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娟
【摘 ?要】本文主要以居家護理工作中居家護理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針對人口老齡化現狀,居家護理在當前的確卻在一定的風險,需要做好相應的風險防范才能更好的解決社區護理工作的安全保障。
【關鍵詞】社區護理;居家護理;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09-01
人口老齡化是當前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當老年人已經成為快速增長的人群時,一些慢性疾病便會隨之而來,對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盡管在老年人日常護理中居家護理是比較常見的方式,家庭作為護理老年人身體健康的重要場所給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較多的便利之處,但是在現實中,很多老年人在居家護理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社區的幫助下做好相應的風險防范。由此,這種現實情況給社區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員需要梳理正確積極的醫療風險防范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并且規范自己的護理行為,進而提升居家護理的安全性。
1 ?社區護理風險類型
1.1 ?護理知識欠缺形成風險 ?當前,很多從事社區工作的人員學相對較低,很多工作人員的學歷為中專或者大專,或者僅僅了解某一方面的病情,沒有對老年人的慢性病有一個深入全面的了解。由于知識的局限性導致在臨床實踐中無法對老年人的病情有一個較好的把握,因為沒有及時的發現病情構成了風險和相應的隱患。
1.2 ?技術操作不規范造成風險 ?居家護理工作一般有社區護士完成,并且很多情況下都是護士獨立完成的,患者以及家屬比較重視社區護理的水平,當面對水平較差的護士因操作不當而形成不良影響的前提下,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不信任便成為制約社區居家護理可信度的較大障礙。
1.3 ?預見性差導致宣傳手段欠佳 ?在社區護理中很多工作的開展以及相關知識的推廣依靠宣傳,通過宣傳和教育活動能夠幫助患者及時了解自己的病情,并且對一些不安全的因素進行適當的規避。但是當前很多社區工作人員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導致其在宣傳中存在很大的偏差,造成了較大的風險。
1.4 ?制度不健全導致患者迷茫 ?醫療制度是降低醫療風險出現的重要環節,也是提升醫療健康安全系數的重要指標,但是如果工作人員缺乏對制度的理解,并且不能按照規章制度的相關流程進行日常工作的指導,將會對患者造成很大的損失,甚至影響患者的康復。
1.5 ?服務態度差導致溝通效率低 ?居家護理工作是一項全方位的工作,對待每一位患者需要足夠的耐心才能夠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在每一個患者病情和家庭情況均有所不同的前提下,護理工作的難度將會更大,為此,需要護理人員有足夠的耐心幫助每一位患者解決問題。但是,現實中一些工作人員存在態度冷漠、言語不慎等行為,給社區居家護理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 ?社區居家護理風險防范的措施
2.1 ?規范管理制度、加強社區護士培訓 ?盡管我國社區護理中居家護理起步處于初級階段,各地區呈現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態勢,為提升社區護士的工作水平,需要對工作人員的準入進行適當的規范,通過教育的手段提升工作人員的受教育水平。在當前社區護理工作中,有一部分護士并非專業人士,缺乏抵抗安全風險的能力,將會對后續的工作造成一定的不穩定因素。為此,在接受應聘的過程中,需要在經過大量專業培訓的基礎上才可以上崗。另外,為提升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還可以通過建設護理基地來提升護士處理護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地位能力。
2.2 ?做好嚴密觀察工作 在居家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觀察患者的時間有限,要想了解患者的真實情況,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以及預見性的思維方式,才能夠更好的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舉例而言,在加強疾病教育的相應宣傳之外,還需要告知患者和家屬病情的嚴重程度,當患者病情出現危及的時候,才能夠更好的應對,進行適當的呼救、轉診,確?;颊咧斡陌踩砸约邦A見性。同時,針對具有慢性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等,需要及時的告知血糖反應,并且做好適當的預防以及處理,進而在重視家庭環境和醫療器械使用安全性方面提高安全程度。
2.3 ?保證護理人員嚴格履行工作職責 ?社區護理中居家護理的工作環境與現實醫院的工作環境有所不同,在醫療基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需要結合醫院的管理制度,完善社區護理操作流程,進而實現對患者在社區護理方面的保護。此外,社區護士在家庭護理中應該提倡“慎獨”精神,不管社區護士與患者的關系如何,但是也需要嚴格執行工作的正規流程,并且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對于市場上魚龍混雜的藥品,護士不能再沒有醫囑的情況下給患者注射,在容易出現危險情況的治療中需要在家屬告知書上簽字,必要的時候簽訂相應的書面協議,進而保護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權益。
2.4 ?重視溝通技巧,建立平等的護患關系 ?在社區護理中,社區護士是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具備較好的職業道德水平以及適當的溝通能力,在于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中,應該在稱呼上充分的尊重患者,根據自己的年齡適當的稱呼患者,給患者以及家屬一定的親切感,從而縮短與患者的距離。同時,社區護士還應該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隱私以及生活習慣,通過自身豐富的感染力,利用不同的方式打破與患者生疏的局面,以較快的速度將自己與患者的家庭融為一體,想患者之所想,進而更好的穩固護患關系,為下一步醫護工作奠定較好的基礎。
3 ?結論
在社區護理工作中,居家護理是一個較為常見的類型,工作人員可以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做好護理工作,進而降低居家護理工作的風險,為患者以及家庭帶來福音。
參考文獻
[1] 張紅.護理干預在社區小兒預防接種工作中的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07):97-100.
[2] 陳海英.社區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9):194.
[3] 李靜.社區延續性護理管理現狀及發展[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02):6-7.
[4] 盧秋妍.提升護理人文素養在社區護理工作的應用與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9):147-148.
[5] 陳小萍.社區慢性病患者居家護理風險防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6(02):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