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紅旗 吳蕓蕓 熊亮亮

內容摘要:本文基于路徑依賴理論,提出了政府激勵對綠色供應鏈運營的重要作用;運用系統動力學的因果關系分析,探討了政府在綠色供應鏈可持續(xù)運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對綠色供應鏈的核心企業(yè)起到關鍵性的鼓勵和督促作用;提出將政府獎勵和懲罰兩種激勵措施并行使用,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大補貼等獎勵手段對供應鏈核心企業(yè)進行鼓勵,另一方面通過碳稅等懲罰性措施來遏制供應鏈核心企業(yè)的環(huán)境污染行為,獎懲相結合才能為綠色供應鏈運營的長效機制提供堅實的后盾和基礎。
關鍵詞:政府激勵? ?綠色供應鏈運營? ?因果關系分析
“生態(tài)興則文明興,生態(tài)衰則文明衰”。恩格斯的“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的自然辨證法;“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逆天行道,其妄自招”的道家學說,至今仍給人們以深刻的警示和啟迪。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要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是發(fā)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fā)展、循環(huán)發(fā)展、低碳發(fā)展,決不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性,各個國家和地區(qū)越來越重視產業(yè)的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效益的三方面協調發(fā)展,并將環(huán)境管理納入經濟發(fā)展的必須環(huán)節(jié),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
文獻綜述
綠色供應鏈(Green Supply Chain)的概念是由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制造研究協會在 1996 年進行的“環(huán)境負責制造”研究中首次提出,又稱環(huán)境意識供應鏈(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Supply Chain)或環(huán)境供應鏈(Environmentally Supply Chain)。綠色供應鏈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一種全面的內外部組織環(huán)境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內和供應鏈的各個節(jié)點實現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率和經濟效益。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企業(yè)需要以產業(yè)為依托發(fā)展經濟,但是任何產業(yè)的行為必然或多或少會對環(huán)境產生損耗,在資源日益匱乏和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綠色供應鏈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路徑和方法,企業(yè)面對政府和消費者的壓力,依賴其自身的環(huán)境友好實現其可持續(xù)發(fā)展。雖然,中國制造企業(yè)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壓力和環(huán)境意識很高,但是綠色供應鏈遲遲未得到推廣和發(fā)展,將政府干預這一外力作用于綠色供應鏈,認為政府所有的干預政策對綠色供應鏈都是有利的,通過適當的關稅統籌安排全球供應鏈,以達到財政、社會及環(huán)保的目標,提出政府的不同政策對供應鏈成員的利益和環(huán)境都有著重大影響。也有學者認為政府的干預可能會對供應鏈成員的收益和社會總福利產生不利影響,強調強制性的政府措施不會真正促使供應鏈走向“綠色化”,過于嚴格的政策會導致生產者利潤的大幅下降,甚至導致企業(yè)徹底倒閉,獎懲機制組合模式更加有利于提高制造商利潤、降低零售價格及提高回收比例,激勵綠色供應鏈的運營。
任何一個系統都是以因果為基礎的。因果關系圖(Causal Relationship Diagram)作為系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模型的基礎,著重描述系統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它是一種定性描述系統中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圖示模型。成瓊文等(2016)運用系統論的觀點,構建了綠色供應鏈管理實踐系統動力學因果關系,廖諾等(2018)建立包括煤炭開采、運輸和銷售三個環(huán)節(jié)的電煤供應鏈碳排放系統因果關系回路圖,Zhao R等(2017)構建了企業(yè)利潤驅動下,以企業(yè)經濟回報為中心的包含六個因果反饋回路的因果循環(huán)圖。因果關系能夠科學地說明社會、經濟和管理等系統問題,簡潔地表達復雜系統中各變量之間相互影響和作用的關系,為后期的系統流圖建立和仿真分析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基于系統動力學中的因果關系方法,分析和研究“政府激勵”這一外部環(huán)境變量作用于綠色供應鏈中制造商、物流商、采購方和回收商這四個不同的核心企業(yè)而產生的影響,具體分析各個要素間的內在聯系是進行研究的基礎工作。本文基于整體論和系統論,將供應鏈的整體利益作為出發(fā)點,討論政府政策約束條件下的綠色供應鏈各個核心企業(yè)的內部因果和反饋結構關系,將供應鏈作為一個核心企業(yè)聯合體考慮,構建綠色供應鏈整體因果結構關系圖,以期找尋基于政府激勵的綠色供應鏈的可持續(xù)運營方案。
政府激勵下的綠色供應鏈運營因果關系分析
(一)系統整體框架
政府激勵下的綠色供應鏈既涉及實物商品,又涉及無形服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動態(tài)系統,其中包含制造商、物流商、消費者和回收商這四大核心主體,對應地建立政府激勵下的制造商子系統、物流商子系統、消費者子系統和回收商子系統這四個子系統,各個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整個系統的循環(huán)開始于采購方向制造商發(fā)出的訂單需求,而后制造商向采購方提供商品服務,采購方的報廢商品則由回收商回收,回收商的商品進而進行篩選后,將可再制造的商品交由制造商再制造,進而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的開始。
(二)制造商子系統因果關系圖
制造商作為綠色供應鏈的核心企業(yè)之一,其生產和再制造的商品綠色化程度作為綠色供應鏈運營的第一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圖2所示,政府的獎勵和懲罰促進生產商的綠色生產能力和綠色再造能力,提升其企業(yè)的綠色形象;較高的綠色形象使得企業(yè)獲得政府的獎勵,反之較低的綠色形象則會使其受到懲罰;在政府相應的獎勵動力和懲罰壓力下,生產商的綠色再造和綠色生產能力將獲得進一步的正向循環(huán)發(fā)展;同樣生產商擁有較高的綠色再造能力和綠色生產能力,將會為其避免政府的懲罰獲得更多的政府獎勵,從而為企業(yè)的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更高的資金支持和政府支持,為自身企業(yè)的發(fā)展獲得更多的競爭優(yōu)勢。
(三)物流商子系統因果關系圖
物流商作為綠色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綠色物流能力為綠色供應鏈的運營提供保障。政府的獎勵和懲罰將刺激物流商的綠色物流能力,為其綠色形象提供支持,物流商的綠色形象可以促進政府的進一步獎勵和懲罰,身為一個盈利性組織,物流商不僅需要政府的鼓勵和支持性的獎勵政策,也離不開政府的懲罰措施,在雙管齊下的效果下,綠色物流將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壯大。
在圖3中,存在八條反饋回路,其中“+”表示正反饋關系,“-”表示負反饋關系。具體反饋回路分別為:(1)政府獎勵→+物流商的綠色形象→+政府獎勵;(2)政府獎勵→+物流商綠色物流→+物流商的綠色形象→+政府獎勵;(3)政府獎勵→+物流商綠色物流→+政府獎勵;(4)政府獎勵→+物流商的綠色形象→-政府懲罰→+物流商綠色物流→+政府獎勵;(5)政府懲罰→-物流商的綠色形象→-政府懲罰;(6)政府懲罰→+物流商綠色物流→+物流商的綠色形象→-政府懲罰;(7)政府懲罰→-物流商的綠色形象→+政府獎勵→+物流商綠色物流→-政府懲罰;(8)政府懲罰→+物流商綠色物流→-政府懲罰。
以上的八條反饋回路中有5條增強回路即正反饋回路,3條負反饋回路。其中(2)、(3)均為正反饋回路,表示當政府的獎勵政策提高時,物流商在保證利益的同時才會順應政府的綠色環(huán)保要求,采用綠色物流政策,由于物流企業(yè)的綠色物流,其綠色形象也得到提升,必然會促進政府對其的進一步補貼,形成獎勵促綠色的良性循環(huán);(6)、(8)則均為負反饋回路,表示在政府的懲罰措施下,物流商在均衡其利益的情況下才會被迫順應政府的綠色環(huán)保要求,從而提升其企業(yè)的綠色形象,盡量減少政府對其進行的處罰;(4)、(7)則是將政府獎勵和政府懲罰貫穿于一個反饋回路中,便于分析政府獎勵和懲罰對物流商的綠色物流的影響。
(四)采購方子系統因果關系圖
采購方作為綠色供應鏈中綠色產品生產制造活動的發(fā)起者,其綠色環(huán)保意識為綠色供應鏈的可持續(xù)運營提供基礎保障作用。圖4中存在2條反饋回路為:(1)政府獎勵→+綠色產品采購需求→+政府獎勵;(2)政府懲罰→+綠色產品采購需求→-政府懲罰。
以上的兩條反饋回路中,僅有1條正反饋回路和1條負反饋回路。其中(1)為正反饋回路,表示當政府的獎勵政策提高時,采購方對綠色產品的采購需求會有所增加,必然會促進政府對其的進一步補貼,形成獎勵促綠色產品需求的良性循環(huán);(2)則為負反饋回路,表示在政府的懲罰情況下,采購方在均衡其利益的情況下會被迫順應政府的綠色環(huán)保要求,來減少政府對其進行的處罰。
(五)回收商子系統因果關系圖
回收商的回收量和其綠色處理能力作為回收商的主要工作,政府的獎勵和懲罰能夠保證回收商的回收和綠色處理順利進行,圖5中共有5條反饋回路,其中正反饋回路有3條,負反饋回路2條。具體反饋回路分別為:(1)政府獎勵→+回收商的回收量→+政府獎勵;(2)政府獎勵→+回收商的綠色處理能力→+政府獎勵;(3)政府獎勵→+回收商的回收量→-政府懲罰→+回收商的綠色處理能力→+政府獎勵;(4)政府懲罰→+回收商的回收量→-政府懲罰;(5)政府懲罰→+回收商的綠色處理能力→-政府懲罰。
以上的五條反饋回路中有3條增強回路和2條負反饋回路。其中,(1)、(2)、(3)均為正反饋回路,表示當政府的獎勵政策提高時,回收商的回收量在產品廢棄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會有所增加,且提升其綠色處理能力,促進政府對其的進一步補貼獎勵,形成獎勵促商品正規(guī)回收和處理的良性循環(huán);(4)、(5)則為負反饋回路,表示在政府懲罰情況下,回收商為保證其利益而被迫順應政府的綠色環(huán)保要求,以減少政府對其進行的處罰。
(六)政府激勵下的綠色供應鏈整合因果關系
通過對綠色供應鏈核心企業(yè)的子系統分析,依據其核心企業(yè)間的訂單信息流和實物流從而構建政府激勵下的綠色供應鏈整合系統。如圖6所示,綠色供應鏈中的生產商、采購方、回收商和負責運輸的物流商在政府獎勵和懲罰激勵下的整合系統中,生產制造商的綠色形象會促使采購方對其產品的需求,從而提升生產制造商的銷售額,提高其利潤;物流商的綠色形象會為物流商的被選擇提供更大的機會,在保證其利潤的同時兼顧企業(yè)的綠色形象,為企業(yè)未來的發(fā)展之路奠定堅實的政府支持;伴隨著采購方的綠色產品的需求量的增多,廢舊商品也必然會增加,此時的回收商回收量大幅提升,而回收商的綠色處理能力能夠為產品的再回收利用提供更好的契機,便于生產商的綠色再造產品的精準度,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綠色供應鏈可持續(xù)循環(huán)運營機制。
結論與展望
秉承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強調供應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綠色化,以期實現經濟、社會和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的三贏局面。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了解政府激勵對綠色供應鏈的促進作用,并對系統動力學應用于綠色供應鏈的可行性進行初步判斷,運用系統動力學的因果關系分析政府激勵對綠色供應鏈運營的影響,討論政府激勵政策約束條件下的綠色供應鏈各個核心子系統的內部因果反饋關系,并構建政府激勵下的綠色供應鏈整體因果關系,發(fā)現生產制造商和物流商的綠色形象會提升其產品的被需求率,從而提高其利潤,回收商回收量也將得到大幅提升,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競爭模式的綠色供應鏈可持續(xù)循環(huán)運營機制。政府激勵視角下的綠色供應鏈,強調政府在綠色供應鏈運營的可持續(xù)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對綠色供應鏈的核心企業(yè)起到關鍵性的鼓勵和督促作用。將政府的獎勵和懲罰兩種措施并行使用,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大補貼等獎勵手段對供應鏈核心企業(yè)進行鼓勵,另一方面通過碳稅等懲罰性措施來遏制供應鏈核心企業(yè)的環(huán)境污染行為,獎懲相結合的運用策略才能更好地促進綠色供應鏈的可持續(xù)運營。
參考文獻:
1.宋獻中,胡.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引領: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研究[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0(1)
2.劉經緯,呂莉媛.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演進及其規(guī)律探析[J].行政論壇,2018(2)
3.郭栩東.綠色旅游供應鏈管理視角下的綠道旅游開發(fā)模式研究[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12,28(8)
4.Gavronski I,Klassen R,Vachon S,et al.A resource-based view of green supply 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11,47(6)
5.Srivastava S.Green supply-chain management:A state-of-the-art literatur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10,9(1)
6.武春友,朱慶華,耿勇.綠色供應鏈管理與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J].中國軟科學,2001(3)
7.朱慶華,耿勇.中國制造企業(yè)綠色供應鏈管理因素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4(3)
8.Russel T.Green Purchasing:Opportunities and Innovations[M].Sheffield,UK:Greenleaf Publishing,1998
9.Hafezalkotob A.Modelling intervention policies of government in price-energy saving competition of green supply chains[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8,119
10.Hafezalkotob A.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coopetition of green supply chains under regulations on energy saving leve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17,97
11.Mohammadreza S,Morteza R.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for pricing,greening,and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in a supply chain with government interven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196
12.Sheu J.Bargaining framework for competitive green supply chains under governmental financial interven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1,47(5)
13.Zhu Q,Dou Y,Sarkis J.A portfolio-based analysis for green supplier management using the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0,15(4)
14.Mahmoudi R,Rasti-Barzoki M.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 und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ith a real-world case study:An evolutionary game theoretic approach[J].Com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8,116
15.聶佳佳,王文賓,吳慶.獎懲機制對零售商負責回收閉環(huán)供應鏈的影響[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1,16(2)
16.王文賓,鄧雯雯.逆向供應鏈的政府獎懲機制與稅收-補貼機制比較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6,24(4)
17.Sterman J.Business dynamics—systems thinking and modeling for a complex world[M].Te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8
18.成瓊文,周璐.基于系統動力學的綠色供應鏈管理實踐路徑仿真[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3)
19.廖諾,趙亞莉,賀勇等.碳交易政策對電煤供應鏈利潤及碳排放量影響的仿真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18,26(8)
20.Zhao R,Zhou X,Jin Q,et al.Enterprises compliance with government carbon reduction labelling policy using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63
21.李旭.社會系統動力學政策研究的原理、方法和應用[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22.張博雅.綠色供應鏈研究評述[J].價值工程,2018,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