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鳳穎 李彩霞 杜麗英
【摘 要】 目的: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各種類型的骨科疾病也出現了患病率增高的現象。為了促進骨科疾病的治愈率以及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本文主要針對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原因進行分析,并討論出該如何對感染現象進行早期處理。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選取了某醫院利用骨科無菌手術進行,骨科治療的300名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進行研究的患者中,有27名患者出現了骨科無菌手術感染現象。為了準確的了解患者的感染原因,我們需要將出現感染現象的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并對其使用早期感染處理的措施。結果: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均真實有效,而且數據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通過資料進行分析之后,我們發現患者的手術切口感染原因主要有手術時機,手術持續時間,軟骨質損傷程度,抗生素的應用,以及手術區域的處理方式。結論:對于進行無菌手術,治療的骨科患者來說,切口是否出現感染,會對后期的治療效果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醫院的護理人員必須要針對患者的術后感染原因進行積極的預防,這樣才可以避免患者在預后過程中出現院內感染的情況。
【關鍵詞】 骨科;切口感染;原因;早期處理
【中圖分類號】R68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176-02
在進行骨科手術治療之后的多種并發癥中,骨科切口感染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臨床并發癥。但是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涉及到多個環節的內容。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手術過程中,一旦有某一環節的步驟不按照具體的規則進行操作,那么患者在后期治療中都有可能出現術后切口感染的情況。要想真正的控制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必須要從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的基礎上著手。本文主要針對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根據這些原因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早期傷口感染處理措施。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收集到的所有數據均真實有效,而且所有的數據信息都是選自某醫院使用骨科無菌手術進行骨科疾病治療的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以及基本資料的內容。為了準確的了解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我們需要對收集到的所有臨床治療資料以及基本資料等內容進行統計和分析。因為數據分析的環節具有一項數據對比的內容,因此根據患者有無出現感染情況來對患者進行分組討論。在發生術后感染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有11人和16人,年齡最小的患者有13歲,年齡最大的患者有82歲。骨科手術的類型分別有,脛排骨骨折,跟骨骨折,肱骨骨折,膝關節骨折等。在出現感染狀況的患者中,有17名患者使用早期積極處理的方式進行感染情況的控制,在出院之前并沒有發現任何不良癥狀。有10名患者由于感染加重經過長期的治療之后仍留有后遺癥。通過最終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發現患者的基本資料與最終的研究結果之間并沒有密切的聯系。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有17名患者的感染狀況發生在手術治療的三周以內,在發現患者出現感染現象時,立即對細菌進行了培養并且使用藥物進行敏感實驗,最終確認患者確實出現了細菌感染現象。有部分患者在出現感染現象之后使用拆除部分拆線并沿切口沖洗的方式進行感染的治療,使用該治療方式進行具體操作過程中患者的藥物也是要及時的進行更換,一旦患者的傷口出現反復感染的現象就需要對其重復沖洗。使用該方式進行一個月的感染治療之后,患者的感染情況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7個月后有兩名患者的骨折情況并未痊愈,因此醫院使用植骨的方式對其骨折情況進行再固定。有部分患者在出現感染現象之后,使用雙氧水、生理水、稀釋碘伏等溶液進行脈沖沖洗,對患者出現切口感染的區域進行徹底的清創之后再進行重新傷口縫合。與此同時,該部分患者還使用了敏感抗生素進行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
為了準確的了解患者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我們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以及護理過程中,需要對其手術時機,手術持續時間,軟組織損傷程度,抗生素的應用情況,以及手術區域的處理等各項指標進行記錄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數據均真實有效,為了能夠更好的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我們使用了醫院專用的統計學軟件SPSS進行具體的分析操作。
2 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收集了患者治療以及護理中的各項指標,兩組患者的大部分資料中的數據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其中差距相對比較明顯的主要有患者的手術時機,手術持續時間軟組織損傷程度,抗生素應用以及感染區域的處理方式。進行急診手術治療的患者切口感染率為1.26%,進行擇期手術治療的患者傷口感染率為0.45%。手術時間小于三個小時的患者傷口感染率為0.35%,手術時間大于三個小時的患者傷口感染率為1.47%。其他指標的差異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3 討論
總而言之,切口感染情況的出現不僅會延長患者疾病治療的時間,還會增加患者肢體功能出現障礙的概率,這給患者手術治療之后的生活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本文主要針對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進行探討,通過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我們發現患者的手術治療時機,手術持續時間,軟骨質損傷程度,抗生素的應用情況以及傷口感染的區域處理情況等內容都會對最終的切口感染發生率產生影響。所以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具體的骨科手術時,必須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手術治療方案,并且在治療結束之后,應用合理的抗生素進行傷口感染的輔助治療。
參考文獻
[1] 郭松.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早期護理措施探討[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3).
[2] 楊慧.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對策[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
[3] 楊建萍.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探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