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學好一門外語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性技能,更是走出國門必須經歷的重要關卡。而英語作為全球普遍使用最多語系,其重要程度更是不言而喻。為了構建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氛圍,我國自小學到大學,全面實施了新型的課程改革。然而,在新課改下我國英語教學受傳統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仍存在著許多的遺留問題尚待解決。因此,本文將專門針對初中英語階段教學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的一些改善對策與大家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李林娟,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安化初級中學。
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致使教學改革已成了發展的必然趨勢。而英語作為中學的一門重要必修專業課程,如何使其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如何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等等都將成為教學改革重中之重。只有真正的解決這類傳統教學中所存在的矛盾,才能切實地發揮新課改的優勢作用,實現現代化的課程體系和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建設和發展。
一、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不科學。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持續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初中英語老師僅局限于“教”,會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忽視了“學”,導致學生真正學到的或掌握的卻沒有多少,以至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實踐以及合作互動的能力和積極性大大降低,從而引起“學不會”,到“不想學”,演變成“更加學不會”“更加不想學”等等的一系列惡性循環,嚴重損害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被動學習的不良現象。
2.教學形式單一。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英語老師普遍采用書本教學加考試的形式授課,過度的依賴于這兩者,而忽視了信息化技術所帶來的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著教材來展開,導致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學生很容易就產生厭倦和排斥的心理,出現學習興趣減弱,或是應有的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發揮等問題狀況。
3.教學意識不積極。盡管國家針對素質教育的發展而提出了新課改的政策,然后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卻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歸根到底原因在于老師的教學意識不積極,沒有及時跟隨新形勢的轉變。諸如,部分初中的英語老師僅僅只是把教學當作一份工作,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去做,而非真正的想要“育人子弟”,以至于這部分英語老師并不會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工作上,導致新課改的英語教學無法得到真正的實施,也就不能發揮其真正的效用,從而對學生綜合素質地提供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二、改善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對策
1.科學的教學方法。摒棄“一味灌輸”的教學方法,采用“情景化式”的新型教學模式。一方面,將角色扮演與學習內容相結合。比如,在講述“Is this your pencil?”的時候,就可以在課堂上創建這樣一個真實的場景:讓一位同學拿起鉛筆,看著它念一句“pencil”這樣來對照實物加強單詞的記憶,然后再看向另一位同學進行“Is this your pencil?”的提問,當得到否定的回答時,則可以接著提問第三位同學,直到找到鉛筆的主人。如果得到的是肯定回答則可以切換到下一位同學進行重復提問。另一方面,將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如在進行“Can you play the basketball?”的課程時,就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的生活現象來學習“can”的情態動詞用法。同時還可以結合寫日記、看美劇、英劇或者英文動畫片等來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理解,也能讓學生盡早地意識到英語的廣泛用處和重要性。
2.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改變一成不變的書本加考試的教學形式,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學信息技術水平,采用如多媒體視聽設備、圖畫、實物等直觀可接觸的道具來加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感官體驗,增加學生的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結合教材或課外相關題材設計課堂活動,如趣味英語故事演講比賽、英文動畫片配音等,并設立專門的小獎品進行相應的激勵。
3.加強師資團隊建設。一方面,加強教師的專業水平,尤其是在英語教學方面,只有具備專業化的英語技能和知識水準,才能準確、有效地傳播給其他人,避免“誤人子弟”的情況出現。另一方面,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學不僅限于教學”,而是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英語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持續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切實地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水平,就務必要從轉變課堂教學模式著手,不僅在師資團隊上要加強建設,更是要將傳統的、呆板的教學方法和形式進行徹底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完善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持續和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賀鳳.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神州,2017 (29):48-48.
[2]李海妍.激發興趣,高效學習——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激趣的研究[J].新課程(中),2017(6):20-20.
[3]宋凱.新課改下如何進行初中英語情境教學[J].新課程(中),2017(8):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