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維玲
【摘 要】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01月--2019年01月在本院從事內科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42例,為研究觀察對象,通過電腦隨機法,實施分組探討,即常規組(常規化護理管理)、研究組(優質護理管理)各21例。結果:研究組對優質護理的認知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臨床內科實施護理管理過程中,大力普及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護理管理效果,這對于提高臨床整體護理服務質量,意義十分重大。
【關鍵詞】 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內科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291-01
臨床中,相對而言,內科工作比較復雜,特別是內科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理論水平都具有較高的要求[1]。基于此,積極探索一種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強臨床內科護理管理工作,強化內科護理人員職責心,一直以來,都是臨床研究的重點[2]。現下諸多報道認為,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對于內科護理管理質量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確切的效果,還可以加強內科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3]。鑒于此,本文以42例內科護理人員作為觀察對象,對照分析了常規化護理管理與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以期為臨床內科護理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指導和參考。現做如下報道: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組觀察對象為21例內科護理人員,其中男性觀察對象3例,女性觀察對象18例,年齡19-46歲,平均(32.3±4.3)歲;工作時間1-11年,平均(4.5±1.3)年。常規組觀察對象為21例內科護理人員,其中男性觀察對象2例,女性觀察對象19例,年齡20-46歲,平均(32.5±4.8)歲;工作時間1-12年,平均(4.6±1.4)年。均為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本院內科在職員工,通過電腦隨機法,對42例內科護理人員實施分組探討。兩組臨床資料P值>0.05,均衡一致,可分組探討。
1.2 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化護理管理,主要根據本院內科護理管理相關條例以及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管理,做好上下班交接,若是本次有些事宜未全部處理完,應當做好相關安排;工作過程中一定要遵照醫囑對患者實施精細的護理,注意小細節,以免引起不良的影響。護士長根據相關管理標準,嚴格管理、督促落實相關工作。
研究組則在常規化護理管理的同時開展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即(1)分層管理。根據內科護理工作人員的年齡、工作時間、職稱等等,對其進行責任劃分,將內科護理工作責任具體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以便于對其進行分層管理。(2)討論問題。內科護士長作為帶頭人,臨床護理管理時,需深入掌握每位護理人員的具體情況,同時鼓勵其在護理過程中若是遇到任何問題要及時反饋,然后組織召開例會,對護理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重點進行總結分析,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3)優質護理。對內科護理人員加強培訓,促使其自身護理操作技能以及相關理論知識水平不斷提高,以豐富自己的護理經驗,臨床護理患者過程中,設身處地的多為患者考慮,在最大程度上滿足患者對醫療的需求。(4)應急管理。實施護理時,通常會因為多種原因而使得患者病情突變,變得危、急、重,若是此時護理干預不及時,就有可能會導致患者面臨生命危險,基于此,臨床應當完善健全應急護理管理措施,重點觀察危急重癥者,加強巡視,一旦發現情況有變,需立刻匯報給主治醫師,以便于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護理。(5)交接管理。護理內科患者過程中,護士長以及若干護理人員應當按照內科交接班制度,做好工作交接,保證在臨床護理期間不得出現崗位缺失的情況,工作交接一定要充分,以免遺漏、疏漏而影響到患者治療護理安全性。
1.3 觀察指標
調查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內科護理人員,以問卷調查形式了解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的認知情況,包括工作交接內容、優質護理理念、優質護理操作、值班重點及要點等內容,然后評閱小組以匿名的方式進行評估,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評分結果越高,說明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的認知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為[n(%)],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為(x±s),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研究組對優質護理的認知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屬于一種比較現代化的護理管理模式,指的是在護理實施期間,將人性化、科學化的有關知識融入其中,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全面、優質服務于患者,同時不斷夯實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提高其護理操作技能,最終達到提高整體護理服務質量的目的[4]。隨著現代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的發展,人們生存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接受臨床治療時,不僅要求較高的治療的效果,而且還要求較高的護理效果,既往所采用的常規化護理管理模式在此時就顯得比較被動,難以滿足患者對醫療的需求,所以就需要臨床醫護工作者不斷探索、加深研究[5]。由于內科工作比較復雜,所以對相關護理工作的配合,也具有較高的要求,內科收治的患者病情變化快、類型多,不僅要求內科護理人員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求內科護理人員能夠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可以快速分析、有效探究,進而及時為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干預,以加快患者康復進程[6]。基于此,在現階段的環境下,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逐步備受臨床內科青睞,其應用價值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臨床內科護理管理中,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實施護理期間,首先分層管理護理人員,將工作職責貫徹落實,而后由護士長嚴格監督,值班過程中全方位精心護理患者,由護士長合理評估其護理工作,提出問題、糾正錯誤,以確保患者治療護理安全,同時鼓勵護理人員及時將其所遇到的護理問題向上匯報,以便于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為后期護理服務提供有效參考和指導,這樣一來,內科護理服務質量將會大大提高,護理人員綜合水平也將會得到全面改善[7]。
總而言之,在內科護理管理中,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護理人員深刻認識到優質護理內涵,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薦。
參考文獻
[1] 于宏達,馬婷.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3):174+179.
[2] 陳立惠.探討優質護理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應用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2):240-241.
[3] 劉永翠.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7):12-13.
[4] 姜雅波.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6):76-77.
[5] 關秀梅.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0):164-165.
[6] 陳志云,應徐燕.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21):96-97.
[7] 華秀芝.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7):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