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英 鄭娟娟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舒適護理在小兒下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下肢骨折患兒作為研究主體,且60例下肢骨折患兒均行手術治療以及術后功能鍛煉。按照數字的奇偶性將患者具體分為30例觀察組與30例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患兒則采用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實施相應護理措施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較小,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相應護理措施后,觀察組臨床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研究表明,舒適護理在小兒下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能夠起到積極作用,促進患兒術后康復進程,切實提高了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因此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小兒下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93-01
引言:醫學臨床具備較高的廣泛性,因此當舒適護理的對象為嬰幼兒時,應當采取相應手段切實提高患兒的護理依從性,從而達到預期的護理效果。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骨折的幾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嬰幼兒。由于嬰幼兒的骨質較弱,且韌度與強度遠未達到標準,因此發生下肢骨折的幾率非常大?;诖耍疚某槿∥以?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下肢骨折患兒作為研究主體,將其具體分為2組,對比分析舒適護理在小兒下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下肢骨折患兒作為研究主體,且60例下肢骨折患兒均行手術治療以及術后功能鍛煉。按照數字的奇偶性將患者具體分為30例觀察組與30例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患兒則采用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30例觀察組患兒性別比例:男性患兒20例,女性患兒10例;年齡分布:2-13歲,平均年齡(7.27±2.01)歲;其中,交通事故傷10,重物壓砸傷10例,高空墜落傷10例。30例對照組患兒性別比例:男性患兒15例,女性患兒15例;年齡分布:2-12歲,平均年齡(6.98±3.46)歲;其中,交通事故傷12例,重物壓砸傷8例,高空墜落傷10例。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以及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較小,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認證,且60例患兒家屬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本次研究給予30例對照組患兒常規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根據骨折術后功能鍛煉流程,引導患兒在病床上進行范圍性活動;②功能鍛煉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幫助患兒取仰臥位,小腿自然伸直,并且緊貼床面,進行股四頭肌收縮鍛煉,踝關節進行背伸鍛煉,最佳的拉伸時間為10s/次;③股四頭肌、踝關節鍛煉完畢后,幫助患兒逐步放松身體,反復如此,5次/d,持續術后5-7d,患兒即可在家屬的看護下離床活動;④醫護人員需囑咐患兒家屬,患兒可先在床邊站立,然后在嘗試行走,且全程必須在責任護士的監護下進行,如有不適應應當立即停止[1]。
觀察組:本次研究將給予30例觀察組患兒舒適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組建舒適護理小組,在科室內部及時組建舒適護理小組,具體由主管護師、護師、責任護士、護士以及其他相關護理工作人員組成[2]。小組成員共同分析、探討,結合觀察組患兒的基本情況以及病情變化,制定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主要內容有環境舒適護理、心理舒適護理、疼痛護理、體位舒適護理等多個方面;②環境舒適干預,患兒所處病房應當定期消毒打掃,將綠色植物置于陽臺、柜臺等位置,勤開窗通風,保證病房內的空氣足夠新鮮[3]。除此之外,溫度與濕度非常重要,通常需要將病房溫度控制在20℃-24℃之間,濕度控制在55%-65%的范圍內,室內照明強度控制在50例勒克司左右。每天在病房內播放溫馨優美的兒歌,室內設置卡通圖案,以此保證患兒能夠得到舒適的康復環境;③心理舒適干預,術后功能鍛煉過程中可能會導致傷口疼痛,因此絕大多數患兒不能堅持鍛煉,有甚者會哭鬧不停。由此可見,護理人員需要采用溫柔、和藹的語氣與患兒進行交流,輕柔的拍打背部,以此達到安撫患兒的目的,使其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徹底消除患兒術后產生的焦慮心理與抑郁感。告知患兒家屬術后功能鍛煉的益處,積極鼓勵患兒堅強、勇敢,幫助患兒建立康復自信心[4]。④疼痛護理,患兒在術后的臨床護理過程中極有可能會出現創口疼痛等癥狀。劇烈疼痛時,醫護人員可以注射適量鎮痛劑,已達到消除痛覺的目的;⑤體位舒適護理,為防止患兒在康復過程中由于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而發生壓瘡等癥狀,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定時引導患者翻身,條件良好者可以在責任護士的監護下下床進行小范圍活動。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觀察兩組患兒實施護理措施之后的臨床效果以及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其中,具體將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不同層級。滿意的判斷標準為:護理服務評分>80分;基本滿意的判斷標準為:護理服務評分<80分,且>60分;不滿意的判斷標準為:護理服務評分<60分。本次研究將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服務評分調查表收集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服務滿意程度,回收率為100%[5]。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作為數據處理工具,主要作用于本次研究所產生的相關數據信息的統計與分析。運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患兒的計量資料,同時使用x2、t檢驗兩組患兒的計數資料。當(P<0.05)時,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舒適護理是建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并加以完善的新型護理手段。舒適護理能夠切實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工作的滿意程度,從而進一步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小兒下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能夠起到積極作用,促進患兒術后康復進程,切實提高了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因此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恩萍,萬杰,王麗葦. 舒適護理應用于繼發性高血壓并發腦出血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 當代醫學,2018,24(01):149-151.
[2] 陳永蘭. 基于手術室護理關注點拓展的全方位舒適護理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影響[J]. 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1):122-124.
[3] 梅潔,王冬梅,蔡鈺,李炯艷. 舒適護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運用的研究進展[J]. 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2):7-9.
[4] 黃杰. 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負面心理及疼痛的影響[J]. 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01):77-79.
[5] 安佩芳. 基于協同護理模式的舒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焦慮狀態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河北醫藥,2018,40(04):628-6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