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一種優秀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情景教學、案例教學以及實踐教學等。在金融法教學中可以使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本文闡述了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金融法教學的必要性,情景模擬教學法的內涵和優越性,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金融法教學中的運用,重點分析了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金融法課程中的完善措施,以期對高校金融法的教學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情景模擬教學法;金融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0-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0.005
金融法是我國高等院校法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它屬于交叉學科,其中融合了經濟學、法學、金融學等學科,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實用型的金融法律人才,懂得運用所學的金融法學知識,解決金融法律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金融的范疇不斷豐富,出現了一些具有時代特征的金融創新活動,比如互聯網金融等。這樣金融法律事務將會越來越復雜,對金融法律人才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金融法的教學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除了加強學生金融法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外,還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一、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金融法教學的必要性
金融法,從內容上來看,知識點比較多而雜,加之課堂教學非常的有限,因此,教師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并有意識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的參與度。以前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的課堂講授為主,時而也會融合進來一些案例分析,學生在下面安靜聽講,時不時地做一下課堂筆記,這種機械式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顯然不適合金融法學的教學。這是因為金融法學中涉及證券、票據、保險等法律知識對學生來說都比較陌生,大多數學生對這些知識基本是空白,一味強調理論知識的強記,無法讓學生真正理解金融的內涵和貫穿其中的法律知識。課堂上的案例分析,通常是被簡化了的案例。在金融法教學中,實務案例一般比較復雜,需要學生在課前做大量的預習和準備工作,查找相關資料。另外受限于課堂時間,課上只能就某些重點部分進行分析,仍舊擺脫不了教師講授的傳統授課模式,致使課上學生的討論和有效交流不充分,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熱情。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金融法律的實踐也相應發展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實的發展需求,金融法教學需要及時進行創新與變革。情景模擬教學法的出現,迎合了時代的發展需求,顯示了強大的實用性,值得推廣。
二、情景模擬教學法的內涵和優越性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模擬某一崗位或者扮演某一角色,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進行技能訓練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典型的互動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的顯著特點是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模擬情景,讓學生假扮角色置身于此情景之中,并按照模擬的目標和要求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是一種引導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情景模擬教學法融匯了情景教學、實踐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模式優點,是一種優秀的教學模式,它注重學生融入事務中,而不是作為旁觀的第三者。目前,情景模擬教學法已經被運用在多種專業的教學當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1]。
1.情景模擬教學法屬于法學的方法論。法學是一門需要理解的學科,需要通過解釋來理解語言的表達方式及其規范性意義。金融法的本質還是法學,需要理解已有的法律規范,還要理解蘊含在法律規范中的意義關聯。
2.情景模擬教學法符合金融法律實踐的需求。在模擬的情景中,學生可以從中鍛煉自己的實操能力,可以加深對金融法律知識的理解。情景模擬教學法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而不只是掌握基本的法律基礎知識。形象地說,就是把金融業務操作真實的事例濃縮到金融法的課堂上,經過角色的扮演,真實感受事情發生的全過程,經過縝密的思考與分析,運用所學的金融法律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景模擬教學法有益于學生的發展。情景模擬教學中,可以讓每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通過創設虛擬的情景,調動每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鞏固和加深所學到的金融法的有關理論知識。
三、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金融法教學中的運用
1.課前的準備工作。情景模擬教學法,需要教師創設一定的情景和角色,使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獲得切身的體驗,提高實踐能力。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需要整體設計和安排,還應要求學生在課前做足準備工作,查找資料,掌握票據的相關基礎知識,如出票人、保證人、背書人以及承兌行為等,以備在情景中用自己的理論知識來指導扮演角色的實踐行為。教師在整個情景模擬過程中,要有預見性,對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要有充分的預估,并能夠積極應對。同時也可以故意給情景中的角色設置一點小“困難”,來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角色的安排。在這一階段,教師主要是為自己創設的情景尋找合適的“演員”。以商業承兌匯票來說,涉及的角色有出票人、承兌人、背書人、被背書人、持票人等。不同的角色身份對應著不同的行為,比如承兌、出票、背書等行為。所以,可以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安排相應的角色和表演任務,確保情景模擬教學順暢的開展[2]。
3.情景模擬。學生根據角色分工和表演任務,模擬創設情景下的商業承兌匯票的行為。在這個表演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情景模擬表演,不可依賴提醒。學生在整個模擬過程中,盡量要獨立完成表演,實在完成有困難的,可以參考資料或者接受組員的提醒。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輪換角色,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角色體驗。
4.情景模擬教學完成后的總結。情景模擬教學完成后,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對每個小組表演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全面地進行點評,對錯誤的地方要及時地指正,對漏掉的部分要提醒補缺,從而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利于以后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和教育。
四、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金融法課程中的完善措施
1.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是開展情景模擬教學的基礎,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任何形式的教學都是徒勞。我國的法學教育要求學生能夠系統掌握法學基礎理論,培養學生系統的知識結構。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適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對案例進行挑選。其一,難易適中。教師在挑選案例的時候要注意它的難易程度,太難的,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太容易的,也往往引不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只有貼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才容易被學生接受并吸引他們的興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二,案例和情景要貼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不能盲目選擇。其三,案例選擇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貼合實際的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參與的欲望[3]。
2.準確定位師生的課堂地位。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地位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在情景模擬教學中,學生的地位上升,處于主體地位,教師不再一味的講授,而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教師只是負責指揮和指導,發揮著組織、協調作用。
3.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情景模擬教學對教師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不僅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金融法律方面的實踐經驗,還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策劃能力以及協調能力等。另外,情景模擬教學沒有劇本,沒有彩排,可以說是直播式的情景模擬,其間的不足和問題,只有通過課下不斷總結,才能得到完善。在反復的總結過程中,情景模擬教學法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4.完善模擬教學內容。法學專業的學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法律思維和法學研究方法,這樣在面對最新的金融法律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憑借自己儲備的知識體系和法律邏輯思維來給予判斷和分析,提升自己的法律知識和法學素養。由于金融法課程的內容紛繁復雜,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教師要謹慎甄別,科學、合理制訂教學計劃,適當引入情景模擬教學法,對于那些簡單的金融法內容則可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或者學生自學的方法達到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金融法是一門實用性的法律,金融法教學目的是培養金融法律方面的高素質人才。情景模擬教學法正是迎合了時代的發展要求,因此,教師要設計出模擬的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綜合運用金融法律知識,培養他們的分析判斷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繼紅.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金融法課程中的應用[J].金融教育研究,2016(4):74.
[2]林小平,房婉秋.情景模擬教學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J].農銀學刊,2018(1):70.
[3]高建新.情景模擬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實踐創新研究[J].價值工程,2010(10):199.
[責任編輯 張翼翔]
作者簡介: 劉世紅(1966.9— ),男,漢族,貴州貴陽人,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