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的動態生成,不是照本宣科,一成不變。它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探究式學習,營造的是一個師生互動、富有生命力的課堂。新課程英語課堂上,需要有預設,更需要根據實際課堂上的動態生成,從而構建靈動的課堂。本文從靈活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有效捕捉課堂錯誤資源,抓住“生問”,個性化的評價等方面展開闡述。嘗試通過把握生成資源,讓小學英語課更富魅力。
【關鍵詞】 小學英語;生成資源;靈動課堂
【作者簡介】趙靜,太倉市雙鳳鎮新湖小學。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把握英語課堂的動態生成。“生成”實則相對于“預設”而言,以前總是認為,小學生因為年齡小,學習層次不夠,英語課上更多的是模仿和聽讀。而隨著“生本”理念,提倡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時,教師引導激發,抓住“生成資源”,小學英語課堂才能煥發真正的生命力。
一、關于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
“教學預設”是指教學預測與設計,課前根據《課程標準》的年段和教材具體要求,預先設定明確適當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活動設計教學的設想與安排。“課堂生成”是指課堂教學動態的活動、變化過程,具有豐富性、隨機性。都說“凡事預則立”,預設很重要,而生成更能考驗教師的教學機智,是一種教育的藝術。對生成資源的有效利用,能在某種程度上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它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探究式學習,營造的是一個師生互動、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二、靈活處理突發事件,構建靈動的課堂
課堂上,經常會有突發事件,這些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有時會很生氣,有時會很興奮,有時束手無策。多數突發事件對我們老師來說,都是對正常課堂秩序的干擾。但有些突發事件,如果教師有心加以合理利用,會成為課堂生成的資源,會讓課堂呈現出靈動的生機和跳躍的活力。
某節課上,學生聽得認真、專注。突然“哐啷”聲嚇到了在座的各位,一名學生的鉛筆盒掉在地上。學生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聲源地”,那名學生面紅耳赤,自己也被嚇到了。這幕場景可能多數老師課上都曾經遇到過。最多就讓他趕緊撿起,繼續回歸正題。然而那天正好在教授3B Unit4 Wheres the bird?里面方位詞on, in, under, behind等是本單元的重難點。便故意把掉在地上的鉛筆盒從桌腳旁已到了桌子下,問學生:Where is the pencil box? 學生回答: Its under the desk. 然后我撿起鉛筆盒和其他東西,讓學生跟我說:“Put the pencils in the pencil box. Put the rubber on the desk. Put the pencil box on the desk.”學生還說得挺專注呢,所以,突發事件不一定會擾亂課堂。如何機智合理利用,則會成為一次精彩的課堂生成。
三、抓住“生問”,構建靈動的課堂
長期以來,教師在備課中,多數都是單向地按自己的設想制定教學目標,對于教學中實際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估計不足,課堂上學生一味地聽、說。其實,應該將課堂的主動權給予孩子們,讓他們學會提問。有時候,生問可以推動課堂教學的精彩生成。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容易非左即右。“生問”可以幫助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需求,借助“生問”可以推動課堂教學的動態發展和精彩生成。
這節課主要學習“職業類”單詞,課前準備了相關的職業類單詞及圖片doctor, teacher, worker, cook, driver, farmer, policeman等。當我交往這些單詞后,迫不及待地讓學生操練新句型,Whats your mother/father? 給予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他們小組討論著,并隱約聽到有些孩子在用中文進行交流。這時候才突然覺醒,這些職業類的單詞與他們父母的職業相符嗎?是不是他們都會用英語說了呢,這是我課前預設不夠的地方。果然,馬上有學生舉手:老師,設計師、公務員怎么說啊,老師,會計、律師用英語怎么說?
我一時想不起來,而且各行各業,確實職業類單詞那么多,我沒法向孩子們一一口述。怎么辦?“公務員”這個詞我以前都沒學過,說實話吧,英語教師的威信和顏面還有么,如果不說實話,怎么收場?算了,必須老實交代。我微笑著說,“Sorry, I cant remember so many words. After class. Ill look them up in the dictionary. Then teacher you, OK?”
同時,我腦筋一轉,如何化解這場尷尬。突然想起個好主意,“同學們,今天學習了部分職業類的單詞,但是課本上的詞匯有限,可能你們家長的職業不在內。這是需要你們課后完成的作業, 建議大家回去先查出有關自己家長職業的單詞,明天我們來交流。”“好!”同學們很感興趣。第二天一早,有幾個孩子早讀課就按捺不住了,拉著我說,老師我知道公務員用英語怎么說了,我知道設計師用英語怎么說了!“Office worker!” “Engineer”……我被學生的好學感動了。
總之,關于課堂的動態生成是活化小學英語課堂的重要途徑之一。只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生理需要入手,給予他們發揮的空間,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發現、捕捉、思考、利用生成資源,課堂便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姚國芬.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動態生成[J].基礎英語教育,2008(5).
[3]尚曉蘭.“生問”——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