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勇
紹興市中心醫院醫共體錢清分院,浙江 紹興 312025
針對高位肛瘺問題進行治療和處理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方式,掛線療法慢性切割肌肉是常用手段,這一處理方式可能會對于患者帶來一定的損傷和不良影響,愈合時間相對較長,還容易表現出較為強烈的術后疼痛感。基于此,針對該手術進行有效改良優化也就顯得至關重要。
1.1 一般資料 針對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診的98例高位肛瘺患者進行實驗,隨機分為改良組和常規組各49例。從性別、年齡以及患病程度上進行對比分析,均不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所有的患者都應該在手術前進行詳細檢查,了解患者的禁忌,并且針對患者進行詳細叮囑,要求患者能夠嚴格按照手術治療的相關要求準備,比如禁止飲食,手術前配合醫護人員應用肥皂水清潔灌腸,規范應用相關術前準備藥物。
1.2.1 常規組患者應用以往的肛瘺切開掛線術進行處理,在處理中首先讓患者取截石位,對其進行相應患處的消毒處理,并且合理應用麻醉處理,為具體手術工作的開展創造條件。針對患者的患處進行詳細檢查分析,了解患者的具體病癥狀況,把握好患者內口位置,明確瘺管走形情況,如此也就能夠設置較為合理的手術方案,確保手術治療更為可行。在手術過程中,針對患者存在的硬結組織需要有效清除處理,然后把患者的創緣修剪為梭狀,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設置橡皮條引流。手術中需要重點圍繞著患者存在的一些腐爛組織予以處理,可以借助于刮匙操作,并且利用生理鹽水清洗。針對患者的傷口進行詳細檢查,確認不存在任何問題后再利用凡士林紗條處理,借助于無菌紗布包扎。在手術完成后同樣還需要借助于生理鹽水進行創口處理,并且按照醫生要求進行中藥坐浴。在手術完成后的10 d-15 d就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橡皮條的處理,并且及時給予換藥。
1.2.2 改良組患者在手術治療中應用改良肛瘺切開掛線術,基本的手術治療流程和注意事項和常規組一致,主要的改良措施有借助于探針對于患處進行詳細探查檢測,在切開處理時采用放射狀處理,并且針對患處的具體表現進行有效適應調整,對于患者的肛管直腸環予以更高程度的關注。在患者手術治療中涉及到切開內口操作時,應該重點關注因炎癥刺激增生硬化的黏膜瓣,及時予以處理,避免可能對于后續手術操作產生影響。在手術治療中還涉及到了鈍性分離的有效應用,應該借助于探針進行合理操作,促使橡皮筋的結扎更為合理,能夠較好形成理想引流效果。后續的檢查以及換藥處理等均和常規組保持一致。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標準 (1)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主要按照中醫肛腸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針對患者的治療痊愈狀況進行評估,氛圍痊愈、好轉和無效,其中痊愈和好轉之和為有效。(2)患者術后疼痛情況:主要針對患者在手術后24 h內的疼痛狀況進行調查,根據4級評估法,從0級-3級逐步增強,要求患者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進行自我評估判斷。(3)術后復發率:針對所有治療有效的患者進行跟蹤隨訪,了解該部分患者在術后12個月內是否存在明顯的復發問題。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主要借助于SPSS 22.0進行數據分析,主要涉及到了χ2分析和t檢驗,顯著性水平選擇0.05,以此判斷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2.1 臨床治療療效比較 改良組49例患者在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5.92%,常規組49例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1.63%,兩組患者在該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2.2 術后疼痛情況比較 針對兩組患者在術后24 h內的疼痛狀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改良組要表現更為理想,疼痛感相對比較低,差異同樣顯著。
2.3 復發率比較 針對兩組患者的復發率進行對比分析,觀察治療有效的所有患者,結果表明常規組有3例患者復發,改良組有1例患者復發,但是結果不存在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復發率比較
綜上所述,在未來針對高位肛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采用改良肛瘺切開掛線術可以表現出較為理想的積極作用,提高治療有效率,同時緩解患者疼痛感,應該予以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