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雙意
【摘 ?要】目的:探討CT對肺小結節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對肺小結節患者40例進行CT診斷,分析和總結診斷結果。結果:低劑量組患者的結節檢出數是55個,常規劑量組檢出數量是37個,兩組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結論:CT診斷能夠精準甄別肺小結節的情況,進行更好的定性和診斷,值得推廣。
【關鍵詞】CT;肺小結節;診斷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57-02
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nodules
Xia Shuangyi Heilongjiang Bureau of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Central Hospital, Heilongjiang Heihe Nen River 16144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nodules.Methods:4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nodules were diagnosed by CT,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the number of nodules detected in the low dose group was 55,while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was 37.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CT diagnosis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condi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and carry out better qualitative and diagnosis,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CT;pulmonary nodules;diagnosis
隨著CT的普及和低劑量肺癌早期篩查的開展,肺內直徑<10mm的結節(稱小結節或亞厘米結節)檢出率明顯提高[1]?肺小結節一般為類圓形?局灶性,可能單發,也可能多發,一般不伴隨肺門腫大?肺不張等情況?有10%~20%的肺小結節可能是早期腫瘤,因此應給予足夠重視,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現今世界上CT成像技術迅速發展,從而促進CT成像技術成為肺部小結病變診斷的熱點話題[2]?為進一步評估CT檢查的應用效果,現對我院收治40例肺小結節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根據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的40例肺小結節患者來進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患者38歲,最大患者77歲,平均63.2歲,患者的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等癥狀,無心腦腎嚴重疾病存在,無凝血異常疾病。
1.2方法?儀器型號為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層螺旋CT掃描機。掃描參數及關鍵步驟 ①常規劑量組:以上全部患者均先行常規劑量掃描。安置患者于仰臥位,掃描前,充分吸氣后屏住呼吸/充分呼氣后屏氣。掃描順序為肺底至肺尖,掃描中應控制患者屏氣時間,以免影響測量數據。掃描方法為容積數據掃描,參數設定為:管電壓:120 kV,管電流:200 mA,掃描厚度:10 mm;掃描間隔:10 mm;掃描時間:1s。若發現肺部結節,則設定不同參數反復掃描5次。②低劑量組:全部患者常規劑量掃描后行低劑量掃描。描方法為容積數據掃描,掃描順序為肺底至肺尖。參數設定為:管電壓:120 kV,管電流30 mA,掃描厚度:10 mm;掃描間隔:10 mm;掃描時間:1s。
1.3療效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結節檢出數目和形態學掃描結果。對兩組輻射劑量進行效果評價。
2 結果
低劑量組患者的結節檢出數是55個,常規劑量組檢出數量是37個,兩組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低劑量組的CTDlw和DLP輻射劑量分別為(25.22±3.13)、(1.48±0.21),對照組分別為(187.18±22.31)、(9.24±0.52),結果存在差異性(P<0.05)。兩組形態掃描結果無統計學差異性(P>0.05)。
3 討論
現如今,肺內小結節篩查是早期診斷肺癌的重要手段,胸部X線平片檢查,由于受組織結構重疊影多和對比度低等因素影響,即使是高年資影像學專家,肺部小結節的漏診率也達30%。肺癌,早期缺乏明顯癥狀,大多數病人確診時已經發展至中晚期,已經喪失最佳治療時機,死亡率高。隨著螺旋CT技術的發展,肺內小結節檢出率大大提高,即使是大小0.3cm的細小結節也可檢出,但是,相比胸部X平片,胸部CT的輻射劑量更高,常規胸部CT的輻射劑量約為胸部平片的100倍,故而限制了其臨床應用。臨床多靠手術病理、活檢、胸腔鏡手術對肺內良性、惡性結節進行鑒別,但CT作為一種無創性的檢查手段,具有其他檢查方式不可替代的價值。肺癌診斷方式有腫瘤標志物、X線、CT等等幾種。腫瘤標志物的操作比較復雜,漏診率高;X線敏感度低,確診率不夠理想。CT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現在是影像診斷的主要方式。CT低劑量掃描技術會讓圖像造影和縱膈偽影增加,可是對正常肺組織以及相關結構關系的呈現不會造成影像,能夠清晰的觀察到病變特征[3]。研究結束后,低劑量組檢出的結節數量比高劑量組多。因為普通劑量CT掃描受到呼吸運動的影像,肺部病癥可能會遺漏。而且肺部病變和空氣對比度高,患者20至30秒屏氣就可以完成掃描,大血管波動以及心臟跳動產生的偽影被減少了,精確的對結節附近及其邊緣結構進行了呈現,所以低劑量組的敏感度較高。兩組的結節形態學無統計學差異性,低劑量的CT掃描輻射較低,更加安全[4]。
肺小結節是由于肺局部纖維化、肺泡塌陷、肺泡內有機物質滲出或者大量炎細胞浸潤導致肺局部病變所引起的癥狀。總體來看,肺小結節的病灶惡性發病率在10%~20%左右,即通常所說的早期癌癥,如果未能及時診治,可能導致較高的病死率。目前胸部CT,尤其是高分辨CT能夠準確判斷小結節的分布、形態、大小、數目、與肺小葉結構的關系以及伴隨其它肺部征象。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惡性組患者的影像學診斷特征與良性組患者存在顯著差別,而且診斷的準確性比較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潘家琦,李強,馬獻武,等.320排螺旋CT低劑量容積灌注在孤立性肺結節鑒別診斷中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09):108.
[2] 李萍,于春瑤,劉斌,等.256排螺旋CT迭代算法診斷肺結節的最優水平[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01):187.
[3] 田巍,李龍蕓,于桂蘭,等.低劑量CT掃描對于肺內小結節病變診斷的臨床研究.癌癥進展,2009,3(4):378.
[4] 史燕杰,張曉錦,李劍穎,等.多排低劑量螺旋CT鑒別肺結節:兩種重建層厚比較.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0,26(8):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