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瑋
摘 要:在中職院校中,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的教學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促使學生能將學到的專業知識應用在視頻剪輯中。由于現代娛樂文化的發展,影視后期創作未來的發展前景可觀,學校只有培養綜合性視頻剪輯人才,才能促使學生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個人能力。本文以新疆中職院校為研究對象,分析影視創作教學現狀,提出職業技能大賽與影視后期創作教學的結合策略。
關鍵詞:中職院校;影視后期;策略
在中職教學階段,以職業技能大賽為導向,在影視后期制作教學時能有效加深學生對影視創作的理解。影視后期制作課堂專業型較強,學生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在實際創作中體現自身的能力。影視后期更加注重影視本身,比如在綜藝節目中,后期制作要與時俱進,通過文字表情增添節目趣味性,最終目的是體現節目的綜藝效果。
一、職業技能大賽對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的教學作用
基于職業技能大賽開展影視創作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影視創作課堂的教學效果。相對于一般課程而言,影視后期制作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同時在實際操作中,要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學生在課上使用相關軟件進行創作,能促使學生形成綜合性影視創作人才。中職影視后期課程任務量大,教學知識點較多,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樣限制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現階段,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缺少更加專業的教師,致使課堂內容缺少專業性。若教師將職業技能大賽知識引入教學,既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學生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進而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為此,在影視后期制作課堂教學中應用職業技能大賽的方式,能促使學生掌握前面的影視創作知識,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影視創作的理解,拓寬學生的眼界[1]。
二、中職影視后期制作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影視后期制作課程教學內容較多,教師為保證學生能在課堂上充分掌握影視創作知識,通常按照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知識點,從而忽略學生對影視創作技術的關注,造成學生無法在學到知識之后充分運用,降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在視頻后期創作中無法將節目效果顯現。而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缺少合理性,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無法根據教師的安排確定學習目標,由此造成學生學習缺少目的性[2]。
(二)影視后期創作課程缺少實際
中職學校在影視后期創作課程教學中,為確保學生能在學校期間掌握大量的后期創作知識。學校以及教師對后期創作知識關注較大,缺少對創作技術的教學,再加上學校尚未開設相關的實踐教學,學生往往通過簡單的練習,了解影視創作,但學生尚未將知識應用在具體的電視劇后期創作。由此造成學生無法在畢業之后從事影視行業。為此,學校應加強與影視公司的合作聯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才能確保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
(三)學校課程設置缺少合理性
中職學生在開始接觸影視課程時,對影視后期創作的理解程度不深,再加上學生的思想尚未成熟,會認為影視后期創作高不可及。在剛開始學習時,學生的精氣神比較足,但在實際學過之后,學生無法接受枯燥而乏味的影視課程,再加上學校設置的影視課程過于專業化,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缺少積極性,從而放棄學習。學校應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才能在影視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性[3]。
三、中職學校影視后期制作教學改革與具體應用
(一)基于職業技能大賽制定科學性的教學目標
職業技能大賽教學目標準確,中職學校以及教師應參考技能大賽的相關要求,對原有的影視后期創作課程進行改革,教師應注重教學的層次性,由淺至深將教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在課前制定教學方案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教學內容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程度,同時,引導學生對影視創作技術的理解,由此才能確保學生的專業能力有效提升。根據不同的教學層次,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能豐富課堂內容。比如教師在第一層次教學中,以加強學生專業知識記憶為主,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影視創作知識。在第二層次教學,培養學生的視頻剪輯能力。既能保證學生深入理解專業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根據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賽制,教師可以在班級組織小型競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以比賽要求的“作品完整性”為指導
基于職業技能大賽開展影視后期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學生的專業能力逐漸增強,職業技能大賽以學生的創作作品為評價標準,學生要具備較強的剪輯能力,保證作品的完整性,才能在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名次。在影視后期制作教學中,只有將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要求,以作品完整性為教學依據,才能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由于影視后期制作軟件較為復雜,學生需要熟練掌握軟件才能進行影視剪輯。由此來看,一部完整的作品創作時間較長,學生要具有足夠的耐心,才能完成創作。以技能大賽的“作品完整性”為教學方向,能將知識完整的滲透到課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教學內容拆分講解,制作模塊化學習,幫助學生準確掌握技能技巧。教師通過模塊化教學,能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專業知識,同時,還能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使學生的專業水平有效提升。對學生個人發展有較大的積極促進作用[4]。
(三)基于比賽目的開展課堂實踐
首先,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基于技能大賽的比賽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剪輯作品,最終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由班級學生與教師進行評價,選出最優秀的作品。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添加教學活動,以班級學生為單位進行分組,由教師布置任務,引導小組創作,最后由小組代表輪流展示創作作品,以投票的方式選出最佳作品,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面對,通過小組創作學習,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組織學生在競賽中激發自身潛能。
其次,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職業技能大賽既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又注重學生的創作想象力。單一的課堂教學無法提升學生的思想創造力,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創作經驗。學校以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加強與社會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場所,促使學生能接觸到更多的影視創作類型,比如電視劇、綜藝、廣告宣傳片。學生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外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影視創作興趣。而課外實踐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打下基礎,促使學生能掌握更多的專業技巧。在畢業之后進入影視公司,能通過影視作品剪輯,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體現個人價值。
(四)技能大賽與影視后期創作教學的有效融合
首先,加強團隊合作,并將團隊協作的最終效果納入評分標準,學校組內成員共同分享學習成果。教師與班級學生為單位進行分組,使小組內成員共同剪輯一個影視作品,能保證影視作品剪輯的實際效果。由于個人審美不同,在剪輯作品時,會添加自身的主觀意識,若多人一起合作剪輯,能使影視作品剪輯的效果更加明顯。由此,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其次,比賽形式與課程教學的結合。在影視創作教學中,由教師設置影視拍攝主題,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學生在進行分組拍攝的過程中,小組內成員能獨立完成自身的拍攝要求,進行分工合作,最終完成影視后期制作[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影視后期制作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教師將職業技能大賽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視頻剪輯技巧。通過在課堂上開展小組比賽,學生的斗志被點燃,對視頻剪輯會產生更大的熱情。因此,在中職影視后期制作教學中應用技能大賽的形式,既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念東.高職院校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的改革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6):45,47.
[2] 黃晨.高職院校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的教學改革分析[J].才智,2019(1):119.
[3] 楊楊.技能大賽對《影視后期制作》課程教學的作用分析[J].才智,2018(30):191.
[4] 熊光華.中職影視后期制作課程教學的高效方法探究[J].電腦迷,2018(5):115.
[5] 王禮娟.中職影視后期制作課程教學的高效方法探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6(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