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要: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相對完善的自我意識,傳統強制性的班級管理模式對其收效甚微,甚至會產生一定的反作用,而采取情感教育的形式,則能夠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幫助學生們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更大的成長。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情感教育
高中階段的學生個性意識、自尊意識較強,若班主任采取采取強制性的班級管理模式,學生容易有逆反心理產生,不僅班級管理效果得不到保證,還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需充分利用高中學生情感豐富的特征,將情感教育滲透于班級管理實踐中,通過調動學生積極情感,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1 增添情感教育元素
以生為本是情感教育實施的重要原則,為改善班級管理效果,需將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凸顯出來,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通過外在情感教育元素的增添,能夠促使學生的班級歸屬感得到增強,自覺貫徹班級的各項規則與制度。在具體實踐中,首先需對班級物質環境進行優化,舒緩學生的身心。其次,要將一些人文元素添加過來,幫助學生充分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例如,高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生活較為浮躁,班主任可結合班級環境狀況,將一些簡單的花草綠植購置進來。這樣班級環境條件能夠得到改善,學生在觀賞綠植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放松身心。班主任可引導學生輪流打理綠植,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同時,加深與綠植的聯系。同時,班主任可將風采展示區設置于班級墻壁上,全面展示班級各個學生的生活、學習、活動風采以及班級共同獲得的榮譽,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增強,班級歸屬感得到顯著提升。
2 科學構建班級文化
相較于常規德育手段,班級文化能夠給予學生隱性、持續的影響,有利于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人格發展。特別是面對繁重的學業任務和較大的升學壓力,高中學生很容易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和心理,需通過班級文化的科學構建,將良好的班風學風培育出來,從隱性角度呵護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例如,新學期開始之前,班主任可將投票選舉等民主型手段利用起來,引導學生通過共同商討、議論等,將班級的班歌、口號、目標等確定下來,且于特定時間段大聲朗讀與演唱班級口號與班歌,有效陶冶學生的情操。此外,為將班級學風培育出來,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需加強合作,將多樣化的學習小組組建起來,如詩歌小組、口語交際小組等。學生們結合自身特長與優勢,自由確定參加的小組。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展示才能的機會,小組成員交流與活動中,也可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深化學生的感情,降低各類矛盾問題的發生率。
3 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制度能夠硬性約束學生的行為,通過構建完善的班級制度體系,可以促使班級文化的生命力得到增強。同時,班級制度的建設與執行過程中,也能夠對學生的規則意識、責任意識等高效培養。因此,班主任在情感教育實施時,需積極完善班級管理制度,構建長效的管理機制。例如,班主任可將主題班會組織起來,由學生們以匿名形式對現階段班級管理中暴露的問題進行分析。班主任總結這些問題后,鼓勵學生們自由發表意見,探討問題的應對之策。班級學生由于思考角度不同,會將多樣化的解決策略提出來。由學生們共同投票,選出最佳建議,加入到班規之中。問題梳理過后,班主任總結討論結果,打印并粘貼于墻上,給予學生時刻提醒。
4 善用愛心感化引導
青春期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被理解、被信任需求顯著擴大。班主任通過給予學生關懷和關愛,能夠改善師生關系,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促進各項班級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實。首先,班主任要對班級所有學生平等對待,避免忽略掉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如果學生出現了錯誤,班主任要對犯錯事實理性分析,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采取針對性的處理策略。一切管理工作要嚴格依據制度來進行,避免有傾向性問題出現,否則學生的抵觸情緒將會產生。例如,班級中某位學生學習成績不佳,敏感心理較強,受內外在因素的影響,時常有不良情緒出現。結合這些情況,班主任適時將一些簡單的班級工作安排給這位學生,如收發作業等。每次完成之后,班主任都給予言語鼓勵。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后,這位學生的自信心顯著增強。其次,班主任要善用期待策略,于日常管理中對各個學生的特點、優勢等全面掌握,及時發現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贊賞的同時,提出個人的一些期望。這樣學生的成功體驗得到豐富,能夠主動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最后,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的思想、態度等產生直接影響,因此,班主任需堅持以身作則,用積極的情感給予學生有效感染和啟發,促使學生的學習動力得到增強。學校、班級中所構建的各種制度,班主任必須要帶頭遵守,以便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梅曉芹.淺談高中班主任管理風格對班級凝聚力的影響[J].新課程導學,2019(S1): 13.
[2]龍升瓊,淺談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