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基層法院 財務管理 信息化
作者簡介:陳雪瑩,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qū)人民法院。
中圖分類號:D92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20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法治進程不斷地加快,司法體制改革一步步地推進,中央不斷推出強化經費保障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在財政改革和政法經費保障體制改革的領域中不斷深入,慢慢加大了對人民法院經費的保障力度。當前,基層法院的財務管理狀況與擔負的財務工作任務和審判工作的要求有著很大差異,制約了各項財務管理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因此,建立長期的財務管理工作機制,完善和落實各項財務管理措施,是推動建立科學,完善,規(guī)范,制度化的人民法院財務工作制度的關鍵。
財務管理模式作為一種公共管理手段,合理地規(guī)范了人民法院經費保障、有效保證人民法院各項工作正常開展。財務管理模法院財務工作有兩個特點:一是服務性,為各項審判工作正常運轉提經費保障,為領導決策,為廣大干警服務;二是復雜性,包括審判部門所需要的物資經費保障,訴訟費、執(zhí)行款管理等工作,每樣工作都要合理安排,精心管理。法院財務管理工作不僅關系到人民法院的司法職能的實現,關系到審判效率的高低,并且對司法改革的推進有著重要的影響。
隨著日益頻繁的財務業(yè)務往來增多,基層財務工作面臨的任務愈發(fā)增多、核算要求日漸增高。較為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賬務處理能力與報銷需求的矛盾成為難題之一
1.報賬需求日益增長旺盛,手工報銷模式效率差。 這幾年伴隨著法院各項建設的投入,經費逐年遞增,總量呈現出數倍的增長。經費報銷不斷增多,報賬單據總數急速增加。在人工報銷模式下,工作人員必須填寫紙質報銷單據,在財務審查完成后找到各級領導審批;而財務人員必須根據報銷單據進行保障,各種報銷信息又被重復輸入到財務系統(tǒng)中。這樣一輪的報銷流程下來,耗時費力,報銷效率低。
2.財務報銷往往是事后監(jiān)督,不能做到事前服務。以報銷差旅費為例,對于報賬工作人員而言,報賬工作困難重重讓他們望而生畏。首先要墊付資金,如果差旅頻繁,花費數額較多的話,公務卡額度可能不足以墊付,并且報銷周期比較長,又要妥善保管好原始憑證材料,加之財政規(guī)定的政策、文件、制度繁多,閱讀難度大。而對財務人員來說,只能根據紙質的原始憑證來反復檢查、稽核,這樣的報銷方式,財務人員往往非常被動,也很容易因為流水線般、機械重復的報賬工作產生職業(yè)疲勞。
(二)隨著這幾年來法院受理案件量的增長勢必會造成訴訟費、執(zhí)行款增多,對案款核算的要求也慢慢提高,訴訟費、執(zhí)行款管理工作面臨嚴峻挑戰(zhàn)
1.訴訟費、執(zhí)行款有高度重復的手工操作,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由于執(zhí)行款、訴訟費票據的功能相對簡單,除了可以作為共同使用的結算票據外,其余票據各自對應著相應的核算業(yè)務。雖然每天有大量的案款資金進出,開具了各種類型的票據,但是歸根結底依舊是同種業(yè)務的不斷重復。財務人員每天必須通過網上銀行打印大量的銀行進帳單,并且根據案款業(yè)務的不同,把銀行進賬單和訴訟費、執(zhí)行款的票據進行匹配,形成一份完整的會計憑證,在整理這些會計憑證的過程中耗費了較多時間和精力。
2.手工處理的數據容易存在較高的錯誤率,獲取的數據準確性較低,案款支出效率偏低,不利于樹立司法的權威性及公信力的維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越來越多的當事人選擇了銀行匯款的方式進行退費,如果當事人沒有填寫正確的信息,便會造成銀行退款,導致退費效率慢;二是在一些執(zhí)行案件中,如果案件信息不完整,則導致無法識別,只能長期沉淀在賬戶中,即便案款能夠及時地執(zhí)行到位,也沒辦法第一時間就退還到當事人手上;三是案款票據信息正確率的問題,包括庭室、案號、案件承辦法官、金額等等。由于財務部門每月根據銀行進賬單和案款票據對訴訟費、執(zhí)行款的收付實行逐案登記,建立案款明細賬,一旦出現案款票據信息的錯誤,就對會計賬處理的正確性產生影響,對退預收訴訟費、執(zhí)行款造成一定的風險。
3.法院當前使用的財務系統(tǒng)無法與審判業(yè)務系統(tǒng)對接,脫離了原本實際的工作需求,不利于審判業(yè)務高質量高效率的執(zhí)行。一是審判業(yè)務部門、財務部門與銀行三方財務信息無法順暢對接,信息滯后,工作效率低,比如一筆案款進入法院賬戶后,業(yè)務部門沒有及時認領,財務無法得知這筆案款的信息,只能作為不明款項記錄在系統(tǒng)里;二是 因執(zhí)行業(yè)務管理系統(tǒng)與財務管理系統(tǒng)運行的相對獨立性導致在案款管理方面,兩個信息子系統(tǒng)未能實現有效對接,造成相應的案款信息不對稱,業(yè)務部門或執(zhí)行部門無法及時了解各個涉案費用的情況,只能通過詢問或自行查找案件檔案才可明晰。
所謂智能財務是覆蓋財務流程的智能化,它涵蓋三個層面:第一,是基于業(yè)務與財務相融合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這是智能財務的基礎;第二,是基于商業(yè)智能的智能管理會計平臺,這是智能財務的核心;第三,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財務平臺,這代表智能財務的發(fā)展。智能財務是信息化建設的一次新探索,在全面法院建設道路上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