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菊
摘 要:信息時代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財務分析》課程亟待開展教學創新與思考。利用“一體化翻轉課堂”的理念,進行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手段、教學模式、教學維度的創新,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最終提升會計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會計專業;財務分析;翻轉課堂
目前,高職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較多的采用仍然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表現在課堂上教師精疲力竭、學生厭學、昏昏欲睡。學生對會計專業課的認識就是“死板教條、枯燥無味、苦捱時日,盼望下課”,課堂教學效果較差。具體表現為:教學目標停留在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層面;教學活動聚焦于課中的講、學;課后作業少,學生抄襲多;課前學習基本無覆蓋;教學手段單一,教師進行PPT講解,學生聽課不認真、上課玩手機;教學模式簡單,滿堂灌,師教生學,學生被動接受;課堂僅限于專業知識的交流學習,無學習維度擴展。
針對會計專業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要改變就得創新!以《財務分析》課程為載體,利用“一體化翻轉課堂”的理念,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在教學改革中,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思為主攻、練為主線”的原則,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交流學習”,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課程以“學習者為中心”,課外時間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課堂時間小組展示、總結、提問、回答,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經過多輪次課程的教改經驗總結,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創新的《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模式,積累了較多的教改素材,形成了較為豐富的教改成果。
一、教學創新達到的目標
運用“一體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升《財務分析》課程教學質量,提高高職會計人才培養質量。具體表現為:
1.教學目標指向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通用人文素質培養。
2.教學過程包括課前、課中、課后的全學習過程。
3.教學手段引入和融合現代教育技術和互聯網優勢。
4.教學模式體現把傳統的學習過程翻轉過來,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有關項目的自主學習、研究,課堂成為師生互動的場所,分享、總結、提問、解答,提升課堂有效性。
5.角色定位。重新定位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教師成為任務的安排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習進程的引導者;學生是任務的研究者、執行者和探索者。
6.學習維度擴展。除課程內容的學習外,課堂增加人際社會關系維度、自我認知維度的學習。
二、《財務分析》課程教學創新與應用情況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會計專業課程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們開展“一體化翻轉課程”理念學習,研究課程創造模式,將學習任務與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緊密聯系,課改目標聚焦為: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溝通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提升會計人才培養質量。
進行“一體化翻轉課堂”的理念運用,需要按照“課程一體化設計——著手課程開發——創新教學模式——檢驗教改效果”四個必須的環節進行路徑設計與開發。
1.課程一體化設計。通過重構課程開展課程一體化設計。具體實施計劃為:明確教改目標:全面提升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有效性;梳理課程內容:重新劃分教學任務,覆蓋課程知識點;確定教學模式: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符合高職學生學情。采取學生自由組合方式形成學習小組,利用互聯網資源,由各組從滬、深兩市中選擇一家上市公司作為小組研究對象,與學習任務結合,進行上市公司財務分析。
2.著手課程開發。提供學習資訊及輔助的學習幫助,進行課堂翻轉的課前學習資源準備。具體實施計劃為:制作微課:按照課程內容的九個模塊: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發展能力分析、杜邦分析和企業財務分析報告的撰寫進行微課制作;制作網上課程:利用學校平臺進行網上課程教學,提高教學覆蓋面;準備導學材料。
3.創新教學模式。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創新設計各教學環節。包括:課前小組研究性學習→課中學習成果分享(PPT匯報)→教師課堂組織、引導、講評→課后總結。
(1)課前小組研究性學習。實施課堂翻轉,具體實施計劃:組建學習小組;抽簽確定組號并對應學習任務;確定研究的上市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搜集上市公司近三年主要財務報表;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形成研究成果(PPT材料)。
學生自由組合、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利用互聯網資源搜集信息。研究性學習不僅滿足學生人際交往的愉悅感、信任感,還順應了時代的特點,充分利用了互聯網開放的信息資源。學生利用專業知識進行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形成小組的見解,有創造性完成分析匯報材料,小組成員能感受到完成任務的刺激和挑戰,符合學生心理需求、教學目標。
(2)課中學習成果分享(PPT匯報)。具體實施計劃:課中本組學習成果分享(放映并講解PPT)。分享時間、規則提前已經明確,學生準備認真、充分,教學開展順利。操作具有可行性;按各組序號,由上一組進行總結、評價。前一組同學認真評判,用新的視角發揮審視、歸納作用。尊重學生,刺激學生要思考、要判斷、要總結,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的能動性;由下一組進行發問,要求至少提出2個問題。后一組同學針對匯報情況,對上市公司或PPT材料進行提問,培養學生提問的習慣,教學活躍,學生配合好;本組團隊合作,回答問題。團隊配合,集思廣益,回答問題。學生集體榮譽感較強,合作欲望強烈,課堂生動、活潑。
(3)教師課堂組織、引導、講評。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各環節的銜接、引導,掌控教學互動的順利進行,進行教學互動結束后的總結、點評。通過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成果進行充分肯定,并提出改進、完善意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提升職業素養、人文修養和情商,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
(4)課后總結。具體實施計劃:學習小組進行PPT修改、完善并上交。教師評判,構成學生形成性考核成績;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形成教學經驗總結、提出改進方案。能促使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滿足教師教學成就感。
在創新模式運作中,需要把握以下關鍵點:及時匯總學生的學習分組名單及抽簽決定各組的序號;提前獲取各學習小組選定的上市公司名稱及股票代碼;讓各學習小組明確需要分享的學習任務;使學生明確課堂教學的步驟、明確PPT分享的規則。全組同學參與,主講者、回答問題者不得為同一人;進行較好的課堂掌控、引導,提供民主、尊重、平等、寬容、欣賞的成長環境;做好講評、答疑、成果材料的整理匯總。
4.教學效果檢驗
開展教改班級課程學生學習成果PPT總結展示,并進行評比。同時,進行課改受歡迎情況調研。通過學生訪談、制作調查問卷,來評價教改成績。依照調查情況統計,表明:學生課余時間開展研究性學習情緒高漲,提交的學習成果質量較高。
通過《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創新實踐總結,我們發現,該模式運行后達到的效果基本實現了改革的目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同時,我們進行認真總結,發現在學生課前學習資源準備(微課的制作)的質量上有待提高;同時,教師課堂掌控能力、綜合素質的提升迫在眉睫;另外,還需要做好翻轉課堂實行時,學生學習負擔的調查研究。
參考文獻:
[1]姜大柱.翻轉課堂在財務報表分析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5
[2]王大鵬.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探索.新校園.上旬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