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選章
【摘要】語文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一門重要學科,初中語文在九年制義務教學中相對是一門較為簡單的科目,但是語文實際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其涉及范圍很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核心素養的滲透,從而實現學生語文學習上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改的最新要求就是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入核心素養的訓練,學生在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知識,還要學會做人,學習成績再高,沒有好的素養,一切都是空談,傳統教學方式不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只是一味傳授知識,從而使部分的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為了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加大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以下就是本文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深入分析。
一、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現狀
素質教育越來越成為當今教學的重點,初中生正處于剛剛結束幼稚期進入青春期的階段,其心理和生理都會出現一定的變化,不再像小學生那樣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不會獨立思考,初中生的心智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和全面,對每件事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實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好在學生遇見心理問題時,及時做出正確的引導和給予適當的觀點。在初中語文中融入核心素養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近期動態,做到有問題早發現從而及時解決。現今社會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習和生活中各個方面的素質,如知識的存儲度、接受能力、興趣特長和學習習慣等。為了迎合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初中語文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創立核心素養教學法。語文本身就是一門以素質培養為目的的教學科目,它涵蓋了文學素養、人生感悟等方方面面的素養,非常符合全方位的素質教育。核心素養引入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素質,同時還能推進語文教學的發展,是一個互利共贏的教學方式。人們生活的觀點在不斷改變,教學方式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進步,新型的教學模式應該與人們不斷改變的觀點相融合,才能使學生的身心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健康成長。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結合多種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從多方面進行素質培養,守舊的教學模式也是不行的,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并將它融入課堂才能真正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教學質量。初中語文教學內容很豐富,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創新教學方式,結合平時學生上課的表現和反應狀態,找到適合每一課的教學方法,進而靈活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進取心。教師可以將游戲融入課堂,用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種方法叫作游戲教學法。教師還將所有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設定小組討論目標,學生根據目標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實踐教學法也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法。舉例來說,如初中語文《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這一課,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搜集中國航母的相關資料,進行居民走訪調查,讓學生以記者的身份,進行街頭采訪,采訪問題是人們對中國航母艦戰的發展是否了解,通過搜集資料和走訪調查培養學生祖國自豪感和提高學生的愛國情結。教師在上課時,對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檢查,給任務完成好的學生適當的鼓勵,從而增長學生學習的自信。由此可見,多種教學法的靈活應用,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合理地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使其達到物盡其用的效果。
(二)加強平時積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俗話說:“讀萬卷書,才能行千里路。”一個人要想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就要多讀書,注意平時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有詞可說,學習也是一樣的,平時不注重積累,等到考試前兩天再積累,已經來不及了。水滴石穿、鐵杵磨成針都是通過長年的努力,最終才得以實現。剛剛從小學步入初中的學生,在長期的被動式教育方法下還沒有學會建立自主學習方式,沒有獨自學習的能力,需要教師實時督促和教導,才能在被動的驅使下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效率不高,還容易引起反抗心理,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會積累,主要方法可以是指定幾本書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段讀完,并進行好詞好句的摘抄并進行背誦,通過詞語賞析可以擴展學生的詞匯量,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經過長時間的不斷訓練,學生會逐漸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三)開拓思維想象,提高創新能力
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最好的導師,創新思維會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衰退,因為人們的思維方式會逐漸被生活磨打得中規中矩,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富有想象力的時期,所以教師要加大力度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初中語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腦海中勾畫出百萬雄師過長江的景象,再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講解,這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幫助學生學會感悟,提升文學素養
所有人的成長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在面對困難時,是逆來順受輕易放棄,還是選擇面對勇往直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意志堅定的人會選擇第二種,繼續堅持敢于挑戰,最終走向成功。初中生面臨的挫折還不夠豐富,還沒有建立堅強的內心,語文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可以通過課文感受到人生的千姿百態,體會不同的人生經歷,這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學會感悟,樹立堅強的內心,從而使學生在面對挫折時不輕易地說放棄。
三、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良好的素質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堅強的意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文學素養。核心素養融入初中語文教學是百益而無一害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大力地推廣,以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平忠穎.新課程背景下核心素養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J].名師在線,2019(6).
[2]王海超. 試論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北京: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一),2019.
[3]潘珠英.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學生核心素養教育[C].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重慶: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
[4]姚冬敏.以學定教,以思促學——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J].語文知識,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