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呼和浩特市 高校 碩士研究生 創新能力
基金項目: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年度科研基金項目,項目名稱:呼和浩特市高校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調查研究,項目編號:2017ZRYB008。
作者簡介:張金鐘,內蒙古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創新創造心理。
中圖分類號:G6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53
碩士研究生是高校特殊群體,其能力與素養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校教育質量,所以如何培養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促使其成為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當前高校教育應長期努力的方向。但受環境等相關因素影響,呼和浩特市高校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所以采取問卷調查法與文獻研究法進行呼和浩特市高校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調查并以此為依據開展創新能力教育至關重要。
創新能力也稱創造力,拉丁文中的創新能力指的是創造、構建、形成與造就,漢語詞典中的創新能力定義為積極創新的理念與行為,韋氏大詞典中的創新能力定義為創造技能,智力的發展及藝術的開發。就目前而言,創新能力概念尚未統一,每位心理學家都是獨立個體,有著不同的理解能力與研究方向,對創新能力的研究與理解也存在差異,各部分心理學家認為創新能力是創造具體過程與實際產物的融合,即創造能力主要涉及兩個部分,一是存在內隱性特征的創造過程,二是具備外顯特征的創造產物。
本文所調查對象集中于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四所高校碩士研究生,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呼和浩特市高校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情況,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9份,有效問卷198份,有效率為99%,具有較高可信性。
(一)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現狀水平
通過調查統計,認為創新能力較為顯著的碩士研究生占比為10%,認為創新能力一般的碩士研究生占比為15%,認為創新能力較低的碩士研究生占比為50%,認為創新能力很低的碩士研究生占比為25%,可見,呼和浩特市高校碩士研究生普遍認為自身創新能力相對較低,所以關注碩士研究生發展并做好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工作是當務之急。
(二)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導師課題參與
通過調查統計,60%的碩士研究生定期參與導師課題研究,20%的碩士研究生基于需求參與導師課題研究,15%的碩士研究生偶爾參與導師課題研究,5%的碩士研究生從不參與導師課題研究,可見,呼和浩特市高校碩士研究生基本具有良好的導師課題研究參與意識,能夠認識到導師課題研究參與對自身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三)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性別差異
受研究生考試體制等因素的影響,當前呼和浩特市高校碩士研究生多集中于女性碩士研究生,本次調查的碩士研究生中,女性碩士研究生占比為55%,男性碩士研究生占比為45%。實踐中,男性碩士研究生與女性碩士研究生之間的創新能力水平存在一定差異,一般情況下,男性碩士研究生智商極端值相對顯著,女性碩士研究生智商相對平衡。
(四)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影響因素
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是一個過程,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分析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影響因素至關重要。據調查,10%的碩士研究生認為教育體制是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影響因素,20%的碩士研究生認為導師教育與指導是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影響因素,35%的碩士研究生認為社會因素與創新能力培養環境是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影響因素,45%的碩士研究生認為課程教學是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影響因素,60%的碩士研究生認為自身因素是創新能力培養主要因素,因此呼和浩特市高校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多渠道開展教學。
(五)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措施
通過調查統計,55%的碩士研究生認為創新能力培養應從自身層面入手,即自身提高對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20%的碩士研究生認為創新能力培養應以導師教育與指導為主,即導師教育與指導是提升創新能力的主要措施;15%的碩士研究生認為創新能力培養與課程教學相關,即開展高質量課程教學是提升創新能力的主要措施;10%碩士研究生認為創新能力培養與創新能力培養環境相關,即學校應針對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創建良好環境。可見,不同碩士研究生對創新能力培養措施具有不同認知,呼和浩特市高校應基于碩士研究生多樣化認知整合推行差異化創新能力培養措施,以更好地滿足碩士研究生多樣化需求。
(一)轉變碩士研究生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教育是高層次教育,主要任務在于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涉及多方面內容,離不開創新教育的支撐,故呼和浩特市高校應摒棄傳統落后教育理念,站在時代前沿與教育前沿融入新的教育內容,打破創新教育局限性,通過與時俱進的創新教育培養碩士研究生創新意識,使之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之中。調查發現,55%的碩士研究生認為創新能力培養應從自身層面入手,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所以轉變碩士研究生教育理念、優化碩士研究生培養途徑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構建不同于以往的教育理念除了需要對創新形成充分認知,還需要摒棄基于經驗開展教學的落后教育理念,正確認識到創新型碩士研究生培養在學生發展、民族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碩士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轉變是一項系統化工作,從知識觀角度來說,應清晰的認識到知識是涉及教材知識、互聯網知識以及其他隱性知識的知識,通過交叉學科提升知識教授、能力素養培養的統一性,這里所提及的能力多指創新能力;從智能觀角度來說,應做好碩士研究生綜合能力培養工作,以自主意識、思維創新、研究技能、表達能力提升促創新能力提升;從發展觀角度來說,應將非智力因素與教育教學相聯系,發揮智力、非智力融合因素優勢作用;從人才質量觀角度來說,應培養研究生特定技能與做人道理,促使師生均能認識到碩士研究生應增強創新意識與能力,朝著全方位方向發展的需要。
(二)發揮導師積極作用
導師是高等教育核心人物,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錢存陽強調,導師應與碩士研究生建立聯系,尊重碩士研究生興趣與需求。從現實層面來說,呼和浩特市高校導師首先應轉以導師為主的師生觀為以學生為主的師生觀,營造平等、寬松的師生關系,引導碩士研究生在接受科研成果的同時提出科學質疑,共同探討問題,歸納成因,總結結論,特別是要提出理性質疑,以達到塑造健康人格、發展智力的目的;其次應摒棄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扮演幫助者、引導者等多種角色,引導碩士研究生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問題,遵從內心需求參與教學,同時引導碩士研究生大膽質疑、科學思索,進一步激發主動能動性;再次應學會自我反思,定期反思自身教育實踐,善于發現自身不足并及時加以改進,以及定期總結教育經驗,為碩士研究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服務,使他們在開闊視野的基礎上深化創新能力;最后應轉變自身角色定位,日常教學與生活中應熱情對待每一位碩士研究生,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肯定多稱贊,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與思想動態,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創新能力培養環境。
(三)體現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創新性
為了將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全面貫徹于課程教學之中,呼和浩特市高校應重新定位課程教學,注重教學內容的同時重視教學模式與課程設置。首先,拓展教學內容,科學融入與社會發展相符合的課程內容,提升課程內容運用于社會實踐中的效果,合理融入前沿知識,構建符合現實需求的科學觀念,便于碩士研究生在理解科學內涵的基礎上開發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對創新能力提升大有裨益,所以拓展教學內容至關重要;其次,制定靈活多樣教學模式,可借鑒與學習西方國家教學模式,除了提供基礎性地教授,還提供必要的實驗、探索,打破碩士研究生被動接受的狀態,以及不斷探索創新能力培養新的教學模式;最后,體現課程設置的完善性,課程體系是否完整與科學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碩士研究生知識結構與創新能力,這就決定了課程設置既要重視系統化專業知識,亦要注重系統化人文知識,人文知識相較于專業知識而言更具前沿性,另外課程設置還應強化學科融入與文理交叉,以更好地滿足職業多樣化特征與需求。高校應提供多種課程選擇,適當增加選修課程,通過課程展現學科成果,碩士研究生能夠以自身個性愛好為依據選擇課程,優化知識結構。
(四)為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良好環境
校園環境創新強調,任一學校均應尊重學生探索欲望,開發學生創新思維,為學生追求真理提供良好環境。環境是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關鍵影響因素,直接作用于創新活動推行與創新能力提升,所以呼和浩特市高校需要將創新環境視作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因素。落實到具體,一要創建自由探索學術氛圍,錢存陽表示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與培養方案、培養環境密切相關,高校應基于碩士研究生學習需求與成長環境創建自由探索學術氛圍,處于這一學術氛圍,無論是導師還是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自由均可得到法律保護,可自主選取研究課題,同時導師應引導碩士研究生突破局限追求新的知識,尊重學術自由與權威,達到質疑學術權威,歸納見解內容尤其是科學內容制定適宜性思維方式,給予其發明充分支持;二要提供高質量互動平臺,高質量互動平臺是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保障,高校應通過學術互動活動激發碩士研究生理念思想,除了需要舉行國際協作,誠邀國外專家與學者來校開展講座,普及前沿知識,以及為優秀碩士研究生提供外出進修機會,還需要開展多樣化學術互動活動,構建高效科技資源途徑獲取所需信息;三要堅持理論聯系實踐原則,理論教授固然重要,實踐培訓也不可忽視,高效應將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構建集教育與管理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實踐基地,為碩士研究生提供穩定性較強的實踐項目,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下學習與進步,促進創新能力提升。
總而言之,培養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具有系統性與復雜性,除了與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密切相關,還需從師生關系、教育氛圍入手進行創新改革。作為合格的教師,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視碩士研究生發展,尊重該群體特殊性;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調查工作,嚴格根據調查數據把握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情況并不斷探索與創新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對策。
參考文獻:
[1]井西利.“破五唯”背景下的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9(9).
[2]何文上,魏繼昌.提升科研院所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幾點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9(9).
[3]張明.問題驅動教學法與民航交通運輸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