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紅
【摘 要】《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課程的總目標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初步具有生物學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而抓好初中生物復習有效性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在初中生物復習中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促進初中生物復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復習課教學;有效
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尤其是復習課的施教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現象依然存在。所以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而必須使學生在復習知識過程中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培養科學素養、具備創新意識,因此,對生物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根據有效記憶的條件,復習課應當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比如提高學生復習的目的性和主動性,激起學習愿望;注重思想方法滲透,選擇正確的復習形式;積極思考,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注重建構認知框架和練習多樣化,提高課堂有效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一、提高學生復習的目的性和主動性,激起學習愿望
有正確的學習目的,才會產生“永久記住它”的積極心理,對知識就會記得更持久。具有主動認知加工的心理傾向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如果學生頭腦中有適當的知識準備,而沒有重視所學習的內容,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新的學習就不可能發生。然而,復習課原本就是對舊知識的再學習,那么,如何克服這一矛盾呢?
首先要注重復習方案的設計。備課時,教師要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合,收集涉及到本章節復習內容的題目,然后進行構思、設計,將要復習的內容做好有機組合,并以一種新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到新穎,有挑戰性,由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保持認知加工的主動心理傾向。
其次,要認真選擇復習內容和復習題,不能簡單地重復舊知識,要體現知識的綜合性和質的飛躍,從而達到訓練學生思維敏捷性、創造性的目的。同時,也要采用多樣且新穎的復習方式,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復習。例如,復習血液循環系統的知識,我們可以采用圖表的形式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題目來復習鞏固,而不是簡單的重復,題目的新穎可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
二、注重思想方法滲透,選擇正確的復習形式
注重思想方法滲透,是兒童策略性知識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就是學生將其知識和技能用于問題情境的方法,這些問題也許是學生未曾遇到過的。能夠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和提高發展性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就是要在此基礎上先幫助學生將知識結構系統化,再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多途徑、多形式的刺激,能使信息持久貯存,所以就必須運用新的形式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比如用新要求、新情境和新的授課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層次。不同的時間和地方都會發生有關傳染病的事件,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事件,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復習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積極思考,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注重建構認知框架
認知框架建構是促進學生系統知識結構形成及遷移的有效策略。認知框架指新舊知識通過反復同化,最后形成從上到下或由一般到個別逐漸分化、由這一部分到那一部分綜合貫通的網絡結構。在復習中,我們可以通過不同層次的問題及復習題的設計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知識前后貫通,形成一定的認知結構。理解伴隨著思考,加強思考有利于擴大大腦皮層記憶中樞的神經聯系,保持記憶的持久。例如,學生很容易混淆基因、DNA、染色體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采用大于號或小于號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掌握遺傳物質。
四、注重練習多樣化,提高課堂有效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練習是促進學生智慧技能發展的有效策略。所以,在復習階段,教師要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通過問題情景或題型變化,培養學生熟練解決問題的技能。例如:垂體: 分泌生長激素、促進生物的生長和發育。異常:幼年過多,巨人癥;幼年過少,侏儒癥。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促進生物的發育。異常:幼年不足,發育遲緩,呆小癥;成年過少,導致大脖子病。缺乏時可以食用含碘的食物,如海帶。
在復習課中教師可以采用互相提問、小組成員交流合作等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交流中獲得發展。教師還可以在復習課中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體現出教學空間的變化。此外,要引導學生查閱課本,從課本中找到正確的答案,讓學生回歸課本,明白“題在書外,理在書內”的道理,對培養良好的應試心態也有積極的意義。
五、生物復習課教學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1.要認真鉆研生物新課標和新教材,把握好復習總要求及每節復習課的具體要求,制定好復習計劃和設計好復習過程。
2.在教學中,應在復習課促進學生智能發展。復習課不能以教師的串講為主,而是要做到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結構合理。
3.復習課力求輕松愉快、又有實效。復習課要靠教師精心組織并加以引導,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富于啟發思考的形式,吸引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
總之,要真正上好初中生物復習課并不容易,這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摸索,根據學校及班級實際的情況,因材施教,靈活選用方法,才能促進復習課走向實效。
【參考文獻】
[1]生物學復習課教學模式的建構,中學生物教學建模[M].廣西教育出版社,121
[2]新編初中知識記憶手冊(生物)[M].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