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初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課外閱讀作為初中英語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一些課外刊物來加強對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課外閱讀
【作者簡介】余梅,江蘇省儀征市新城中學。
近年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逐漸成為基礎教育界最令人矚目的熱點話題,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四維核心素養”,中國基礎教育界正經歷著巨大的改革。
初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英語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與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建構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學會學習,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英語教學作為教育的一部分,也應以此為目標。因此,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活動設計便至關重要。
課外閱讀作為初中英語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是基于英語的聽、說、讀、寫得益于英語課外閱讀而言的。因此,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一些課外刊物來加強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自身的英語語感得到增強,詞匯量得到增加。
我們學校申請了省級英語課程建設項目,在名著選讀這一模塊,我所負責的便是課本劇的編排。課本劇,就是將某些課文或英語課外閱讀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改編成小品或者微型短劇形式,供學生在課堂上、課外英語活動和校園文藝匯演時進行表演,故稱之為“課本劇”。《英語新課程標準》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以下便是我們學校課本劇的實施方案:
一、 ?課程標準和目標
1.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舞臺表演能力;2.增強團結、友愛、合作精神,提高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推進學校素質教育,豐富校園文化生活;3.展示學生對課內外文學作品閱讀的成果;4.給全體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展示特長的舞臺。
二、教學重難點
1.準確無誤地背誦臺詞;2.完整流暢地表演;3.語音語調準確優美,表情豐富,表演到位,享受舞臺。
三、評價標準
小組 表演過程完整流暢(40) 語音語調準確優美,表情豐富表演到位(40) 多媒體輔助(10) 表演服裝、道具適合劇情(10) 總分(100)
新城中學英語課本劇評分標準
說明:1.表演過程完整流暢:滿分40分;一處忘詞停頓減2分;2.語音語調準確優美、表情豐富表演到位:滿分40分;一處語調單詞錯誤減1分;3.多媒體輔助:滿分10分;有無伴奏音樂、視頻等其他輔助項目;4.表演服裝適合劇情:滿分10分;酌情給分。
鑒于以上目標和要求,在編排《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的課本劇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剛接到《巴斯克維爾的獵犬》課本劇這個教學任務時,我有點迷茫,因為我之前從沒上過關于課本劇的公開課,所以便向語文老師請教,其他老師建議我抓住一個點,以這個點為線索展開教學。我決定以人物為抓手,讓學生先畫人物關系圖。上課一開始讓學生根據描述猜猜“我是誰”,并欣賞了一些以作品中人物為主題的手抄報,學生們制作的手抄報非常精美。然后討論在這本書中你最喜歡的和你最不喜歡的人物是誰以及原因。接下來便是課本劇的展示活動。學生們和我一起把這次課本劇表演分成有代表性的五幕,分別是:福爾摩斯和亨利第一次見面;華生和斯臺普頓第一次見面;管家白瑞摩和逃犯賽爾頓之間的關系;賽爾頓之死;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的死亡。學生整體表演的比較完整流暢,沒有出現忘詞現象。尤其第一幕和第二幕表演得惟妙惟肖,表情豐富到位。第五幕中獵狗的表演很搶眼,雖然沒有一句臺詞。學生在評價同學們的表演時非常認真,還很專業,嚴格按照評分標準打分。在本節課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體現。
由此可見,教育要回歸原點,關注人的發展;教學要走向服務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研讀文本、重視情境、梳理主線、構建結構化知識、關注內化提升、遷移創新,是實現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黃振遠.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