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程程

摘 要:將《訓蒙字會》中“宮宅”類字的義項與《說文解字》《玉篇》進行對比,可知在字義收錄過程中,《訓蒙字會》不僅受到《說文解字》《玉篇》的影響,而且還極有可能受到《資治通鑒》《廣韻》《集韻》等諸多中國傳世古籍的影響?!队柮勺謺妨x項較《說文解字》《玉篇》出現變化的原因,絕大多數是由于該字引申義多收或未收,或只收其引申義。但也有《訓蒙字會》所收的某字義項在現可查到的中國傳世文獻中無法找到其根據來源,暫考慮為崔世珍錯收、誤收,該類訛誤總計4處。此外,《訓蒙字會》作為第一本韓國漢文字典,在編纂體例、訓釋方式等方面對其后的漢文字典產生了顯著影響,在韓國漢文字典編纂史上具有十分獨特且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域外漢字學;《訓蒙字會》;宮宅類;字義;對比
據《訓蒙字會·引》,崔世珍于明代嘉靖六年,即朝鮮時代中宗二十二年(1527年)編成《訓蒙字會》(以下簡稱《訓蒙》),其中所收之字均為日常生活中常見且易懂之字。
全書按照字義進行編排,分成上、中、下三卷。三卷之中前兩卷收“全實之字”。上卷按意義共分十六類:天文、地理、花品、草卉、樹木、果實、禾谷、蔬菜、禽鳥、獸畜、鱗介、昆蟲、身體、天倫、儒學、書式;中卷亦分十六類:人類、宮宅、官衙、器皿、食饌、服飾、舟船、車輿、鞍具、軍裝、彩色、布帛、金寶、音樂、疾病、喪葬;下卷收“半實半虛字”,并歸于“雜語”類。
該書不但是韓國目前現存最早的,采用字義作為編排分類依據的蒙求字典,還是韓國現存的第一本由本國學者編著的漢語學習字典。其中保留了較多15世紀至16世紀朝鮮時代的韓語詞匯,對研究韓語發展史有重要意義。更值得關注的是,書中記錄的漢字的形、音、義為我們了解漢字在韓國的傳播的情況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訓蒙》全書共收錄3360個字,其中“宮宅類”字有96個。筆者將這96個字的收錄情況與《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玉篇》進行了考察,其中,三書都收的字有70個,《訓蒙》與《玉篇》兼收的字有18個,《訓蒙》與《說文》兼收的字有3個,僅見于《訓蒙》的字有5個。
我們又將這三部辭書收錄的字義情況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除了僅見于《訓蒙》的5個字之外,在其余91個字中,義項與《說文》《玉篇》相同的有62個,義項較《說文》《玉篇》出現新變的有15個,而義項與《說文》《玉篇》不同的則有14個。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一、義項相同
義項相同又可以分為三種情況:與《說文》相同;與《玉篇》相同;與《說文》《玉篇》皆同。
在62個屬于義項相同的字中,與《說文》《玉篇》都相同的字有38個,僅與《玉篇》相同的字有24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62個字中,所有字的義項都與《玉篇》相同。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許慎著《說文》時,更傾向于對該字的字形進行拆解,在此基礎上分析字義。而《玉篇》由于成書時間晚于《說文》,在這一過程中,大多數字經歷了長時間的使用,產生了新的字義,因此,《玉篇》也就收錄了大量《說文》中所沒有的詞義。同時,在當時的韓國,《玉篇》是具有極大影響的漢文字書,對當時韓國漢文字典的編纂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訓蒙》“宮宅”類與《玉篇》義項相同的24個字中,有些字的義項與《玉篇》完全相同,有些字則是在《玉篇》的多個義項中,僅繼承了其中一個或數個與“宮宅”意義相關的義項。
如“廊”字就完全繼承了《玉篇》義項?!队衿罚骸袄龋瑥T下也?!币馑际黔h繞中堂四周而建的房屋。《說文·廣部》將“廊”解釋為“東西序”,意思是房屋的東西兩面墻壁。但是,這兩個意義哪個才是“廊”字的本義,現在仍存在不同意見。《字源》認為,“廊”本義即為“堂屋四周的廊屋”?!稄V韻》:“廊,廡也,文穎曰廊殿下外屋也”。再如《韓非子·十過》:“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逼渲?,“隳廊瓦”的意思是“破壞了廊房屋頂的瓦”。而《漢字源流字典》《古文字釋要》均認為,《說文》所釋“東西序”為“廊”的本義,“序”本指“東西墻”。西漢劉向《說苑·尊賢》:“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這里若將“廊”解釋為“墻”,則句義不通,而解釋為“堂下屋”與后一句“堂上”相對仗,顯然更為合理。因此,本文更傾向于“廊”的本義為“堂下周屋”。我們再看《訓蒙》對“廊”的釋義:“廊,???。堂下周廂,俗稱串廊。又呼內府給事中所在舍曰廊房?!笨梢?,這一釋義是繼承了《玉篇》“廊”的本義。
又如“廬”字?!队柮伞防^承了《玉篇》的解釋,將“廬”釋為普通的、供人們居住的房屋?!队衿罚骸皬],力于切。寄也,屋舍也?!薄队柮伞罚骸皬],?? 。民居。又喪居曰倚廬?!薄皬]”的本義見于《說文·廣部》:“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又《詩經·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廬?!编嵭{:“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其田事。”可知,“廬”特指農忙時節在田野中臨時搭建的供農民居住的房屋;之后引申為屋舍、寄居之所?!队柮伞贰皬]”字釋義中的“倚廬”一詞,也源于中國,如《禮記·喪大記》:“父母之喪,居倚廬,不涂,寢苫枕塊,非喪事不言。”這里指的是父母去世后,為父母守喪時居住的簡陋棚屋。
再如“殿”字?!暗睢痹凇队柮伞分信c上一字“宸”同義,不過,“殿”的本義與“宮宅類”并無關聯?!墩f文·殳部》:“殿,擊聲也。從殳聲。”本義是“在身后敲打所發出的聲響”,不過,其本義在傳世文獻中鮮有用例。它更為廣泛的用法是表示“宮殿、殿堂”,這是該字經假借后所表示的意義。《玉篇》中沒有記錄“殿”的本義,而僅記錄了其假借義“大堂”,即“大殿”,表示君王處所?!队柮伞防^承了《玉篇》,將“殿”字解釋為“君居”。
《訓蒙》有些字只繼承了《玉篇》的多個義項中與“宮宅”意義相關的一個或數個義項。
如“閣”字?!墩f文·門部》:“閣,所以止扉也?!边@是它的本義,指門后用于阻止門關上的木構件。《玉篇》除了收錄該字本義外,還收錄了其引申義“樓”。由于“閣”的本義不屬于“宮宅”類的范疇,所以《訓蒙》只收錄了它表示“樓、房子”的引申義,用諺文“??”表示。
又如“桁”字。該字《說文》未收,《玉篇》對它的解釋是:“下庚切。屋桁也。又胡岡切。大械也。”由此可知,“桁”字有兩個不同的讀音,分別表示不同的意義?!队柮伞罚骸?·?? 。俗呼桁條。又與同?!笨梢?,《訓蒙》只保留了《玉篇》的前一個義項“屋桁”,意思是“屋內的橫梁”。之所以未收錄另一個義項“大械”,是因為它在此處是表示一種古代刑具,這一含義與“宮宅”無關。
《訓蒙》“宮宅”類與《說文》《玉篇》收錄義項皆同的字共有38個。如“圂”字,從“囗豕”,為會意字,表示“豬在圈中”。由于古代“豬圈”常與“廁所”相連,所以《說文·囗部》《玉篇》都將該字解釋為“廁所”。《訓蒙》與之相同,并增補了韓國對“廁所”的俗稱——“凈房”。又如“屋”“宅”“家”三個字,三部辭書收錄的義項都是“房屋,居舍”,“樓”字三部辭書收錄的義項都是“重屋”,等。
二、義項新變
義項新變指的是《訓蒙》收錄的該字義項,其中一部分是繼承了《說文》與《玉篇》的義項,此外還有一個或幾個義項未見于《說文》《玉篇》。這可以充分證明,崔世珍在編著《訓蒙》時,除了參考《說文》《玉篇》這兩部影響較大的中國字書外,還參考了其他的中國文獻古籍。由此,對《訓蒙》書中這部分義項來源進行追溯,也能為梳理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史的工作提供參考。這部分字共有15個。
義項出現新變的情況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出現了新的義項;二是義項未變,但該義項所指稱的范圍發生了變化。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一是有些字出現了新的義項。
如“軒”字。按照《說文》的解釋,它是形聲字,從形旁取義,所以“軒”的本義為“曲辀藩車”,即一種曲轅、帶有三面帷幕的馬車,“藩”即“藩蔽”。《玉篇》繼承了《說文》的釋義,將“軒”解釋為“大夫車”??梢?,兩部字書解釋的都是“軒”字的本義?!队柮伞芬彩樟嗽摫玖x。后來,該字由本義引申,用于表示與“軒車”構造相似的物體,尤其是突出了“有藩蔽”這一特點。徐灝《說文解字注箋》:“藩,蔽也。蓋車之左右有窗,后有棼蔽而虛其前面,故樂縣三面謂之軒縣。劉逵注《蜀都賦》曰:‘高軒,堂左右長廊之有窗者。亦以其似軒車而名之也。因之窗欞闌檻皆謂之軒。軒車前高,故云曲辀?!庇纱丝芍?,窗欞闌檻也都可稱作“軒”。這一引申義《說文》《玉篇》均未收錄,《訓蒙》卻有收錄:“軒,??·?? 。闌板曰軒。又車廂也?!薄瓣@板”即“闌檻”,亦作“欄檻”“欄版”“檻上板”等,都是起屏障、隔離作用的物體。
又如“壁”字。它在《訓蒙》中有兩個義項,比《說文》《玉篇》多出了一個引申義?!氨凇钡谋玖x就是《說文》《玉篇》所說的“垣也”,在《訓蒙》中用諺文表示為“·? ”,即“墻壁”。后引申用于表示“軍中堡壘的墻壁”,如《戰國策·燕策三》:“使左右司馬各營壁地”,此句中的的“壁”即為“軍壘”。
二是有些字義項未變,但義項所指稱的范圍發生了變化。
如“房”字?!队柮伞罚骸??。俗呼房子、瓦房、草房。”《說文》《玉篇》對“房”的解釋均為“室在旁也”。三者收錄的義項均與“房屋”有關,但《訓蒙》擴大了“房”的指稱范圍,認為“房”就是普通的房子、屋子,又根據不同的建筑材料將它分為瓦房、草房。因此,可以據此推測韓國當時常用泥瓦、茅草等材料建造房屋,《朝鮮古跡圖譜》中的圖譜記錄了朝鮮時代的建筑樣式,可為一證?!墩f文》《玉篇》解釋的是“房”的本義,強調了“房”的位置是在“室”的旁邊,是與“正室”相對的。段玉裁注:“凡堂之內,中為正室,左右為房,所謂東房、西房也?!彪S著字義的演變發展,“房”用來泛指各類房屋,供人居住或放置雜物的建筑物均可以稱為“房”?!稄V韻》:“房,房室?!薄队柮伞分皇菍ⅰ胺俊钡囊炅x作為義項,這是與當時韓國房屋的具體樣式、人們對房屋的概念認知密切相關的。
還有“堂”“室”。兩字在《訓蒙》中是采用了對舉而釋的方法:“前為堂,后為室”。《字源》對“堂”的解釋是:“西周文字。從‘高省,聲符‘尚字不從‘口,‘土旁也稍異。此字中‘高、‘土都是意符,從‘高表示殿堂之高,從‘土表示建筑殿堂的材料?!笨梢?,“堂”的本義是指以土石制成的屋基,后引申表示建在屋基上的房屋,如殿堂等。因此,《玉篇》解釋該字本義是“土為屋基”,而《說文》的解釋“殿也”,為其引申義。至于“室”,最常使用的就是該字本義,表示“休息的臥房、臥室”,《說文》《玉篇》均收錄了其本義。但是,《說文》《玉篇》中均未作更具體的闡釋。《爾雅·釋宮》中對“堂”“室”的位置有詳細說明:“古者有堂,自半已前虛之,謂之堂,半已后實之,謂之室。”《訓蒙》可能是受到了《爾雅》的影響,從中摘取相關解釋,使“堂””“室”的指稱范圍更為精確。再看“墉”“垣”?!队柮伞罚骸案咴卉?,卑曰垣。”這兩個字本義相同,即“墻壁”。《說文》《玉篇》均收錄了二字的本義。宋、元字書《集韻》《古今韻會舉要》對二者進行了區分:“卑曰垣,高曰墉。墻也。”《訓蒙》極有可能是受了這兩部字書的影響。
“渠”字也值得我們重點關注?!队柮伞罚骸扒?,又汝也。”據《說文》《玉篇》的解釋,“渠”的本義是“水渠、溝渠”。之后,由于受方言的影響,“渠”被假借為人稱代詞,用作指代第三人稱,《故訓匯纂》記錄了吳語方言區稱“他人”為“渠儂”這一現象?!顿Y治通鑒·晉紀二十五》:“渠等不為汝所處分。”胡三省注:“吳俗謂他人為渠儂?!惫a良(2005)在《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起源和發展》中指出,“渠”在南北朝時期才產生第三人稱代詞用法,而且這一用法在南北朝時期還不是很常見,到唐初才比較流行。查閱《古文字釋要》《古漢語字典》《字源》等工具書后可知,“渠”在以“人稱代詞”這一假借義出現時,均用作指代第三人稱“他”,而非第二人稱“汝(你)”。因此,《訓蒙》所收這一義項“汝”,應為崔世珍在編寫時出現的錯誤。
三、義項不同
《訓蒙》“宮宅”類有14個字的義項,在《說文》《玉篇》中都沒有收錄。下面我們的重點是在于探尋《訓蒙》收錄字義是否有可信來源,它又有可能是源自何處。
如“宮”字。《說文·宀部》:“宮,室也。從宀,躳省聲?!笨梢?,“宮”就是“室”,即房屋。《訓蒙》:“宮,?? 。君居。”它將“宮”的意義指稱范圍縮小,認為“宮”是用于特指君王居住的房屋。從廣義上來說,“宮”就是“室”,即用于居住的房間?!稜栄拧め寣m》:“宮謂之室,室謂之宮?!惫弊ⅲ骸敖运酝ü沤裰愓Z,明同實而兩名?!睋稜栄拧め寣m》《風俗通》等記載,從秦漢開始,“宮”可以用于特指“君王居所”,如西漢的“未央宮”。自從“宮”有了這一特指義后,為了避諱,通指“房屋”這一意義就逐漸消失了。該字沿用至今,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用以表示位高權重者居住的地方,如宮殿、故宮等。
又如“宸”字?!墩f文·宀部》:“宸,屋宇也?!倍斡癫米ⅲ骸拔菡撸詫m室上覆言之,宸謂屋邊?!笨梢姡撟直玖x是“房屋屋檐的邊沿”。《玉篇》在收錄“宸”字本義的同時,還收錄了“宸”的引申義——“幽深的房屋”。《訓蒙》只收錄了“君居”一個義項,而該義項《說文》《玉篇》均未見記載。不過,這一字義也是來源有據?!稄V韻·真韻》:“宸,天子所居。”由于“宸”可以表示北極星所在的區域,天上眾星拱繞北斗星,恰似帝王在國家中的地位,所以有了這一引申義。
又如“院”字。它在《訓蒙》的解釋是:“垣墻內。又院落?!边@一釋義來自于《廣韻》:“院,垣院”及《集韻》:“院,垣中也”。由于該引申義出現在《說文》《玉篇》成書之后,所以兩書未能收錄。還有“櫳”字。據《說文》《玉篇》的解釋,“櫳”的本義是“牢籠、欄籠”。至唐宋時期,該字引申特指“關養獸類的檻欄”。《集韻》:“櫳,所以養獸?!鼻宕祢E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指出,在實際使用中,“櫳”常被假借為“?”?!墩f文·木部》:“?,房室之疏也?!倍斡癫米ⅲ骸胺渴抑半辉??!薄队柮伞穼ⅰ皺伞弊纸忉尀椤按伴g隔木”。可見,崔世珍在解釋該字時只保留了其假借義。
與義項新變中“渠”字的情況類似,本部分中有“閨”“”“埇”“舍”四個字的釋義,在目前可以查到的中國文獻中均未找到用例或實證。
在這四個字中,“閨”“”兩字可以視為一組?!队柮伞罚骸按笤婚|,小曰。”它認為兩者表示的都是“居住的房屋”,但有大小之分?!墩f文》《玉篇》記錄了二字的本義,它們都從“門”取意,本義都與“門”有關?!伴|”指的是“上圓下方”的門,“圭”兼表義?!队衿愤€記錄了該字的引申義:“宮中小門”?!啊钡谋玖x是“門旁戶”,即“大門旁邊的小門”?!伴|”“”二字均可以引申為“內室、臥室”,《說文》《玉篇》沒有記載,而《訓蒙》只收錄了“居室”這一引申義。至于兩者的大小之分,應來源于《爾雅·釋宮》:“宮中之門謂之闈,其小者謂之閨,小閨謂之閣?!边@里指出的大小關系是針對“門”這一本義而言的,而非“居室”的引申義。因此,崔世珍直接將兩者的大小關系從本義挪用至“臥室、居室”引申義上。
“埇”字,《玉篇》《廣韻》都解釋為“地名,在淮泗”,即今淮河中下游一帶。該字后來又表示“往道路上加土、培土”的意思?!短接[》曾引用《山海經》郭璞注,說漢元帝時臨除縣北埇長六里高二丈,即息壤類。郭璞注《山海經》在《玉篇》產生之前,可見晉代“埇”已產生“道上加土”的意義,但未被《玉篇》收錄。《訓蒙》:“埇,??:? 。正路。俗呼埇道、正道?!边@一釋義其實是對“埇”的誤解,它將“埇”與其異體字“甬”混淆,“甬道、大道”是“甬”的本義,但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沒有見到以“埇”表示“正路、正道”的用法。
“舍”,《說文·亼部》釋云:“市居曰舍。從亼、屮,象屋也。囗象筑也?!逼鋵?,“舍”字的字形可追溯至金文,根據對出土文獻的考證,“舍”的本義并不是《說文》所說的“市居”。《字源》認為,“舍”應為形聲字,從口余聲,本義是“口頭發布”,并以西周鼎銘文為證,西周善夫克鼎云:“王令善夫克舍令于成周遹正八師之年”,“舍令”即“發布命令”。許慎是依據小篆字形對“舍”字本義進行了錯誤的解釋?!吧帷庇善浔玖x引申出“發出、給予”等意義,又引申表示“放棄、舍棄、停止”。在表示這些意義時,“舍”讀作上聲。后來,該字又由“停止”義引申表示“停止、休息的地方”,即《說文》說的“市居(客館)”,在表示這類意義時,“舍”讀作去聲?!队柮伞吩疲骸按笤患?,小曰舍”,將“家”“舍”對舉,認為二者有空間大小的區別。這一意義也未能在中國古籍文獻中找到實證?!吨芏Y·天官·宮正》:“次舍之眾寡?!睂O詒讓正義:“凡吏士有職事常居宮內者為官府,官府之小者為舍。”這里的“舍”與“小”發生了聯系,但孫詒讓為清代人,《訓蒙》成書時間大致相當于明朝,二者時間不吻合。可以看出,《訓蒙》“舍”字的釋義并無根據來源。
四、結語
從字義收錄角度來說,《訓蒙》字義較《說文》《玉篇》發生變化的字總計29個。在這29個字中,那些字義出現新變的可進行溯源,由此可以追蹤韓國朝鮮時代中國古籍的傳播軌跡,為進一步研究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史提供新的思路。
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訓蒙》收錄義項的來源十分廣泛,崔世珍除了主要引用《說文》《玉篇》外,參考的中國古籍很多,時代跨度也很大,可以說是上至先秦,下迄宋元。據筆者統計,他參考的中國古籍可能包括《詩經》《禮記》《戰國策》《孟子》《爾雅》《釋名》《三國志》《昭明文選》《切韻》《藝文類聚》《一切經音義》《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新唐書》《資治通鑒》《廣韻》《集韻》《韻會》《元史》等,涵蓋了經史子集各個門類,涉及到社會制度、物質生活、精神世界等各個方面。此外,各類注箋本也極有可能為崔世珍所參考,如《儀禮》鄭玄注,《戰國策》鮑彪注,《禮記》孔穎達正義,等。這些古籍為崔世珍提供了豐富的漢字用例信息,也為崔世珍收錄字義提供了諸多參考。
除了大部分淵源有自的義項外,上述29個字中,有4個義項暫時無法在中國古籍中找到依據與來源,如“渠”字的“汝”義,“埇”的“正路、正道”義,“閨、”的大小區分,“舍、家”的大小區分,等。這4個義項的準確性仍有待于進一步的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