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永存 劉博
摘要:本文以物聯網專業的核心專業課RFID技術與應用進行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研究,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背景下,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為例,開展以學生為主的課前調研+翻轉教學的課堂教學和以實驗實訓+項目開發的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筆者于2014年開始對物聯網專業學生進行了RFID技術與應用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射頻識別;翻轉教學;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23-0107-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是物聯網技術的基礎,它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非接觸式識別技術。近年來,各級政府不斷推出大力發展物聯網產業的相關政策,隨之的就是物聯網的快速興起,作為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RFID技術已經被應用于物流、交通、牧業、安防和金融等社會生活的眾多領域,對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射頻識別技術與應用(以下簡稱RFID)是物聯網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由于物聯網專業在國內辦學時間短,大部分課程缺乏成熟的教學經驗,因此建立符合人才市場需求的RFID課程教學模式成為物聯網專業建設的重要工作。
射頻識別是物聯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本項目的改革內容將緊緊圍繞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即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線,第一是重視理論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變傳統的“我講你聽”“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調研環節,學生在課前查閱課程相關的應用案例,在課堂上匯報分享,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第二是實踐教學環節采用“項目導向”模式,結合我校現有資源和未來規劃,通過項目任務驅動,強化動手實踐能力的鍛煉,以項目為載體,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融入教學全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注重應用型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通過項目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選派優秀學員代表參加相關競賽,以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
1 教學改革目標
本文從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出發,為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物聯網人才,對RFID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為主的課程調研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課堂理論教學模式,并輔以實驗實訓和項目開發的實踐教學環節對學生理論知識進行強化,設計一套完備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RFID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2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探索合理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RFID課程學習內容的調研和總結匯報,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探索利用硬件資源的有效途徑和方式,促進教師素質提高和學生運用能力增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 實施方案
RFID技術與應用是物聯網專業的必修專業課,按照教學大綱,先理論課后實踐課。理論課階段除了專業老師講授基本知識之外,給學生安排調研課題,成立學習小組,調研內容為RFID技術在行業的應用、工作原理、發展現狀、最新進展等,也可擴展到物聯網應用技術相關的范圍。每個小組按分工完成調研報告并選派代表在課堂上以PPT形式在規定時間內現場匯報,之后接受老師和其他同學們的點評并依據調研報告和匯報情況給出最終成績。
實踐階段采用“項目導向”模式對學生進行核心專業知識的強化,并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利用硬件資源平臺,動手設計典型的RFID應用系統,以項目為載體,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融入教學全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項目展示→項目分解→項目講解→項目模仿→項目實戰→項目拓展”的流程來組織課堂教學。通過項目展示,讓學生明確項目的整體功能,并產生總體印象;項目分解,即把項目分解成若干個簡單易懂的任務,讓學生對知識點與概念有一個基本的感知與理解;接下來講解任務目標,并將項目所用到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對任務進行模仿從而掌握系統設計方法;在前面的基礎之上,學生進行與知識點相對應的實戰練習,而教師為學生答疑;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并進行課外拓展。通過項目驅動任務,以學生為主體,訓練其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根據實訓效果選拔優秀學員參加專業相關的學生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改。最后的成績以該應用系統的現場實驗操過程和實驗結果為依據。課程的考核方式采用考試改革,以最終的實驗成績替代傳統的紙質試卷成績。
4 本項目的特色與創新
本項目的特色是從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出發,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物聯網專業為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理論教學環節增加學生調研報告環節,加強師生互動性,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環節采用“項目導向”模式,通過項目導入、引出任務、層層遞進、邊做邊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多重循環、反復練習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核心專業知識的強化。
5 小結
綜上,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和實施,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考核方式,以達到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目的。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可以在物聯網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推廣實施。另外,本項目還對應用型本科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踐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肖丹丹,等. 應用型本科RFID課程改革與實踐[J]. 科教文匯, 2016(19):71-72.
[2] 劉博. 物聯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 福建電腦, 2015(11):151-151.
[3] 陳益能,等. 應用型本科院校"RFID原理與應用"教學方法研究與實踐[J]. 物聯網技術, 2016, 6(5):116-117.
【通聯編輯: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