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濱
摘要: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傳統文化承載了民族精神,也體現了先民的智慧。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有責任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經濟的發展,我們當前的群眾文化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沖擊,應該就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的發展特征進行深入分析,探索民族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通過創新群眾舞蹈編導工作,有助于將現代群眾文化工作與傳統民族文化融合起來,助力現代文化工作發展。
關鍵詞:民族;文化;群眾舞蹈;編導
一、引言
中國正以嶄新的面貌走在世界的前列,在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要保持文化自信,促進社會主義新文化發展”的理念。群眾舞蹈活動是廣大基層人民的喜聞樂見的業余生活文化形式,也是最接地氣的文化形式,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環境中群眾舞蹈表演會呈現出不同的地域特色,而且群眾舞蹈藝術中會反映出群眾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多市民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會選擇一些放松身心的文體娛樂活動,群眾舞蹈也由此誕生,并成為了群眾的重要精神食糧。優秀的舞蹈表演可以鼓舞士氣,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對于提高思想覺悟也有著一定作用,所以我們要深入對于群眾舞蹈編導特點進行研究,打造群眾舞蹈編導的新標桿,促進我國群眾藝術的蓬勃發展[1]。
二、群眾文化與群眾舞蹈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攀升,相伴而來的就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加快。舞蹈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基層人民較為喜愛的表演形式,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群眾舞蹈編導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尋求群眾文化活動中表演藝術的實踐路徑,這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對于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豐富業余文化生活都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群眾舞蹈活動的快速發展與社會各界的參與分不開,既有離退休的文藝工作者,也有熱情的文化志愿者,同時也離不開更多的普通群眾文化參與者。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發揮和運用自己的長處,互相激發潛能、揚長避短,促成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多元化局面。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地域性文化和民族性特點,每個地區的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只有社會各界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才能讓群眾舞蹈文化傳播更加深遠[2]。
我國的群眾文化建設也在穩步向前的發展,特別是近些年黨和政府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設,加上群眾的熱烈擁護,促成了當前群眾舞蹈活動的遍地開花局面。舞蹈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大群眾中深受喜愛,在全國各地的相關部門分別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惠民政策,鼓勵群眾舞蹈編導創作和創新,大力宣傳和弘揚社會主旋律,群眾舞蹈更多的代表基層群眾對未來的期盼。在很多地市都逐步建立了群眾文化廣場、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等,倡導文藝工作者走到群眾中,以點帶面的方式帶動廣大群眾加入舞蹈表演和創作中來,為我國的群眾活動做出貢獻,促進群眾文化的全面性展開。
三、當前群眾舞蹈發展與編導工作的實踐現狀
雖然我國的群眾舞蹈活動在全國遍地開花,各種舞蹈表演藝術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是總體上來說也有一定的實際問題,對于問題我們要予以足夠的重視,只有正視問題、面對現狀才能做出有效改變,也是自我提升和自我改變的重要步驟和前提[3]。
(一)群眾舞蹈創作缺少專業人才
舞蹈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呈現出了表演形式多樣化的局面,而且介于不同的地區性文化互相融合,舞蹈藝術越來越多姿多彩,在傳承和互相借鑒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很多時候群眾舞蹈多是非專業人士自行改編和創作的,在藝術手法的運用和劇本的創作上還是以模仿為主,缺少一定的創新性和獨立性,這樣的局面主要是缺少專業人才造成的。目前基層群眾舞蹈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可是要想有效地提高群眾文化素養,就必須以專業型人才為基點來帶動群眾藝術創作的全面發展。
(二)群眾舞蹈藝術缺少展示平臺
在我國各地區中民間群眾文化活動的藝術表演形式多種多樣,而且非常生動多彩,特別是一些草根出身的表演著作品甚至堪稱精品。但是很多群眾性自發的藝術表演缺少可以展示的舞蹈舞臺,他們大多數都是以自娛自樂的方式進行展現,如果能夠有專業人士加以指導,并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現自己,會更具有感染力。搭建這樣的平臺可以讓表演者更具有積極性,也能讓群眾舞蹈讓更多的人熟悉和了解。
四、探索群眾舞蹈編導創新的途徑與策略
(一)加強群眾舞蹈編導人才的培養
人才是群眾舞蹈編導活動的重要影響因素,缺少了專業人才就會讓群眾舞蹈藝術發展緩慢,從政府層面到社會各機構都要加強對專業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為了保證和提高群眾舞蹈藝術的正常開展,可以適當地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聘請專業院團的老師進行輔導工作,在廣大群眾表演藝術愛好者中間挑選人才,從群眾中走出來的文藝骨干更符合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在與其他人員溝通上也較為方便。同時我們也鼓勵一些離退休的文藝工作人員進行“二次創業”,發揮他們的能量培養和發掘更多的群眾活動表演藝術“新人”加入,為群眾活動注入新鮮學血液、輸送活力,有利于推進舞蹈文化的創新與發展[4]。
(二)開發多種群眾舞蹈展示平臺
群眾舞蹈活動只有鼓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能更好地促進其發展與繁榮,為群眾舞蹈編導愛好者提供更多、更大的舞臺,可以激發創造靈感,讓更多人能夠看到,不僅可以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也能從多個角度激發廣大群眾的審美提升。當前的網絡非常發達,我們也可以更多的利用網絡手段打造群眾舞蹈直播平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作品質量上要嚴格把關,更多地以弘揚社會正能量為主題,堅決抵制低俗媚俗的文化現象,創造清新干凈的文化市場氛圍。
(三)鼓勵舞蹈編導藝術的創新
當前的社會發展是基于多種文化的共同發力,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接觸到越來越多的不同文化,群眾舞蹈編導也要趕得上時代的腳步,要與這個多元文化融合的社會更多地融入。例如很多傳統的舞蹈藝術對當代年輕人缺乏吸引力,我們就要借鑒和參考更多的現代新型文化的特點,鼓勵舞蹈藝術形式的創新,豐富表演形式。群眾文化藝術表演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也要更多的吸引年輕人加入進來,讓構建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有不同年齡段的人加入才能更加豐富多彩。
(四)整合群眾舞蹈編導力量
群眾舞蹈要符合群眾的實際生活,真正貼近群眾的生活,讓群眾通過參與舞蹈編創和舞蹈表演,進一步接觸外部世界,提升藝術感知能力。群眾舞蹈編導應該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只有不斷壯大隊伍,才有益一個群體的“血液更新”和“新舊交替”,而且群眾舞蹈編導志愿者可以給舞蹈藝術創作更多的靈感,讓群眾舞蹈藝術更加貼近生活,同時提高了舞蹈藝術對群眾的吸引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要對群眾文化給予更多的重視,物質生活與精神文明的雙豐收才能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舞蹈表演藝術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針對當先的現狀分析、總結和歸納實踐經驗,注重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開發多種可以展示群眾舞蹈編導的平臺、創新群眾舞蹈編導形式,讓多種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鼓勵年輕人加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吸引更多的新鮮表演元素,促進群眾表演藝術的多元化發展,積極創新群眾文化藝術形式,樹立群眾舞蹈編導新標桿,為構建和諧健康的群眾文化氛圍積極探索,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曉軍.新時期群眾舞蹈編導工作的創新研究[J].神州,2019(27):263.
[2]譚蕾蕾.群眾舞蹈編導法則與創新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19(07):118-119.
[3]方小燕.新時期群眾舞蹈編導工作的創新探究[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9(8):88-89.
[4]高海嬌.淺析群眾文化藝術舞蹈編導法則與創新[J].赤子,2019(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