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麗
摘? 要: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該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注重幼兒文學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因此,構建幼兒文學實踐教學體系,重視實踐教學訓練,實施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勢在必行。該文筆者結合自己幼兒文學課程教學實踐,根據當前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教學現狀,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 幼兒文學? 實踐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116-02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幼兒文學課程是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開設的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課程。該課程以幼兒詩歌、散文、童話、幼兒生活故事、神話、寓言、幼兒戲劇影視等幼兒文學形式的學習為主要內容,開展幼兒文學作品的學習、展演、鑒賞和創作實踐教學。作為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專業的學生,職業技能是學習與訓練的重點,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除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幼兒文學相關的理論知識之外,這門課程的教學,應該更加注重提高學生幼兒文學作品的實踐能力。
1?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意義
幼兒文學課程注重實踐教學,是當前國家職業教育發展和改革的要求。當前職業教育迅猛發展,學前教育迎來來發展的大好時機,但同時國家、社會和家長對幼兒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與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培養目標有所不同,作為未來從事一線幼兒教育工作的高職學生,培養目標更側重他們各項職業技能的培養和提高,以適應未來幼兒園教師崗位的要求。其次,注重幼兒文學課程的實踐教學,也是由這門課程的特點所決定的。作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專業主干課程,幼兒文學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幼兒文學理論知識,具備基本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編創作能力以及幼兒文學作品的表達能力。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接受方式比較特殊,以聽賞為主,因此要求幼兒教師通過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賞析和表演,培養幼兒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能力,積淀幼兒的文學素養,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2? 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以理論教學為重,忽視實踐教學
筆者對包括筆者所在學校在內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教學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還針對該市一些幼兒園進行了走訪調查,結果表明,目前高職院校幼兒文學課程教學中,許多教師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理論教學所占時數達到總教學時數的80%以上,而且理論教學和實踐需求相脫節。在幼兒園調研發現,許多年輕的幼兒園教師,組織語言活動能力不強,教師語言表達不夠流暢規范,作品表達缺乏表現力,幼兒教師的文學積淀以及文學素養較差。
2.2 課程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陳舊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陳舊。調查問卷關于教師教學方法的調查統計表明,73%的教師,課堂教學注重幼兒文學相關理論知識的講授,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成為被動的學習“接受者”。如注重幼兒文學發展史、幼兒文學作品題材的特點及分類的理論學習,學生通過被動聽講和死記硬背,完成幼兒文學課程主要內容的學習,其結果是,經過一年幼兒文學課程的學習,78%的學生不會念唱兒歌、不會講故事。由于教師缺乏實踐教學方法和具體措施,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毫無興趣,課堂教學死氣沉沉,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3? 對構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
所謂實踐課程,是以獲取實踐性知識、發展實踐智慧、形成實踐能力為主旨的課程,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并密切聯系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學生已有知識的應用與實踐的課程。實踐課程強調的是以學生的經驗、社會實際和社會需要為核心,激發與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著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及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目的是想通過學生對已有知識經驗的應用和實踐來達到學習過程的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幼兒文學實踐課程旨在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培養、提高學生兒童文學領悟能力、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實踐,培養學生以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幼兒文學教育實踐能力。
3.1 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增加實踐教學的教學時數
重視實踐教學,首先要增加幼兒文學課堂教學中實踐教學課時的比例,實踐教學課時與理論教學課時應平分秋色甚至更多。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理論學習抓核心,注重理論對實踐教學的指導意義,更多的時間以學生的主動參與為主,教師引導,進行幼兒文學作品的實踐活動。例如兒歌的學習,學生們學習了兒歌的主要特征等理論知識,應根據這些理論,進行兒歌作品的賞析和創編,并運用所學的兒歌表達技巧,對兒歌作品進行分組、個人的念唱表演,以提高對作品的領悟和表達能力,積淀文學素養。
3.2 模擬情境教學,營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
實踐課程的教學必須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實踐、合作探討、共同提高。同時應該根據不同的實踐課程,兼顧學生的興趣、特長,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如欣賞課程,既可以采取教師引導欣賞作品,又可以由學生合作討論;而那些優美的兒童詩歌、兒童散文,則可以通過誦讀的方式進行欣賞,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文字、音樂、畫面結合欣賞;在幼兒兒歌、童話和幼兒故事等學習項目的基礎上,以“案例分析—品味鑒賞—創編文學作品—溝通交流—文學講授”等幾大環節為一體進行課堂上的模擬情境教學。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可以熟悉幼兒文學文體的特點,通過小組合作創編出文學作品,在課堂上以表演等方式分享給學生和老師。對于經典的童話、戲劇作品,還可以先改編成舞臺劇,再由學生表演,將欣賞、創作、表演結合在一起,綜合提高學生作品表達、展演能力。教師可以在學生創編和表演的基礎上給出針對性的點評,指出學生的優點與不足。
3.3 課內外教學實踐相結合
除合理分配課堂教學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時數外,還應該做到課內外教學實踐相結合,積極開展各類提高幼兒文學表達能力課外活動,如兒歌表演、幼兒詩文朗誦、幼兒故事講述比賽、幼兒故事看圖創編、幼兒園語言活動設計競賽等活動。還可以聘請校園合作的幼兒園教師,定期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技能培訓、教學實踐指導,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幼兒文學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實際運用。
4? 結語
總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實踐教學,能夠使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幼兒教師職業技能相結合,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作為教授這門課程的教師,應積極探索課程實踐教學實施的方法和具體措施,并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共同完成幼兒文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伍丹.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思考[J].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50):160-163.
[2] 劉海利.高師學前教育《兒童文學》課程實踐教學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14(14):166-168.
[3] 王冬梅.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13(1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