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宗 許宏楊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各行業的不斷進步,使得我國對于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水利工程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其在運行的過程中,給社會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傳統的水利工程設計理念,由于缺乏生態性因素的考慮,龐大的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可能會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對水利工程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關鍵詞:水利工程;設計原則;發展趨勢
引言
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給予了我國各行業新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加速我國提前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的進程。當前,我國的水利工程設計越來越規范,全面提高了設計綜合實力,使水利水應用質量得到提高。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工程設計沒有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規范設計,導致工程項目不能充分發揮對現代化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也給后期運營造成了不便。因此,有效對水利工程設計存在的現實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解決措施,才能推動工程設計發展,滿足社會經濟建設需求。
一、新形勢下水利工程設計的原則
質量原則,水利工程涉及區域性建設與發展,要全面進行考慮,才能優化設計思路,水利工程質量關系到經濟建設與人們安全,良好的設計才能保證質量,維護水利工程安全穩定。要因地制宜開展好設計工作,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環境要求,合理科學地改造與完善。2.降低成本,在水利工程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經濟性和可操作性因素,經濟性上主要就是成本控制,要充分確保質量,控制好資金投入,使水利設計滿足經濟性要求。3.環保要求,隨著人們環保理念的提高,對生態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設不能破壞當地的環境生態,要充分考慮到環保成分,統籌設計、科學布置,改變傳統單一的實用性設計思路,增加新理念,以生態為基礎做好水利設計改良,提高當地的生態效能,避免水利工程造成環境污染,有效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使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統一。
二、新形勢下水利工程設計發展趨勢
1. 采用先進的材料、工藝和設備
水利工程是由原材料和各種基礎設備共同組成,這些設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整體工程質量,因此在開展相關工程建設的時候,選用高質量和高性能的建筑材料,配合先進的施工工藝,從根本上確保工程質量。
2. 加強網絡技術的引進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人類社會步入信息化的時代,各行各業也都加強了對網絡技術的引進,以推動本行業的發展,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組織優化設計中,也應加強對網絡技術的引進,以此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從目前的技術手段來看,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對相關的數據進行計算、繪圖、優化,并對其中的施工過程進行技術跟蹤,提供一系列較為先進的現代數學模型和技術手段。同時,現階段許多水利工程建設的難度增加,需要的人力和設備以及材料更加的多,如果僅僅依靠以往的施工技術和手段,已經滿足不了現代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和要求。而網絡技術的引進,可以極大地優化水利施工組織設計,提高其技術水平,尤其是在一些施工難度不斷增加施工要求較高的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網絡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提高施工的效率,保障施工的質量,因此,應該將網絡技術積極地應用到現在的水利施工中,優化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順利建設。
3. 提高設計人員水平,加強設計質量管理
水利工程對設計要求非常高,要嚴格設計標準,提高設計質量,就要對工程設計人員自身水平和能力提出嚴格的要求,設計人員的自身能力高低對于能否設計出高質量工程圖紙具有決定作用。為了提升設計能力,保證施工質量,相關部門需要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做好培訓與提高,通過業務專業知識、理念原理的學習,全面提高整體業務操作能力,要不斷培養設計人員的責任心和工作意識,從多個層面與角度,使其素質和水平都能達到更高層次。施工單位用人要科學,把握好選人用人的尺度,建設企業應提高工程設計人員錄入標準,對招聘人員做嚴格資質審核以及各項能力考核,確保設計隊伍的業務能力。嚴格做好人員的管理工作,保證最佳工作狀態和工作效率,通過有效的監控與管理,確保設計人員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提高細節設計能力。
4. 加強水利和生態的融合程度
在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中,加強水利和生態的有效融合可以提升規劃設計的總體水平。傳統的設計理念下,人們更多考慮的是工程水文方面的問題,缺乏對生態性的關注。而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需將工程水文學與生態水文學充分結合起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素質和知識,開展因時制宜的設計,使得最終的生態水利設計方案不僅可以滿足水利工程的建設目標,還能夠實現對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提高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以某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為例,其是作為備用水利而存在的,整體上具有用水頻率低、換水周期長的特點,在這一水利工程的生態規劃和設計中,為提升其設計的總體水平,規劃設計人員要充分從這一水利工程的具體特征出發,在充分了解了水域生態系統的變化以后,開展有效的設計。
結語
傳統的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給區域生態造成了極大破壞的現象。現代化的發展思路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需要積極融入生態設計的理念,以保障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能夠在維持原有生態系統平衡的基礎上,保持最為理想的運行狀態,發揮其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榮云杰,劉經強,徐樹寶.水利工程中生態護岸型式的研究C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8(4):549-552+555.
[2]劉派.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應用分析[J].南方農機,2019,50(7):221.
[3]翟勇,肖福祥.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防滲工程設計相關問題探究[J].吉林農業,2017(23):73.
作者簡介:
楊謙宗(1999.05-),男,漢族,甘肅省岷縣人,水利水電專業本科生。
許宏楊(1999.11-),男,漢族,陜西省安康市人,水利水電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