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的學習本來就是語言的輸入與輸出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輸入和輸出是外語學習的兩個終端行為,本文在客觀地介紹了Krashen的輸入假說和Swain的輸出假說后,分析了在校本科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弱的原因之后,著重探討了兩者對提高本科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啟示。
【關鍵詞】語言輸入;語言輸出;口語交際
【作者簡介】高翠峰(1988.12-),女,漢族,山西五臺人,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
一、引言
語言的學習是有一定規律的,比如嬰幼兒學習母語的時候,一定是通過從周圍語言環境不斷輸入語言,從而有了一定的語言儲備,再進行不斷地理解,最終進行語言的輸出。學習外語也是同樣的原理。
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偏重于語言形式(語音、語法、詞義)的講授,結果培養出了一大批精通語法規則,卻不會聽說、不具備真正交際能力的學生。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成為當今本科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問題。
大學英語教學應注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在幫助學生系統地學習日常英語的同時,也要培養其語感和對語言文化習慣的了解。從語言的輸入與輸出理論來看: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要重視語言的聽、讀輸入,還要注意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以及語言地說、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二、“語言輸入與輸出理論”的闡述
Krashen的輸入假說認為:語言習得是通過接收大量可理解輸入而產生的。即學生首先接觸大量易懂的實際語言, 通過上下文和情景去理解其意思。這樣, 寓于交際語言中的句子結構就自然學會了。
Krashen 認為感受性語言行為如聽和閱讀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只要提供足夠數量的可理解語言輸入,其他包括語言技巧的提高和語法知識的獲得就會隨之產生。
Swain 于 1986 年提出了“可理解輸出假說”。Swain 指出僅僅靠可理解輸入還不能使二語習得者準確而流利地使用語言,成功的二語習得者既需要接觸大量可理解輸入, 又要產出可理解輸出。Swain 認為:在某種條件下“輸出可以促進二語的習得, 其方式不同于輸入,但都可以增強輸入對二語習得的作用”。
三、本科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弱的原因
1.應試教育的影響。絕大多數本科生在高中時期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起聽說訓練更注重讀寫能力的培養,所以學生的聽說能力普遍偏弱,這樣就導致了學生自信心不足,不愿開口交流;有時候會因為聽不懂對方的語言,造成溝通中斷,久而久之就更加不愿意開口說。
2.課堂設計。在課堂上,師生間的關系往往過于僵硬,這種僵硬指教師與學生的定位過于固定化。所以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慢慢被削弱,使得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不斷下降。公共英語教學并沒有單獨分出口語課,任課教師在備課選擇材料時也會取舍兩難。
3.詞匯限制。還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在英語學習上最欠缺的是詞匯量。詞匯掌握的多少和口語交際的成功與否有著直接的關系。
四、語言輸入與輸出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1.輸入與輸出并舉,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外語教學應加大輸入量,提高輸入質量,又不能忽視輸出的練習。近年來,外語教學的語言輸入條件已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教材的多樣化以及各種閱讀材料、音像材料、英語電視節目的普及,使得學習者隨時可以接觸到所學的語言。對于英語口語薄弱的學生來講要應用好各種學習平臺加強基礎語音的糾正,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更應該把外語教學改革落到實處,首先要增強自身的語言輸出意識和輸出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增強語言輸出意識,重視輸出活動,最終提高輸出能力。
2.優化環境,增加從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數量。根據 Krashen 輸入假說和 Swain 輸出的假說來看, 語言輸入到語言輸出并不是對等的。通常的情況是:學習者接收到了大量的輸入, 而輸出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例如:學生已掌握了大量詞匯能夠閱讀并理解英文材料, 但卻無法在日常交際和寫作時, 用上大腦中的大部分詞匯,能用到的詞匯絕大多數是掌握的很熟的那些。 再如“兒童在一歲以內能夠理解帶有從句的復合結構,但卻說不出帶有這樣結構的句子”。其原因就是從輸入到輸出要經過兩次過濾。第一次過濾說明只有部分輸入材料被理解或轉為理解力;第二次過濾告訴我們,只有部分被理解材料可轉為輸出材料和輸出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盡量用多變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增大這種轉換量。比如可以在課堂上用聽歌識詞來增加語言的輸入,引入微課或者影視賞析來通過視覺、聽覺的沖擊加深學生對所學新詞的記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克服對語言交際的恐懼感,最終有效增大從輸入到輸出的轉化量。
3.加強發音訓練,增強從輸入轉化為輸出的自動化程度。語言輸入包括“刺激”和“反應”兩個要素,輸入材料提供了“刺激”學習者產生相應“反應”,通過模仿和強化,學習者逐漸掌握“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系?!爱斈撤N輸入與輸出形式之間存在一種一致的規律的連接時,這種刺激反應,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就會自動化”。自動化輸出的語言必然更接近目標語規范,也更為準確和流利。要使這種自動化程度提高必須有大量的輸入與輸出練習,所以學生應做好不懈努力的心理準備,需要經過長期反復地訓練。因此要不斷地輸入,不斷地輸出,才能使輸入到輸出的自動化程度提高,也只有這樣,才能說出一口地道的外語。
參考文獻:
[1]王棟.第二語言習得導論[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