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增強廣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的重要性,針對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方法陳舊、教師教學缺乏情感參與、學生的主體性意識不強等問題,提出增強廣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的路徑: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進教學方法;鼓勵小中班授課,加大情感投入;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體意識。
【關鍵詞】新時代? 廣西?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獲得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6C-0086-03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的通知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發揮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須堅持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即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虛有實、有棱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指的是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生能夠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在精神上則獲得強烈的滿足感和愉悅感,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產生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新時代,堅持增強廣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增強廣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的重要性
(一)切實提高廣西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新時代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面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廣西各高職院校迎來了首批“00后”學生,他們是在國家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廣西日益繁榮富裕的優厚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新時代青年,他們思維活躍,個性張揚,有著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家鄉榮譽感,對思想政治訴求有了更多的期待。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應通過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思想觀和價值觀,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切實增強廣西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堅守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的主渠道。黨的十八大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以后,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擺在了突出的位置并為之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認為要堅持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認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認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應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廣西高職院校承載著培養廣西少數民族地區高級專門技能人才的新時代使命。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職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課程。在新時代下,應堅持增強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加強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保未來產業大軍的思想政治素質以及中國夢的實現,堅守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的主渠道。
二、影響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的主要因素
廣西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廣西高職院校扎實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課堂教學形式,使其在改進中不斷加強,課堂教學狀況明顯改善,獲得感明顯增強。然而,新時代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發揮育人主渠道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堅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認真查找影響獲得感的主要因素,切實滿足青年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和期待。
(一)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方法陳舊。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隊伍,中青年教師居多,職稱斷層,嚴重缺乏正高職稱和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較薄弱,而高水平人才的缺失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整體上的科研教學水平比較落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學習、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給學生帶來思想方面的獲得感。首先,學生希望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解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確性。其次,由于身處信息化時代,社會上網絡上流傳著各種思潮,包括各種錯誤思潮,學生希望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擁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正確的價值標準去判斷社會思潮正確與否。面對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殷殷期待,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卻由于自身的專業理論水平不高,在課堂上沒能講好講透馬克思主義理論,沒能滿足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渴求;由于自身的思想覺悟偏低,沒能及時敏銳地感知學生在面對不同文化和社會思潮沖擊下的思想困惑,更不能全面深入地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惑,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引領功能。學生期待和需求的思想問題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上沒能夠得到解決,學生思想方面的獲得感必將大打折扣。
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沒能充分利用先進的現代網絡教學方法和手段。“00后”大學生生長在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物質條件優厚、網絡信息傳播快速便捷的新時代,他們習慣通過互聯網接收各種信息和資料,也把互聯網當成自己消遣娛樂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新媒體時代,“線上+線下”課堂、手機APP、虛擬現實技術(VR)的使用等網絡教學模式已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趨勢,而如果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方法仍止步不前,運用網絡信息手段跟不上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要求,信息量沒有學生從網絡上獲取的信息量大,那么將吸引不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影響學生的獲得感。
(二)教師教學缺乏情感參與。有數據表明,廣西多所高職院校達不到國務院關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任教師師生比1∶350的要求,專任教師數量不夠,很多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是大中班授課,這有幾方面的不利影響。首先,影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由于學生多,也受場地影響,師生共同參與的討論比率過低,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見解的機會比較少,課堂氣氛沉悶。其次,影響課堂紀律的維持。大中班授課讓部分教師對課堂秩序的維持感到吃力,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睡覺、聊天、做其他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比較多,嚴重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后,影響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由于學生眾多,受時間和精力等限制,教師不可能關注到每一個學生,不能夠及時了解感知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生的情感和思想需求沒有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很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更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情感的投入。大學生的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上有了歸屬感和認同感,就可以增強心理方面的獲得感。高職學生生理已經成熟,但心理只是趨于成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極易被塑造,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國家社會層面、家庭層面以及個人層面的各式各樣的煩惱和挫折,思想情感容易陷入困境。因此,高職學生特別希望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幫助他們理性分析和判斷各種令他們困擾和煩惱的社會現實問題及情感糾葛。但是,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只有純理性的理論教學,缺乏情感的參與,忽視學生的思想感情動態,不善于將理論與現實結合,不回答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現實問題以及他們面對的感情困擾,學生就會誤以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脫離現實的課程,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產生情感共鳴,因此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
(三)學生的主體性意識不強。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是近年來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斷探索和為之努力的方向。然而,廣西高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是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受功利思想的影響,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實用性,專業課才是影響其就業升學的關鍵。二是理論基礎薄弱,自控能力差。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理論性較強的學科,部分學生聽不懂,懶得聽,自控能力不強,抵擋不了來自移動網絡的誘惑,上課聊微信、刷微博、玩抖音、玩游戲,不認真聽課。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高職學生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主體,如果他們自身不端正自己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不熱愛,不重視,不認真,不學習,那就無法從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產生獲得感。
三、增強廣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的路徑
新時代,廣西高職院校必須解決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的主要問題,結合自身實際,找到增強獲得感的路徑,完成新時代賦予的育人使命。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進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培養青年教師或引進高職稱、高學歷等教學優質人才,滿足現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需求。創新集體備課形式,充分利用資深教師扎實的理論功底以及經驗豐富的教學經驗,青年教師的激情活力以及善于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等各自優勢,取長補短,保證教學質量在一個水平線上。執行導師制,組織骨干教師充當青年教師的導師,加強教學指導,增強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和科研水平。
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將手機變教具,充分發揮手機APP的育人功能,主動搶占網絡育人新陣地,有效解決“低頭族”難題,激活其能動性。大力推廣虛擬現實技術(VR)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應用,給學生提供更直觀、形象的思維材料,打破高職學生理論基礎薄弱、純理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很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瓶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也鼓勵學生自行深入基層進行調研,并撰寫調研報告。充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先進的教學方法豐富完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切實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
(二)鼓勵小中班授課,加大情感投入。鼓勵廣西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行小中班授課。首先,小中班授課更能因材施教,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能夠關注到每個學生,及時洞察學生的思想情感變化,對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積極引導。其次,小中班授課為增強課堂互動討論提供更多的機會,師生在討論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效激發學生的靈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借此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課堂氣氛更活躍,更容易激發學生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最后,小中班授課更易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管理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的紀律,提高“抬頭率”。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加大情感投入,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有人情味。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必須既有理論知識的講授,又有情有義,充滿人情味。課堂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帶著感情去講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真愛真信真懂的治學態度必定激發和感染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熱愛與信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講透講清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生就能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與觀點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增強他們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善于把握學生的思想脈絡,將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解決他們關心的現實問題,解決情感困擾。用真情和正義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找到情感上的依附,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課堂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跟學生交流、進行家訪等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提高廣西高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體意識。一是要端正高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知識是更新換代的,相比較于知識本身,我們更重視的是學習知識的能力,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應培養學生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觀,增強其思想政治素質,使他們擔當起新時代賦予青年人的使命。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講課深入淺出,娓娓道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積極培養學生主體的問題意識,通過研學討論、“一分鐘”新聞講解、“思政沙龍”、情景劇、舞臺展演等形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強烈動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1]陳寶生:今年要打一場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EB/OL].(2017-03-12)[2019-03-1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lh/2017-03/12/c_129507901.htm
[2]楊涵.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切入點[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8(2)
【作者簡介】韋慧妮(1984— ),女,壯族,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