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
摘要:作為核心課程之一,室內設計專業有較強的使用性能,同時也是藝術設計專業課中重要的內容。在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課程進行有效的創新和改革,對課程基地以及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地建立和完善,促進學生參與積極性。本文就此對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關鍵詞:室內設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
前言
實際的內部空間是室內設計的主要涉及的部分。室內設計能夠將現代化的設計理念,應用到相具體的設計中,從而對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有效滿足。隨著時代發展以及生活質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對室內設計的要求,不同高校為了適應時代需要,也都開設了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
一、開展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作用
環境藝術設計一般涉及很多方面的學科,如經濟、藝術以及建筑工程技術等。對于環境藝術設計,研究的關系包括產品之間、社會不同人之間以及不同環境之間的關系等。隨著時代和生活質量的發展,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變化,經濟效益也隨著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在增加,室內設計相關領域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在新的背景下,不同高校為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也相應出現了環境藝術設計相關專業和課程。但另一方面,受到專業教育的影響,相關的專業和教學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需要結合教學框架,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進行有效的構建和改革工作,從而對社會的需求有效滿足。
作為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門主要學科,室內設計是學生在開始學習設計課程的基礎課程。在對室內設計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一般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學習室內設計時,還會因為不同因素的影響,比較生疏。教師在教授室內設計課程時,主要是講述室內設計的相關方法和原理,課程練習的內容包括公共空間和生活空間兩部分,引導學生對室內環境的不同要素有效掌握,對學生的創新型思維有效培養。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會通過講述的方法,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教授,并將一些虛擬的課題作為課堂的案例,盡管一些案例能夠在課堂上解決,但并不能對學生學習室內設計的興趣有效激發。在這樣的背景下,室內設計教學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并改革相應的課程內容,可對項目教學進行有效的引入,對實習基地進行有效的創建和創新,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效提升,促進實踐與理論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對學生的課程視野有效拓展,促進學生潛能有效發揮,對學生的創造力和積極性有效提升。
二、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
相比于其他學科內容,室內設計專業有較強的實用性。對于學習室內設計的學生,需要保證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對自身的實際設計能力不斷提升,促進自身綜合素質有效提升。作為室內實際專業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實踐課程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實踐課程,能夠促進學生對設計的原理、實務以及變現等不同方面內容的綜合,對學生不同方面能力有效提升,如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從而為學生后續的室內專業設計課奠定良好的基礎。但現階段的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節就此對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
(一)傳統教學模式影響
在高校開展室內設計課程過程中,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傾向于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如灌輸式教學等,傳統教學方式并不能與實際時代需要結合。一些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會對工藝美術設計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應用,比較重視課程的理論知識,缺少對實踐的重視,也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對學生的引導。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應用模擬命題的方式,未與實際情況有效結合,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學生缺少直觀性的經驗,不能從實踐中得到相應的體驗和知識。盡管在一些課程中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會結合一些實際的案例,但案例相對而言比較陳舊,與實際情況之間差異較大,因此教學效果也并不理想。同時,在對實踐任務布置時,也缺少與時代的結合。教師批改學生的設計作品時,一般會流于形式化,比較重視作品的欣賞性、美觀性以及審美價值,但室內設計的實用性比較缺乏。
(二)較為單一的培養模式
教師在教授室內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比較重視學生應用計算機軟件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項目分析能力、工藝知識能力培養比較忽視,從而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對軟件學習過于重視,創新型較為缺乏,學生也會因為枯燥的學習內容,缺少學習興趣。在短時間內,教師對學生教授室內課程的相關內容,會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欠缺,從而影響學生畢業后的進一步發展。綜上可以看出,現階段的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室內設計課程的特點,對課程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適應時代的發展。
三、優化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途徑
上述可以看出,現階段的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開展實際實踐課堂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實際課程特點,開展有效的改革教學。本節就此對優化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途徑進行分析。
(一)對教學體系和課程內容優化
為了對實踐課程教學改革優化,教師需要注意對教學體系和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的優化。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學大綱和教學培養方案進行改善,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作能力有效提升,對人才的素質結構、能力和知識優化,提升教學體系構建的科學化。以居室設計為例,作為室內實際的專業內容,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到,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所學,在不同階段對居室設計的知識進行有效優化。通過居室設計課程相關內容,學生能夠對自身的設計能力提升的同時,還能夠增加學生對相關領域知識的了解,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效提升。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對相關的工程技術有效導入,并對不同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教師可以在建筑施工現場開展相應的教學,對相關的建筑材料進行分析,對建筑結構進行深入理解。比如,教師對特定的設計空間講解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對不同的實體建筑進行相應的考察,引導對不同兼職的布局、構思以及基礎設計的選擇進行相應的了解。教師對不同的實際建筑理論設計時,教師也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建筑中,促進實踐與理論的有效結合,從而促進學生掌握工程技術知識。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對設計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在對室內設計基礎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使用者的角度,對不同的設計進行相應的分析,也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家進行相應的設計,在設計中融入室內設計的原理。教師還需要注意對不同的設計題材有效引入,引導學生對不同的題材進行理性的分析,引導學生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思考。
在對設計作品分析時,教師需要注意不能對設計表面內容進行表達,同時也需要注意對設計方案的評語內容進行有效的收集和講解。教師在對不同單元IE偶然能夠講解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課程進行相應的講評,整合不同的設計課程,對學生的表達能力有效提升,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二)促進教學科研制度建立,對學生學習熱情激發
教師在教授室內設計課程時,可以促進教學科研制度的有限建立,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時間能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做示范,然后結合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并在模仿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創造,從簡單到復雜,逐步增加課程難度,促進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提升。同時,教師還可以以工作室的形式,引導學生對不同知識的探索以及思考,增強自身的技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的檢驗,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團隊協作能力。此外,通過這樣的方式,還能夠以多樣的形式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促進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共同建立良好的科研環境以及教學環境。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開拓,對新的設計課題進行有效探究,促進學生自身設計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設計潛能和學習興趣有效激發。
(三)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優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相關高校在進行室內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可以促進實習基地的有效建立,促進畢業生和室內設計實習之間有效結合,促進實踐教學基地有效建立。在實踐教學基地內,可以建立一些真實的工程項目,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實踐工作,增強學生的技能、知識水平等,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效提升,為后續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應用多媒體教學,對網絡教學平臺構建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在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中,也可以促進多媒體的應用,對多媒體的特點進行有效的借鑒。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引導學生對相關的設計方案更加直觀的觀察,教師還可以應用不同的形式,如圖像、影音等方式,將不同的知識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增強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所要教授的內容,對相應的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有效建立。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學生能夠對自己學習內容中不清楚的部分加強相應的學習,從而有效啟發學生, 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發展,促進學生設計理念和信息更新,引導學生對不同的室內設計資料進行有效地掌握。
四、總結
綜上所述,優化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質量,教師需要注意結合時代和社會的需求,優化課堂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的實踐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對于其中存在的不足,相關高校和教師還需要進行不斷解決。
參考文獻:
[1]紀傳勇.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藝術科技,2016,29(11):387.
[2]葛泰,蔡仰風.淺析高校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流行色,2019(7):172-173.
[3]陳萍.《裝飾工程預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江西建材,2017(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