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內容提要:1993年,我國公務員制度正式建立,與此同時,公務員培訓這一重要概念也在《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被明確提出,受到極大重視。2018年我國又頒發了《公務員培訓規定》以推進公務員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再次展示出政府想要完善這一制度的決心。公務員培訓既是公務員的權利也是其應盡義務。優良的培訓能保證公務員群體與時俱進、全面發展,建立效率高、服務好的行政機關,更好地承擔國家社會管理的職能。但在目前,我國的公務員培訓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完善。本文通過對我國公務員培訓制度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對這一培訓制度的持續發展和完善提供相應借鑒。
關鍵詞:公務員培訓? 現狀分析? 對策
1.公務員培訓的必要性
1.1 提高公務員個人能力水平
培訓是一種傳授思維,技能等的過程。給公務員群體進行系統的培訓是為了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提升綜合素質,使之能更好地滿足崗位、機關及社會的要求。通過培訓讓新錄用公務員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范圍,提高適應機關工作的能力。對于其他公務員來說,這樣的培訓也是其更新知識技能,補短的一個能量站,有利于其個人自身發展,開發個體潛能、突破自我。當然,這也是組織對一些有著高層次個人發展需求公務員的滿足,為其提供的學習途徑和進步機會。培訓這是公務員制度下必不可少的部分,公務員們應該擺正心態、積極參與并認真學習。
1.2 加強政府機關建設,保證國家長治久安
公務員群體看似只是我們國家這個大整體中的一小部分,但如果這一小部分失去了秩序,整個國家是難以實現安定昌盛的。若公務員走向貪腐,懶散懈怠而不履行其基本職責,民眾基本的公共需求得不到保障,社會容易陷入癱瘓。而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時期,公務員們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是巨大的。再放眼現在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們需要培養優秀的公務員隊伍來穩定民心,應對各種危急局面,妥善處理國際事務等等。所以,對公務員進行定期的培訓,給個別有著惰性、消極心理的人糾偏,保障公務員群體穩定的同時,提高大家的辦事能力。保證這個群體的可持續發展,也是給整個國家的發展帶去保障。
2.我國公務員培訓制度的現狀分析
相比于那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公務員制度已實施上百年,誕生于1993年的我國公務員制度實屬年輕而稚嫩。公務員培訓制度更是起步晚,相比歐美國家滯后不少。我國公務員制度是依據國情建立,極具中國特色,與西方的公務員制度存在極大的差異。這也使得我國公務員培訓制度在發展中,借鑒學習西方的制度難度大,主要是在靠自己不斷摸索前行的。雖然是在不斷發展完善著,但需要克服的弊病仍然存在不少。
2.1 形式主義嚴重,思想認識不到位
相比于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激烈,有些已經成為公務員的人反而呈現出庸散的狀態,認為有了“鐵飯碗”可以混日子混工資,對于培訓更是不積極不上心。他們把培訓當成作秀,認為培訓就是走流程給領導看,人在心不在的形式主義十分嚴重。如果培訓者從一開始就沒有理解培訓的本質,沒有明白培訓的重要性,而把它當成可有可無的任務,甚至心生抵觸,那這樣的培訓浪費金錢人力,卻換不來任何實效。
2.2重整體輕個人,忽視個體差異
我們習慣于關注組織整體,對整體進行深入分析,而易忽略每個個體的差異性。公務員的個體對培訓內容和方式的不同需要并未被重視,沒有給予他們充分結合自身情況選擇的機會。不同職位公務員除了需要具備大體相同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外,對其他一些能力是否具備的要求不同。同時,參與培訓的人員的能力參差不齊,人員所處的環境背景各不一樣,需要提升的方面也肯定不同。給所有人員進行同樣的培訓不能換來最高的培訓效率,讓員工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2.3 理論更新慢,培訓內容忽略實踐
我們相比于西方,培訓制度還不足夠完善。再加上有些地方培訓資金缺乏,采用的還是陳舊的講解授課方式,外聘人員水平有限,講解的理論更新慢而脫離實際,公務員的思維得不到培訓,易導致培訓目標難以實現。此外,我們的培訓中沒有很好地融入實踐部分,過于重理論,重政治思想,而忽略了培養公務員辦實事所需要的實踐能力。這樣單一的培訓內容和方式可能會影響公務員的全方位發展,使得培訓結果不盡如人意。
2.4 公務員培訓動力不足,效果不明顯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明確提出將公務員培訓情況、學習成績作為公務員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但實際落實情況不足,缺乏科學的評估體系和考核制度保障這一條例的實行。公務員在參與時沒有激情、缺乏競爭,那要讓培訓發揮積極作用是極其困難的。如何讓公務員嚴格執行培訓規定的同時愿意主動學、認真學,讓優秀努力的公務員獲得相應獎勵,公務員培訓制度還任重而道遠。
三、關于完善我國公務員培訓機制的對策和建議
3.1 轉變培訓觀念,培育國際視野
公務員培訓應該得到政府和公務員雙方面的重視,政府要大力支持,公務員要廣泛參與。通過宣傳與講授讓公務員了解培訓的目的及目標,讓公務員有參與感、有努力方向是極其必要的。同時培訓要起到即時糾正思想偏差的作用,塑造公務員的精神品質,使其與公務員隊伍的長遠發展要求相配套。讓公務員拋開“官本位”思想,培育其在其位,盡其職的職業素養。增強其工作責任感、使命感,培養其良好的工作作風及正確的政治傾向。此外,培訓內容不能過于局限,既要讓公務員充分了解國內的實時發展狀況,更要將國際背景作為培訓的大環境,培養其國際視野。通過培訓要提高公務員對大環境變化的敏感度,讓其思維跟上國際的步伐,他才能在處理問題時選用更高效而實際的方法。
3.2 結合理論與實踐,培訓方式多樣化
利用互聯網這個大環境,我們可以加強對網絡培訓的建設。此方式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小,可以用最優秀的師資力量,而相對低廉的成本,給所有公務員提供參與培訓機會。當然,除了文化和政治理論知識以外,技能的培訓也不能忽略。目前通用的講授法應該與其他培訓方法結合使用,為參與人員提供進行實踐的機會,而不是停步在紙上談兵。如掛職鍛煉的培訓手段,讓公務員收獲經驗的同時學習辦事技巧,提升個人能力;調研培訓這種方式可以讓公務員深入基層了解新問題新情況,保證公務員所獲得的知識是不斷更新與社會發展相掛鉤的,對公務員素質培養的方向是符合社會需求的。通過設計靈活、新穎的培訓方式,提高公務員的參與興趣,實現能力全方位突破。
3.3 注重多樣化,進行差異化培訓
公務員的本身有著較高的能力素質,給公務員的培訓不能和普通教育一樣整齊劃一地灌輸同樣的內容給所有人。深入分析員工的差異化,了解他們能力的側重點,為他們挑選最合適的培訓方式或者直接為他們提供選擇學習課程的機會。例如公務員制度最悠久的英國,英國公務員培訓內容除了一些基本共同課程如:如何領帶下屬,如何主持會議等之外,還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開設不同的訓練課程[羅同文,姜晶:《英國公務員培訓制度及啟示》,2011年《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第28卷 第1期]。英國公務員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選課程的。為了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提升公務員專業化水平,對公務員實施分類培訓是可以納入考慮的手段。同時我們不能忽略了環境的多樣性,應該根據所在地區的情況要求,對當地公務員進行有特色有效率的培訓。結合實際提供最滿足公務員需求的培訓方式才是最高效的選擇。
3.4 健全公務員培訓的激勵機制
要讓公務員形成自我激勵,由內向外而有目的性、有積極性地參與培訓。也要保證培訓激勵機制日益健全,提供制度保障,從外向內對公務員形成正面有效地刺激。培訓制度趨向形式化、效率不高與培訓激勵機制不完善,參與人員之間缺乏競爭,參與人員缺乏動力有著密切聯系。采用科學的考核機制,完善培訓激勵機制,設置物質獎勵,讓公務員培訓情況、學習成績與其任職、晉升等相掛鉤這一政策真正落實。關注不同層級公務員的不同要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獎勵作為其奮斗目標,以此為其提供動力,激發其無限潛能。對于培訓中不積極不上心、培訓不合格的公務員也要有配套的懲罰措施,只有把考核結果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改變現狀。
優秀的政府離不開一個高水平、高辦事能力的公務員隊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在不斷修訂和完善著,在進一步提出著對分類培訓的明確要求,時代也在不斷地對公務員隊伍建設和公務員工作提出新要求。相信我們可以用最符合國情的對策迎接所有挑戰,建立一個獨具中國特色的公務員培訓制度。推動公務員制度前行,打造一個更加優質的公務員隊伍,為整個中國的發展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舒放等.《國家公務員制度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馬秀玲.中國公務員培訓模式研究:層級制度與市場制[J].中國行政管理,2007.11
[3]張修學;公務員培訓的國際借鑒[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4]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為[M].詹正茂,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