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舉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以及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在對外經濟貿易中,特別是在與周邊國家的邊境貿易中,人民幣越來越廣泛地被周邊國家所接受。人民幣跨境流通表明人民幣已經開始了區域化、國際化的進程,在分析人民幣跨境流通的現狀、制約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促進人民幣跨境流通政策和建議,對于推動人民幣跨境結算,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實現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人民幣;跨境流通;問題;對策
1 人民幣跨境流通的現狀
1.1 人民幣境外流通形式分類
由于周邊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導致人民幣跨境流通的不同區域性特點。從使用上看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交易媒介,在中朝、中蒙、中緬、中越、中俄、中老等邊境地區,人民幣主要在邊境貿易和旅游消費中充當交易媒介。另一類是資金流動,在港澳臺、印尼、新加坡等地區,人民幣的流動主要以人流或以單純的資金流方式出入為主;此外還有其他用于兩地人員往來的旅游、消費等流通形式,從而表現出較大的流動性。
1.2 人民幣跨境流通的主要方式
一是邊境貿易的進口支付。中國的內陸邊境與15個國家接壤,具有開展邊境貿易的地緣經濟條件,2019年中國 東盟貿易總額達到6415億美元,人民幣結算比例超過了90%。二是內地居民境外旅游和購物。主要包括出境繳納關費、境外旅游消費支付等,其中數量較大的是以人民幣支付境外團費。三是國際開發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目前國際金融公司已經發行了150億元債券,亞洲開發銀行也已經完成80億元債券的發行。四是境外資本投資、間接進入股市等人民幣資本流出。五是香港人民幣業務。2005年中國人民幣銀行放寬對香港居民持有人民幣限制等六項重要政策,啟動了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帶動了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另外,境內居民境外賭博、走私、購買毒品支付和境外洗錢行為,也成為人民幣流出的一個重要渠道。
一是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在境內旅游、購物消費支付。二是邊境貿易支付流回境內。包括用人民幣支付邊境貿易及相關手續費用、人民幣通過邊貿順差凈流入等。三是通過銀行體系流回境內。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境外居民直接在我國口岸金融機構存人人民幣。另一種是外方銀行將吸收的人民幣存款轉存至我國境內銀行。四是到境內購買資產、直接投資等。如境外居民使用通過各種渠道入境的人民幣購買境內房地產、投資A股市場,以及支付工資、購買設備等。
2 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流通的制約因素
2.1 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缺乏信任,經濟發展參差不齊影響多邊合作。
長期以來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之間一直存在分歧,包括領土糾紛和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價值觀的差異,成員國之間更多的是把彼此視作競爭對手而不是潛在合作伙伴。一是經濟發展水平相差懸殊。二是經濟結構的相似導致在國際市場上的激烈競爭。三是各國金融市場對外資仍然存在限制。四是政治制度和經濟體制方面的差異。這些差別對于加強區域金融合作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制約了人民幣在境外流通的進一步擴大
2.2 區域金融體系比較脆弱。
從總體上看,中國和周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金融體系仍然比較脆弱,突出表現在一些國家的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過大,比如,印尼的銀行不良資產高達58. 8%,泰國、馬來西亞等不良資產率也都大大超過國際安全標準。中國同樣也面臨巨額不良資產的化解問題。如何盤活不良資產、將損失減小到最低點,是各國和地區面臨的棘手難題。由于國內金融體系的脆弱性,為避免本國銀行遭受外資銀行的沖擊,東南亞各國在開放本國金融市場上,往往采取謹慎保守的態度,以期通過暫緩和推遲本國市場開放達到保護本國金融業的目的。這將阻礙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2.3 人民幣的回流渠道暢通度不足。
目前,人民幣回流的渠道包括周邊國家和地區購買我國產品以及到我國旅游等,香港、澳門個人人民幣業務通過內地清算等,回流渠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單一的,這將致使沉淀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幣資金不斷增加。長此以往,必然影響我國的貨幣正常流通和貨幣調控措施的有效性。
2.4 人民幣尚未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
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可兌換是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貨幣的可兌換僅指本幣兌換成外幣支付,而貨幣的國際化是指本幣充當國際支付和轉移的能力。貨幣可兌換進程一般是本國政府安排的,而貨幣國際化還要看國際社會接受的程度。人民幣跨境流通表明人民幣已經進入國際化的起步階段,我國雖然實現了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可自由兌換和部分資本項目可兌換,但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人民幣尚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雖然沒有阻礙人民幣的跨境流通,但要進一步擴大跨境流通,逐步實現人民幣的區域化和國際化,就必須要實現人民幣的完全可兌換性,這也是國際資本流動對人民幣成為區域性貨幣和國際性貨幣的技術要求。
2.5 跨境流通的人民幣缺乏金融投資市場。
從人民幣跨境流通的基本情況看,大量境外人民幣要么作為現金資金被窯藏,要么跨境存入國內銀行,或存入港澳的相關銀行,少數購買了香港人民幣債券,沒有更多的金融投資市場。境外人民幣的持有者持有的人民幣的流動性、收益率普遍低于境內人民幣,或可能低于其他貨幣,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影響境外人民幣持有者的信心和積極性。日元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教訓之一就是沒有成熟開放的金融市場,正如日本學者菊地悠二(2002)分析的那樣:“當日元資產交易大規模進行,并且海外市場上的日元相關交易是最終結算是,開放日本市場并提高市場水平,這是必要條件。”一個高度發達且開放的金融市場對一國貨幣發展成國際性貨幣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一國貨幣若想成為國際貨幣,必須具備相當廣度、深度和基本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場。因此,要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的跨境流通規模,必須要有一個高度發達的金融市場來支撐。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跨境流通的對策選擇
3 促進人民幣跨境流通的對策
3.1 中國與東盟各經濟體簽訂官方結算協定
通過與東亞各經濟體簽訂官方結算協定促進人民幣成為區域內一般貿易結算貨幣在實現了邊貿普遍人民幣結算、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初見成效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進一步促使人民幣成為中國對區域內其他經濟體一般貿易(大宗貿易)的結算貨幣,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在東亞區域內承擔貿易支付結算功能。這也可以通過市場與制度兩方面的努力來實現:第一,在市場層面上,繼續促進東亞其他經濟體與中國的貿易聯系,擴大中國對其他經濟體出口尤其是最終產品出口的吸收能力,以便提高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吸引力。第二,在制度層面上,加強對東亞經濟體的經濟外交,通過全面性的官方結算協定,在提供有關清算便利與優惠的條件下,使后者接受人民幣作為對華一般貿易的結算貨幣。
3.2 積極開展貨幣互換,參與區域儲備合作,推動人民幣的官方運用
考慮到中國與東亞區域內其他經濟體的貿易普遍存在逆差,如果人民幣成為一般貿易結算貨幣,則除了需要進一步發展離岸市場吸納部分非居民人民幣資金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民幣能夠用于與第三國交易外,還需要通過擴大區域內貨幣互換安排及其他人民幣融資安排,參與區域儲備合作,鼓勵人民幣成為其他東亞經濟體某種程度上的儲備貨幣,以便有效安置其他經濟體的人民幣順差資金,并為人民幣在更廣泛范圍內承擔國際貨幣職能創造條件。
3.3 逐步開放國內金融市場,放松資本賬戶管制,完善人民幣回流機制
隨著人民幣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承擔起結算貨幣、儲備貨幣的職能,人民幣離岸市場會逐漸難以滿足人民幣承擔投資貨幣職能的巨大需求,這就需要穩健有序地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建立多樣化的人民幣回流機制,進一步增強境外持有人民幣的信心,給愿意持有人民幣的非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流動性和更廣闊的投資環境,從而推動人民幣跨境流通向更高層次發展。具體而言,在開放市場類型方面,可以考慮直接投資市場—短期貿易融資市場債券市場其他類別資本市場這樣的開放順序。
相對來說,直接投資風險較小,資金流動較為穩定,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影響也較小。因此在國內金融市場開放初期,可以考慮允許境外人民幣資金到境內進行直接投資,或者通過離岸市場交易使境外投資者可以從境外出口商手中獲得人民幣對國內進行直接投資,這樣既能實現部分人民幣境外資金的回流,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國目前經常賬戶、資本賬戶雙順差的壓力。僅僅開放直接投資仍然難以滿足部分境外人民幣資金短期融資和追求流動性資產的需求,就這一點而言,短期貿易融資市場與債券市場的進一步建設與開放勢在必行。
3.4 參與區域金融市場建設,為人民幣資產的區域流通創造條件
當前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進行努力,建設區域性金融市場尤其是區域債券市場,積極參與這一進程,對于促進人民幣資產的區域內流通,促進人民幣承擔區域投資貨幣職能具有重要意義。在發展區域內美元等國際貨幣計價債券市場的同時,逐步創造條件建設區域內貨幣計價債券,特別是人民幣或包括人民幣在內的貨幣籃子計價債券市場,尤其是利用與區域內國家合作建設亞洲債券市場這一進程,充分發揮香港地區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的作用,在內地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債券國際發行的規模和流通的范圍,不僅有助于人民幣資產的區域流通,對于降低東亞其他經濟體以人民幣結算貿易或以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所可能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與基本面風險,也會產生很大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汪鼎喜,張迎春.淺談人民幣的跨境流通對經濟的影響[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61-62.
[2]姚曉東,孫鈺.人民幣跨境流通的影響與人民幣區域化進程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雙月刊),2010年(2):23-25.
[3]朱衛.基于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問題的思考[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10(23): 31-32,
[4]馬榮華.人民幣跨境流通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金融觀察,《金融發展研究》,2009(5):59-61.
[5]石緯林,丁一兵.現階段推進人民幣區域化的具體措施[J].社會科學戰線,2009(10):68-74.
[6]封大結,謝建寧,基于貨幣競爭視角的人民幣區域化策略分析[J]廣西金融研究,2008(1): 31-34.
[7]張彥,人民幣國際化現狀、障礙與相關對策[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