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燕
【摘要】新時期企業轉型發展應當充分的加強工會建設,基于工會組織達到宣傳企業的方針政策。工會可以解決職工的合理訴求,凝聚企業職工精神力量。應當提高企業職工發展的科學性,達到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目標。
【關鍵詞】企業 和諧勞動關系 工會 作用
1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作用
1.1維護職工權利
在勞動關系市場化的背景下工會一直把維權職能放在首位,強調基于職工立場成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做到在一系列涉及職工根本權益的工資改革、福利待遇、職位晉升方面體現表達權、參與權與監督權。工會工作一直把解決職工最關心的問題放在工作的重要位,強調在民主法治的理念下為職工贏得合法權益,進一步解決好職工最關心與最直接的問題。在維權理念下工會工作進一步監督保障了勞動法的有效落實,在簽證勞動合同時提供了必要的法規監督,通過工會構建了企業職工與政府溝通的機制,有助于建立爭議勞動的預警機制,達到扶危救困的目標。
1.2參與企業發展
首先,工會有助于推動企業的民主管理,給企業職工的個性化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其次,工會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宣教工作讓職工明白工作不僅是職工的權利,也是職工應盡的義務,促進職工積極投身到工作建設當中。第三,工會在日常工作中具有更強的大局意識,能夠客觀辯證的正確看待企業與職工的關系,能有效的平衡企業與職工的關系,可以有效的調解和解除勞動中的爭議,工會可以成為企業與職工的潤滑劑,將職工的訴求第一時間反饋給職工,在到共建共享有和實現使人和共贏,有助于形成和諧的勞動關系。工會在與職工的交流中潛移默化的宣傳企業方針,激發了職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促進職工的快速發展,滿足企業建設需要。
1.3促進職工成長
工會還是促進職工成長發展的重要載體,工會可以基于企業生產現狀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力,在改善職工各方面利益的同時達到提高職工勞動素質的目標。現代工會普遍向著建設智能型、技能型和創新型的勞動者的方向發展。工會會定期的為職工安排一系列的教育實踐活動,促進職工在工會的幫助下不斷學習勞動技能,強調形成良好的敬業風氣。工會可以對企業發展戰略任務進行宣傳,有助于鼓勵和引導職工參與技能大賽,進一步拓寬了職工的晉升的空間,可以全面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工會可以定期的組織開展職工談心,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標,從而提高輔助國家經濟建設的有效性。工會進一步教育和促進了職工成長,有助于提高職工的專業技能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對于構建良好的工作氛圍有重要的價值。加強工會建設可以形成職工與企業雙贏的局面,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目標。
2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對策
2.1發揮工會的維權作用
首先,工會應當成為職工聯系企業的重要紐帶,堅持黨對工會的領導,重視企業工會組織的建設,進一步建立有效的工會與企業的協商機制,進一步通過常態化的溝通交流方式達到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目標,防止工會工作的邊緣化、弱化和虛化問題的發生。其次,工會要準確的了解職工的訴求,切實由工會干部傾聽職工的心聲,注重提高工會組織的精準服務能力,強調維護職工的基本權利,做到工會去行政化、機關化和娛樂化的問題,把工會的維權職能落在實處。第三,還要構建工會工作的基本制度,加大力度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立良好的平等協調機制,規范和監督集體民主協商制度的履行情況,應當開展渠道多樣和法制宣傳工作,不斷提高職工的法制意識,促進職工以有效的渠道提出訴求,并且運用一系列方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更好的幫助職工履行勞動合同,促進企業與職工雙贏。
2.2建立職工的協商機制
首先,增強工會工作的獨立性,注重維護工會職能,強調集體協商制度的推行,解決工會工作獨立性不強的問題,增強基層工會工作的獨立性,切實發揮政府職能部門對工會工作的監督作用,進一步解決工會干部不作為和不替職工有效維權的問題。其次,還要加大集體協商制度的宣傳,注重增加企業職工與企業的協商次數,消除集體協商表面化、簡單化和格式化的問題,應當搭建職工訴求的平臺,通過職工之家有效的暢通職工表達各種訴求的渠道。第三,還要建立職工爭議的協調機制,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構建集體協商的模式,加強區域聯合,還要倡導工會主席的直接選舉,還要基于特殊崗位工種建立微協商的方式,或者創新使用一對一協商方法。應當進一步加強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工會的協商與交流合作的機制,不斷提高工會的建設水平,在多方合作中發揮工會工作的實際作用。
2.3完善工會的保障法規
首先,工會應當參與到涉及到職工權益的企業規章制度的建設當中,所有涉及職工權益的法規的制定、修改與組織實施都應當有工會的參與。其次,工會組織應當圍繞企業現行的規章制度發聲,注重根據一線職工的想法與企業進行溝通,并且將職工的想法有效的反映給企業和政府職能部門。第三,工會還要引導職工與企業建立自由集體談判的機制,運用有效的爭議解決制度達到共建良好和諧發展關系的目標。第三,應當加大勞動法、工會法宣傳力度,提高工會工作的可操作性,在法律的指導下更好的運用集體協商制度構建工會工作體系。
2.4提高工會的公信力
首先,應當提升工會的影響力,應當以創新性的方式促進短期工、零散就業工等加入到企業工會當中。其次,注重構建線上線下一體的互動方式,通過線上方式與職工進行交流,切實提高工會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強調構建良好的入會申請機制,更好的方便職工與工會進行交流。還要加大工會干部素質的提升,提高工會干部的履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工會干部能夠深入到職工中間對工會工作進行積極的宣傳,引導工會干部加強業務學習,形成科學的集體協商機制,促進工會干部學會傾聽職工心聲,加強職工與工會干部的廣泛深入聯系。還要改進工會工作的方式,消除工會工作被邊緣化方面的問題。
結論:工會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載體,工會應當明確工作的核心任務與方式方法,只有從職工的利益出發,建立良好的工會與職工溝通的方式,才能創新工會工作體系,更好的體現工會在和諧勞動關系建設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孟海麗.淺儀工會在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用[J].先鋒隊,2016(10).
[2]蔡傳清.企業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工關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7(01).
[3]周揚.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