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在高中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音樂教學對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藝術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形勢的發展,高中音樂教學不能局限于傳統思路,而是要將核心素養培養貫穿其中,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高中音樂教學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意義及策略。
關鍵詞:高中音樂;核心素養;滲透;對策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7-0064-02
引? ? 言
高中音樂核心素養的滲透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并將音樂學科的特點與核心素養教育聯系起來,積極開創多種教學形式,以此來培養并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
一、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積極意義
1.充實學生的音樂情感
音樂是一種聲學藝術,憑借其帶有感情色彩的旋律、韻律與節奏等來影響聽者的內心,從而有效地充實并豐富人們的情感。高中生的生活環境相對單一,生活內容也以學習為主,從而缺少情感熏陶,因而感情發育較弱。在這種情況下,音樂教師通過音樂課來滲透核心素養,將旋律中潛在的情感基調、感情因素融入音樂的演奏與教學中,能讓高中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這樣學生原本荒蕪、空白的感情世界則將逐漸豐富多彩[1]。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首歡快、幸福的旋律《夢中的婚禮》,但先不告知學生曲目的名字,而是讓學生先聽,聽完后直接說出感受,學生則可以借助對曲目的聆聽與欣賞來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從而培養自身的情感。
2.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將核心素養滲透于高中音樂教學中,不僅能輔助學生吸收音樂理論知識吸收,也能全面培養并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到核心素養培養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之間的密切關系。事實表明,音樂鑒賞一般從兩大角度展開,其一,憑借欣賞音樂蘊含的美感來鑒賞音樂;其二,憑借欣賞音樂曲目本身來輔助相關藝術形式的創造。一般來說,對音樂有充分鑒賞能力的學生往往也有舞蹈才能,其能夠踏歌起舞,借助舞蹈的方式來詮釋曲目中的節奏、韻律和情感。
3.提升學生的品位與價值追求
有音樂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懂音樂的人情感通常都是豐富的。將核心素養滲透于高中音樂教學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品位,還能優化其價值追求。
二、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策略
1.培養學生自主性,使其成為課堂主角
高中音樂教學核心素養的滲透關鍵在于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教師應一改以往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成為音樂課堂的主角,逐步明確學生的音樂課堂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轉變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全面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塑造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他們對音樂的鑒賞能力[2]。
例如,在學習歌劇作品《圖蘭朵》時,由于其篇幅過長,又是外國作品,在實際欣賞時學生感到很困難,甚至產生排斥情緒。此時,最為關鍵的是要化解學生的思想負擔,解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調動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對此教師則要明確學生的音樂主體地位,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課前自行查找與《圖蘭朵》相關的背景資料、作品知識,并且讓學生提前自行借助網絡來播放并聆聽此曲目。之后教師在課前檢查學生的預習作業,對學生所提供的資料以及對樂曲的賞析程度等進行評價,給出評分,并將其作為平時課堂表現分數,這樣學生就能在考核評估機制的帶動下主動去收集資料,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逐漸轉變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學生由于提前做了預習功課,對這首外國曲目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克服了對陌生曲目賞析的畏懼心理,會在課堂上帶著欣賞和享受的心態來感受這首名曲目。學生甚至會發現原來這首外國曲目和中國的傳統民族歌曲《茉莉花》有緊密的聯系,當把民族曲目與世界曲目聯系起來時,學生將倍感親切,從而積極地投入更多精力,認真地鑒賞《圖蘭朵》。這時,教師可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對各類版本進行深入賞析,從而使其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這首曲目的奇妙之處,對此曲目產生更深的景仰之情。當學生的情感受到震撼時,他們的核心素養自然得以培養和提升。
2.趣味引導,豐富創新課堂形式
高中音樂教學中核心素養滲透的前提是要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樂趣、妙趣橫生的課堂,進而讓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對此,教師首先需要了解現代學生的興趣追求與趣味傾向,從而開創多種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來激發并帶動學生主動去賞析、玩味音樂,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研究興趣,逐步塑造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現代學生已經對網絡世界形成依賴,對此在學習民族音樂時,教師完全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來開創全新的教學模式,以《好日子》《愛我中華》等曲目為例,為了深化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理解與賞析,教師完全可以通過網絡收集一些與描寫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好日子”相關的畫面和視頻,或者尋找一些與民族團結相關、各民族親切共融為主題的圖景、畫面,借助多媒體播放出來,并配上后方的背景音樂,這樣學生就能直接進入歌曲所對應的意境中,從視覺、聽覺多方面深入地感受民族音樂的藝術美感和價值以及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等,從而積極地感受音樂的旋律美、情境美、思想美等。
總之,高中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積極地開創并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從而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3.品味多重樂器,培養學生的音樂聽力能力
聽力與鑒賞力是音樂學習的兩種重要能力,其中聽力是一切能力培養的前提。任何一曲音樂都是通過各種樂器演奏的,不同樂器有著不同的發聲規律、音色特點,教師可以憑借不同樂器的發聲與演奏教學,來改善并提高學生對樂器的鑒賞能力,進而輔助他們掌握不同作品中的節奏、旋律和情感[3]。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課本所學音樂,來為學生播放這些曲目,讓學生仔細聆聽并品味各類樂器不同的聲響和韻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鋼琴曲《夢中的婚禮》,讓學生感受鋼琴樂器的發聲特點;播放《二泉映月》來讓學生體會二胡樂器的獨特發聲特點;播放《河北梆子》來體會板胡的魅力;播放一些搖滾音樂來讓學生感受電吉他、貝斯等樂器的獨特魅力。學生在欣賞完不同樂器對應的演奏曲目后,會體會到其中音色的巨大差別,從而自覺地培養并提高自身對外界音樂聲音的感受能力與辨別能力,間接地豐富自身的音樂素養。
結? ? 語
總之,高中音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積極踐行了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核心素養的滲透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教學規律,積極地開創全新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劉曉東.淺論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滲透學科核心素養[J].時代教育,2018(02):188.
吳濤.淺探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滲透核心素養[J].學周刊,2018(33):159-160..
任淑貞.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7(36):253.
作者簡介:謝海玲(1990.12—),女,廣東肇慶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音樂教育教學。