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 要:本文在簡要回顧國家排污許可證制度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從自身工作實際出發,提出了現行國家排污許可證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排污許可證制度;發展概況;問題;建議措施
1、國家排污許可證制度發展概況
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簡稱排污許可制)是依法規范企事業單位排污行為的基礎性環境管理制度,環境保護部門通過對企事業單位發放排污許可證并依證監管,是我國八大環境管理基本制度之一。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探索并引入了排污許可這一環境管理制度,2008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國家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體制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完善污染物排放制度以及2014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都對排污許可證制度作了原則上的規定,但與其他環境管理制度銜接不夠,可操作性不足,一直沒有實質性突破。2015年《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提出“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作出了具體規定“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度。2017年底前,完成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許可證核發,建成全國排污許可管理信息平臺。到2020年,全國基本完成排污許可管理名錄規定行業企業的許可證核發。”國家又相繼發布了《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規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的通知》《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并同時發布相關行業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可行技術指南等可操作性強的指導性文件、規范至此,我國排污許可證制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現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實施過程存在的問題
(1)基層環保工作人員配備不足。絕大多數企業排污許可證的核發機關都在設區的市級環保主管部門,而一般對應的核發科室承擔此項工作的只有一兩個工作人員,企業行業涉及面廣,每個行業技術規范要求也不盡相同,而且每個行業的排污許可證核發都有期限要求,所以時間緊任務重,對工作人員素質要求就比較高,壓力也比較大。
(2)企業認識程度、重視程度不夠。全新的排污許可證制度2017年開始正式實施,大多數企業只是為了取得排污許可證,在填報排污許可證申請表中不求其解,隨意填報,后續又進行變更等,這是對企業自身不負責任,也無形中增加了核發人員的工作量。
(3)第三方機構魚龍混雜,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由于目前對于填報排污許可證申請表的企業或技術機構沒有資質或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沒有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一些個人或者第三方機構完全出于經濟利益的驅動,在不了解、不掌握排污許可相關技術規范、指南的情形下,承接企業委托,填報排污許可證申請表,填報內容不完整、不規范,甚至缺少排污口。
(4)公眾參與度不夠。《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中規定“實行重點管理的排污單位在提交排污許可申請材料前,應當將承諾書、基本信息以及擬申請的許可事項向社會公開”,一般企業均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進行公示,公眾可以反饋意見,但實際上,幾乎沒有民眾提出過反饋意見,一般民眾不知道或者不關心這件事情,公示形同虛設。
3、建議措施
針對目前筆者在排污許可審核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地方政府和環境管理部門應加強認識,重視此項工作。排污許可制度將銜接環評制度,融合總量控制制度,為環境保護稅、環境統計、排污權交易等工作提供統一的污染排放數據,重要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地方政府和環境管理部門應該多培養一些相關方面的技術人員,加強領導。
(2)企業應當擺正態度,明確自身主體責任地位。《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中規定“排污單位在填報排污許可證申請時,應當承諾排污許可證申請材料是完整、真實和合法的”,企業提交申請材料時要提交法人簽字蓋章的承諾書,企業是排污許可證的法律主體。排污許可證相當于企業的身份證,正本、副本載明了企業的基本信息、生產設施、主要原輔料、生產工藝流程、廠區平面布置圖、產排污環節、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濃度、排放量、自行監測要求、環境管理臺賬等幾乎涵蓋企業生產全過程的內容,也有助于企業對自身進行梳理。
(3)第三方機構應加強自身素質,國家或地方也應出臺相關制度規范,加強對第三方機構的管理和制約。第三方機構應本著對企業負責的態度,加強業務培訓學習,增加職業道德認識,確保填報的排污許可證申請表完整、真實、規范、合法。當然,國家或地方也可以建立一些約束機制,比如誠信曝光等措施,激勵第三方機構提升業務水平。
(4)國家或地方政府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多渠道、多方式宣傳排污許可證制度,以便更多的民眾知道并了解排污許可證,提高民眾參與度。和一些發達或對生態環境比較重視的國家相比,我國民眾對自身環境重視度不夠,但隨著國家藍天保衛戰、垃圾分類等政策實施,民眾生態環境保護參與度已經有所提升,希望我們每個人可以多關心關心周圍的生態環境,為自己、為子孫后代留一片凈土、藍天、綠水。
新鮮事物的誕生肯定會有一段混亂期、陣痛期,出現問題是非常正常的,正確的做法就是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相信風雨過后總會見彩虹,我國的排污許可證制度也會更趨完善。
(作者單位:渭南市環境科學研究所,陜西 渭南 7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