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課外閱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外英語閱讀中產生收獲,鞏固課堂中的英語知識,最終提高學生自身的英語閱讀素養,把英語不單單再是當作一門學校要求的學科,而是當作一種生活中的工具和技巧來學習,讓枯燥無味的英語知識融入平常的生活中,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提升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本文將針對初中英語的課外閱讀,對閱讀素養的提升展開分析和研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素養;課外閱讀
【作者簡介】龍麗妹,廣東省廣州市第一一六中學。
引言
初中英語課程不能死板的教授書本中的知識,要針對初中學生的具體實際狀況,制定具體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方針。初中學生正是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需要養成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和端正的態度。教師應根據初中學生的這種狀況,進行針對性的英語教學,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思考方式,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邏輯判斷能力、表達溝通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所以教師要引導初中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豐富自己的視野,提高自身閱讀欣賞水平,最終達到閱讀素養的提升。
一、通過英語課外閱讀,加強自身英語水平
初中英語教材中的知識往往是有局限性的,學生對于英語知識點的掌握也會受到局限性,所以教師要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從教材中走出來。同時英語學習中往往還伴隨著大量新單詞或是生疏單詞的引入,以及一些難度較大的語法。單純課本中的英語學習模式,在某些方面就會顯得有些吃力了,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英語的閱讀,并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英語讀物。例如,《新概念英語(第二冊)》中的前幾十篇文章,就是學習英語時態的范文,這些文章大多是通篇講述一個時態,從各個方面讓學生對于英語中的各種時態有了更加深刻和直觀的感受。像《私人談話(A private conversation)》這篇文章,在八年級下冊學習過去進行時的時候,可以作為范文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還有《無錯號之虞(No wrong numbers)》這篇文章,可以在學習現在完成時的時候作為范文。諸如此類的典型文章還有許多,都會對初中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這些課外閱讀不但為初中學生增設了更多的語境,更加深了對于知識點的記憶,使本身需要不斷枯燥背誦的英語知識,換了一種更深刻而且高效的方式記憶。
二、通過英語課外閱讀,提升自身素養
初中英語的課外閱讀不僅僅能夠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還能夠提升自身的素養。教師應該注重對于初中學生的素質培養,加強素質教育,順應現在社會的需求和發展。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現狀和水平,對學生推薦一些合適并且有所幫助的課外英語讀物。比如,讀一些英文版的世界名著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英語之余,感受名著閱讀的魅力,豐富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例如,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的英文原著,不但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還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海倫·凱勒堅強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性格,這對學生本身的成長也有極大的幫助。課外閱讀不是狹隘的“開放式”閱讀,而是需要教師合適且適當的引導性閱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指導和發揮。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精心挑選這些既富有較高英語水準,又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課外英語讀物,讓學生們結合書本洗滌心靈,將自身的學習水平和自身的素養同時提高,鍛煉出一個健全且積極的人格。
三、做好閱讀筆記,組織進行閱讀交流活動
初中英語的課外閱讀,絕對不是讓學生閉門造車、故步自封,而是要在英語閱讀中學習知識,學會思考,提升素質。所以教師要組織學生對閱讀過的書籍進行總結并交流。例如,每個星期的第一節英語課,可以按照班級內學號的次序安排學生進行閱讀心得經驗分享,然后讓其他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交流心得和收獲。并且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做好讀書筆記和生詞積累,讓學生把閱讀的價值挖掘到最大化。使學生在總結和交流中不斷學會更多的知識,提升自我的思考能力,讓學生通過英語課外閱讀學有所得、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質。這樣高效的學習方法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還沒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監督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英語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整理總結,把生詞積累在筆記本上,將語法復雜的句子整理單獨列出,最后將自己閱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教師詢問。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安排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分享,讓全班學生能夠分享課外閱讀中的所思所得。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的課外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這樣的閱讀素養既是表面上的知識素養,更是深層次的人格素養。而教師則要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監督和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之后學會做讀書筆記和知識積累,總結關鍵點和重難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交流和討論,讓一個班級團體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初中英語的課外閱讀絕不是淺顯的“學習式”閱讀,而是要對所閱讀的文章或書籍本身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要學生盡可能地讀出文學作品的“弦外之音”。每個學生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師要利用好這一點,讓學生在交流和分享中迸發出思維的火花。教師要找準閱讀素養培養的關鍵,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領學生腳踏實地的閱讀,把握住教學培養方案的重點和關鍵,有效地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志斌.基于閱讀素養提升的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探索[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8,802(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