題提出任務,比如《暖冬》教學中可在前兩個環節提供相關的民間美術資源,然后提出相應的實踐任務,讓學生依托提供的民間美術資源來創造符合暖冬這一主題的作品,當然這里需要學生掌握一些傳統民間美術創作的工藝技法。所以要先練然后再進行再創造。
最后,突出評價總結,以學生作品和學生實踐過程為基礎來進行評價總結,深化課堂主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當前中學美術教學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把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到教學之中具有典型現實意義,而如何把民間資源的優勢利用起來,就需要教師去思考應用的方式方法,在本文中提供了一些方式方法,希望可以為中學美術教學應用民間美術資源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經驗。
參考文獻:
[1]龔瑞樸.初中美術課堂的生活化 ——民間美術資源在課堂上的應用研究[J].青年時代,2019(11):246-247.
[2]栗欣.現代美術教育中民間美術文化資源的融入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8(3):27.
[3]郝杰.地方民間美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