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茜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間的交往日益密切,英語作為一個重要的官方語言,愈來愈受到重視。但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還是以應試為主,特別是單詞和語法占據了重要地位,而對口語比較忽視。因此,在高中的英語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一定的形式有意的培養學生的口語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英語教學;口語;教學方式
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是教導學生如何用英語與他人交流對話的能力,不僅僅是書面上的表達交流,更重要的是生活中的交流溝通,能夠運用英語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即具備一定的與他人溝通的口語能力。
一、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情況的概述
高中階段的學習中以高考為重點,多以應試教育為主,英語也不例外。在英語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只把英語作為一種考試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忽略了其最基本的語言交流溝通功能,這樣的現狀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老師的教學方式。在以往的英語教學課堂中,老師多以傳授語法、單詞、背誦課文等知識型的內容為主。在課堂中的教學語言當中仍以漢語為主,沒有形成純英語教學的氛圍,所以交流也就無從談起。即使是在開設了口語課堂或有外教的的學校中也依然如此,由于缺乏口語的教學經驗,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一時半會也不能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口語課的交流也就差強人意了。
(2)學生對英語口語的態度。學生作為英語學習的主體,他們對口語學習的態度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效果。但高中生面臨著高考這一座大山,盡可能的提高卷面成績成為他們的目標,在英語的學習中,口語往往被他們所忽視,即使是在口語教學課堂中,參與度也不高。他們習慣于被動式的接受,而不是主動的交流,同時也害怕自己的表達會受到嘲笑。
二、關于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建議
(1)轉變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學模式首先就要將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課堂轉變為重視英語的交流溝通的教學課堂。這不僅要求老師轉變觀念,更要求學生及家長甚至整個社會改變對英語學習的觀念。學校要提高口語課課程的地位,使口語課不再形同虛設。老師也要加強對自身口語的練習與提高,在口語課上能夠應對自如的進行交流溝通。家長也要支持并理解口語學習的必要性。同時在口語教學課堂中,應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作為口語課堂的引導者,營造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不僅老師與學生之間要有互動,同學與同學之間也要有交流。只有這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夠得到提高。
(2)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建立寬松的教學環境。心理學研究表明,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力。所以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建立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同時老師也可以在這個環境當中也可以觀察學生的特點,選擇學生比較容易產生興趣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投影儀等設備,給學生創造一個多種多樣的口語教學環境。
(3)不斷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學生在進入高中學習的階段后,自我意識更強,他們會自我感覺到受他人注視,從而不大愿意表達自己,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以讀寫為主而不愿意積極主動的參與口語訓練的過程。所以老師對于那些不敢說的學生要不斷激勵他們,幫助他們克服不敢說、怕說錯的情緒,幫助他們樹立敢說、主動要說的信心,老師還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讓學生嘗試自己跟自己用英語交流,這有利于學生自我克服羞于開口的心理。老師還可以有意的組織學生聽英語廣播、聽英文歌、看英語電影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敢說、敢于表達的信心。
(4)開展英語小組學習,加強協作交流能力。開展英語小組學習,易于形成一種活躍和民主的氣氛,課堂教學環境也是寬松和諧的。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課堂氛圍自由,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其次,英語小組學習不僅讓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提高,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學習小組不是單個的個體,而是一個合作的小團體,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大家一起相互協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與團隊意識。小組的學習更能為學生的交流提供更大的交流空間,同時還可以突破教材與課堂的局限性,討論的范圍也更加廣闊,如有涉及人文、地理、政治等方面的內容,也可以采用辯論的方式來進行。這樣內容更為豐富,形式也多種多樣,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口語練習的效果也得到提升。
(5)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改變評價機制。在英語學習中,聽與寫是不可分割的。聽力能力更是學生口語能力的基礎,在聽的過程中,如何表達出來,克服中文式英語的表達方式,加快思維與英語表達之間的思維轉換過程,是教師需要考慮的重點。聽力水平的提高與口語教學過程相結合,起到相互促進的過程。而口語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不能以傳統的評價方式對其進行考核,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和改進??谡Z的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與愿意表達的積極性,在考核的過程中設置一定的情境,著重考察學生對情境的應變能力和理解表達方式??谡Z的交流不像試卷的考試有一定的標準答案,對于不是非常嚴重的語法錯誤應該多加包容,嚴重的可在課堂結束后提出,學生可以自行解決,這樣不僅保持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加深了對語法錯誤的印象。
三、結束語
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學生要有積極性,愿意參與到其中。家長和老師對英語的重視不僅僅只是單詞和語法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對聽力、文化背景等方面。采取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使他們獲得自信和成就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程曉燕.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池州學院學報,2010(04).
[2]龔雁.英語口語教學與思辨能力培養研究[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